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3147

  陈公弼这模样落在旁人的眼中,大家都知道苏轼要倒霉了。
  苏轼,你想选哪种死法?
  这次陈公弼最少会让他清理二十本账目。
  大家正在暗自发笑,蒋佩却饶有兴趣的问道:“听闻你上次手刃一人,老夫问你,西夏使者前阵子飞快而过,往自己国中去了,这是何意?”
  苏轼忍住了一个酒嗝,只觉得胸中全是豪情,就说道:“先帝驾崩,西夏人肯定不会悲痛,跑那么快……下官以为……李谅祚怕是想来占便宜。”
  “你可再说!”
  蒋佩淡淡的说道。
  边上的陈公弼眼中几欲喷火,他觉得苏轼就是在胡言乱语,所以喝道:“还不快说话!”
  他想吓唬一下苏轼,最好把酒给吓醒了。
  可苏轼此刻却特别放得开,而且酒精让他的胆子也特别大,“漕节,李谅祚的日子不好过,西夏的权贵都不买账,他要立威才能稳住,否则迟早会被人杀了……”
  蒋佩微微颔首,露出了微笑。
  陈公弼见了心中大喜,就说道:“这小子胡言乱语,漕节莫要和他一般见识。”
  这是谦逊的话,陈公弼说的极为得体。
  苏轼却不是那么认为的,他梗着脖子道:“下官敢打赌,李谅祚肯定会来袭扰,若是不来,下官……下官就回家种地去!”
  卧槽!
  这一刻陈公弼只想一把掐死他,然后再吊在城门上风干。
  你这是人话吗?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你竟然用仕途来打赌,要是李谅祚不来,你哪还有脸为官?只能滚回眉山去种地。
  可怜苏老泉啊!竟然得了这么一个逆子,苏轼要是回去种地,他非被气死不可。
  边上的人也觉得苏轼是喝多了,有人低声道:“苏轼这是太过得意了,酒喝多了就胡言乱语。”
  苏轼说完也觉得不大对,等看到陈公弼那双喷射小刀子的眼睛时,他也懵逼了。
  我刚才说了啥?
  我竟然拿自己的仕途来打赌?
  这何其愚蠢啊!
  李谅祚来不来我也不知道,这是口滑了呀!
  仕途断绝的绝望让苏轼有些腿软,他觉得自己后半生最好的去处就是给沈安当幕僚,然后厮混到老。
  可我不想当幕僚!
  我要戒酒!
  这一刻他发下毒誓,只要过了关,他一定戒酒,否则就被酒淹死……
  蒋佩一直在看着苏轼,见他神色自若(实际上是被吓傻了),就微微颔首,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赞道:“老夫听闻苏轼能杀敌,还揭破了西夏人偷袭的谋划,并不信,以为这是公弼为他弄的功劳……”
  陈公弼心中暗叹,他可不会给苏轼走捷径,那只会害了他。
  不过现在什么都不用走了。
  蒋佩微笑道:“今日听了他的一番话,老夫信了。”
  陈公弼心中一惊,然后又是一喜。
  “漕节,莫非是……”
  蒋佩说道:“边境那边已经出现了西夏人的游骑!”
  卧槽!
  西夏人真的来了?
  大伙儿看向苏轼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位的判断怎么那么准?
  莫非他是天生的名将?
  众人不禁钦佩的看着苏轼,有人赞道:“苏判官果然是大才啊!以后定然会出将入相。”
  现在文武全才可是稀罕货,苏轼连续两次出彩,让大家不禁为之侧目,羡慕嫉妒恨自不必说。
  苏轼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大腿那里升起来,然后一路窜上来,窜到哪儿哪舒坦。
  我竟然蒙对了?
  他想起了在汴梁时沈安对西夏形式的分析,才霍然发现自己说李谅祚必定会来是受了沈安的影响。
  蒋佩叹道:“西夏人要来了。”
  周围的人都慌了,有人问道:“漕节,咱们怎么办?”
  “援军呢?漕节,援军怕是赶不及了吧。”
  “来回京城报信,哪怕最快,可也得许久,肯定来不及了。”
  蒋佩指着后面的一队骑兵说道:“无需召集,朝中对此早有判断,援军提前出来了。”
  陈公弼心中一松,问道:“官家新近登基,竟然这般睿智吗?”
  说皇帝睿智总是没错的,可蒋佩却有些尴尬的道:“据说是沈安判断出了李谅祚的动向,然后官家这才派了不少骑兵来。”
  和西夏人交锋一定要骑兵,否则进退两难。
  陈公弼问道:“敢问漕节,是谁带队?”
  这个带队的人会成为总揽战局的统帅,陈公弼低声道:“别是韩相吧。”
  蒋佩不自在的道:“不是他,是包拯。”
  大家都对韩琦这位名将没信心,可一听到包拯,陈公弼不禁苦笑道:“还是韩相好啊!”
  老包没经历过战事,来了不管用啊!到时候谁敢听他的?
  蒋佩笑了笑,“同行的还有沈安。”
  “来了!”
  正在说话间,外面有人喊道:“援军来了。”
  陈公弼回身,就见远方出现了一片黑点。
  骑兵迎了过去,蒋佩说道:“是包相到了,幸好老夫及时赶到,赶紧,列队迎一迎。”
  苏轼打个酒嗝,就走到了陈公弼的身边。
  陈公弼看了他一眼,说道:“回头清理三十本账簿!”
  苏轼本是豪爽的性子,最不喜欢核对账目这等细致的事,闻言就堆笑道:“知府……下官错了。”
  从以前死不认错,到现在遇事就认错,苏轼走过了一长段心路历程,堪称是男人成长日记。
  陈公弼沉吟了一下,刚想说话时,外面有人喊道:“来了!”
  陈公弼马上忘却了此事,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方。
  一队队的骑兵在逼近,这些骑兵经历了长途跋涉,看着很是疲惫。
  随后就是大队骑兵簇拥着包拯来了。
  六十余岁的包拯看着精神还不错,他下马后,蒋佩和陈公弼迎了过来。
  “包相一路辛苦,城中已经准备好了住所,还请歇息。”
  包拯摇头道:“找椅子来。”
  众人不解,可包拯神色严峻,于是就找来了椅子。
  包拯就在城门外坐下,接过一杯茶水喝了,说道:“陕西路的将领是怎么回事?”
  蒋佩闻言大惊,就看向了边上的一个武将。
  “吴康,出来说话。”
  将领乃是陕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他出来行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