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3147

  曾公亮干咳一声,示意官家看自己这边。
  老夫在西南可是干翻了交趾人的存在啊!
  上次从西南归来之后,他对征战就生出了浓郁的兴趣,恨不能率军冲出国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老韩太胖了,去军中怕是会被当作吉祥物供着,老夫去吧。
  赵曙的目光转动。
  沈安太年轻了,资历不够,自然不能统帅大军。
  那么就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臣子去坐镇。
  他看过韩琦,脸颊微微抽搐,觉得这位还是在朝中蹲着吧。
  曾公亮上次去西南表现还不错,甚至还手刃敌军一名。
  欧阳修,看那茫然的眼神,赵曙担心他会把敌军认成是自己人。
  张昇垂垂老矣,看着颤颤巍巍的,赵曙已经召唤了富弼,等他归来时,张昇就可以致仕了。
  最后就是包拯。
  老包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被沈安救回来后,这段时间看着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据说三司的人被他喷的无地自容,不少人已经上书请求更换职务。
  熬不住了呀!
  包拯整日就盯着大家不放,一旦懈怠出错,那口水能喷的你一天都不想喝水,心思细腻的觉得自己活在世间就是个错误,最好死去,等下辈子重新换个身体。
  这什么意思?
  就是让你换个性别,别做男人了。
  老包喷人的水平愈发的高了,一般人压根不敢接茬。
  可老包没有经验啊!
  若是李谅祚来袭,他能及时作出应对吗?
  赵曙在沉吟着,目光在曾公亮和包拯之间打转。
  曾公亮面色微沉,显得格外稳重。
  包拯神态自若,只是右臂不时动一动,看样子先前被欧阳修掐的够呛。
  赵曙又看了一眼沈安,眼中有些晦暗之色。
  “包卿六十余,尚能饭否?”
  包拯没想到官家竟然会点自己的将,他一怔,旋即凛然道;“若是败了,老臣愿死在敌军刀下,无颜再见陛下。”
  一股惨烈的气息弥漫开来,连韩琦都不禁为了这话而侧目。
  官家并未要求包拯立军令状,甚至都还留给他拒绝前去的余地,可包拯竟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去西北挣命有多大作用?就算是立功了还能撑几年?
  可他竟然就这么给自己画了个圈子,用最激烈的方式给了官家一枚定心丸。
  老包,你一辈子别扭,老了老了,竟然这般果决吗?
  韩琦叹息一声,说道:“你只管去,尽力就好,至于死不死的,这些话说来作甚?官家在呢。”
  赵曙说道:“是这样。包卿去了,只管巡看,若是李谅祚不来就罢,若是他来了,是战是守你可一言而决,朕在京城绝不让你束手束脚!”
  宰辅们被这话给感动了。
  这位官家竟然这般大气?
  从赵老二开始,不管是武人还是文官出征,宫中的帝王总是在担心。他们并不只是担心胜负,更担心领军人是否有异心。
  在这种被迫害妄想症的指引下,各种奇葩的制衡手段都出来了,比如说阵图。
  而赵曙竟然放言不捆住包拯的手脚,让他自由发挥,这种待遇可是百年难得一遇。
  “官家英明!”
  这次连沈安都心悦诚服的躬身行礼。
  赵曙微笑道:“西夏、辽人、交趾人……以后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人,大宋的麻烦会很多,朕一己之力如何能当?还请诸卿勉力。”
第660章
沈安有名将之姿
  “李谅祚可会倾国而来?”
  定下了人选,赵曙就令人送来地图,和宰辅们纸上谈兵。
  韩琦摇头道:“怕是不能吧?”
  李谅祚是个新对手,大宋君臣都不怎么了解。
  可两国相争,知己知彼是第一要务。
  赵曙深知这个,所以就指着沈安说道:“沈安你说。”
  沈安干笑道:“都是宰辅,臣有些心慌。”
  包拯别过脸去,他不想看沈安那张看似纯良的脸,否则会忍不住想抽他。
  韩琦没好气的道:“都说了你是大宋外事第一人,没人抢你的头衔,说吧。”
  “那臣就说了啊!”
  沈安也有些恶心自己拿捏姿态的语气,但必须得这么走一遭。
  他指着河东路说道:“河东路大部有黄河作为天堑,麟府路在那边作为预防,李谅祚就算是来了,也只会以拿下麟府路为目标。但麟府路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就是鸡肋,所以他暂时不会去动。”
  “鸡肋,什么意思?”
  曾公亮不大明白沈安话里的意思。
  没看过三国的凡人啊!
  沈安想起后世的那些蛮人拿着一本三国当兵书,不禁优越感油然而生。
  “鸡肋……没肉,但丢弃会如何?”
  “丢了就丢了,老夫从不吃鸡肋。”
  韩琦作为知名的美食家,觉得鸡肋完全不能进入自己的食谱。
  沈安不禁为之绝倒。
  “浪费了,可惜。”
  张昇老了,知道惜福的道理。
  “对啊!”
  沈安的话头总算是能接下去了。他说道:“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麟府路对于西夏人来说就是这样。但麟府路对于大宋却不同,它就是大宋在黄河北岸的据点,不但能为河东路挡住敌人,若是大宋要进攻西夏人,麟府路就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沈安沿着黄河那里划了个几字形,说道:“这一块地方水草肥美,黄河对于大宋而言脾气太暴躁了些,动辄决堤,坏处更多,可这里却是例外……好地方啊!”
  河套地区当然是好地方,李家世代居于此,正是靠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打下了根基,近而独立成为一国。
  可以这么说,河套地区就是西夏的命根子。
  “咳咳!”
  韩琦干咳两声,“麟府路对大宋重要,对西夏却不是好地方,所以暂时无碍,所以……你认为李谅祚若是要来,必然是走陕西路吗?”
  “没错。”
  沈安指着陕西路说道:“在陕西路,大宋和西夏之间的地形犬牙交错,正是用兵的好地方。而河东路只能一步步的硬打,李谅祚目前不会有兴趣。”
  “你是说他急功近利?”
  赵曙对李谅祚这个对手很有兴趣,但他更想在自己的手中收复西夏那块地方,夺取那片养马地。
  “不。”
  沈安说道:“对于李谅祚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国内的局势,那些对头在盯着他,他必须要有所作为,以此来获取国中的支持。这就是国中有麻烦,向外面去寻找解决之道的法子。”
  话题回到当初,沈安重新解释了这个法子:“西夏国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李谅祚掌握不了全部权利,那些权贵各怀鬼胎,在没藏讹庞被干掉之后,西夏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势力去震慑他们,李谅祚不行,所以他有些心慌,必须要不断对外开战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