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147

  三个宰辅都倒霉了,这事儿不好办。
  沈安干笑道:“此事吧,那些百姓都想让自家的子弟进太学,可太学就那么大,而且此事郭谦和下官都不敢自专……”
  “于是就怂恿那些百姓去找宰辅的麻烦?”
  赵曙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此事朕知道了,太学之事……需要多少钱粮?”
  “不多。”
  沈安心中欢喜,只是略一计算就得了答案:“陛下,太学原先有一片废弃的校舍,如今翻修一下就能用,其次新建校舍也花费不了多少钱……”
  “为何花费不了多少钱?”
  韩琦说道:“老夫记着你上次说什么百年树人,那校舍最好是用砖石,可砖石黏合要用糯米等物,耗费可不小。”
  砖头制造相对简单,可粘合剂的价格却不低,光是一个糯米就让人头痛。
  一块砖头看着不打眼,一片呢?无数呢?需要多少粘合剂?
  “下官找人募捐!”
  沈安不差钱,但却知道要避讳一下事情,这让赵曙很是满意。
  若是太学扩建花费的是沈安的钱,那太学是谁的?
  韩琦问道:“你找谁募捐?百姓?”
  曾公亮干咳一声,说道:“百姓才将为了那些独子战殁的军士捐了钱,再来怕是不好吧。”
  沈安诧异的道:“当然不是百姓。”
  “那还有谁?”
  “商人啊!”
  沈安理所当然的样子很讨打,但韩琦却不解的道:“商人……谁?”
  曾公亮觉得沈安这事儿办的不好:“安北啊!商人重利,若是让他们掺和进了太学里,以后的麻烦事会很多。”
  连赵曙都点头表示赞同这话,可见大宋虽然重商,但却不肯让他们掺和进学堂里。
  沈安觉得也是,但依旧认真的道:“不是大宋的商人。”
  呃!
  韩琦本想挥手,一下就被打断了,胳膊那里发出咔嚓一声。他紧张的活动了一下胳膊,幸好没事,然后才心有余悸的道:“你竟然又要去敲诈那些外藩商人?”
  曾公亮指着沈安,一脸的纠结:“你这么做也太过分了吧。”
  那些商人前阵子才将被沈安敲诈了一笔,名目是为赵曙父子进宫道贺,钱全都给了福田院。
  这才没过多久,你竟然又要对他们下黑手了?
  “咳咳!”
  赵曙干咳一声,结束了这个话题,随后就是议事。
  议事结束出去时,欧阳修和沈安走在了一起。
  “太学扩建,那些人想学的是什么?”
  欧阳修问的漫不经心的,走在前方的韩琦和曾公亮却减缓了脚步。
  作为多年的老鬼,他们什么没见过?什么敲诈勒索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关注的也只是太学以后的方向罢了。
  沈安一脸老实的道:“当然是冲着科举去的。”
  欧阳修似笑非笑的道:“冲着科举去的老夫信,可也有不少人是冲着杂学去的吧?对了,你昨日包下樊楼好大的手笔,震动了汴梁。稍后那些人得知你是为了那些专注于杂学的学生张目,有人就说要把孩子送到你的门下去……”
  前方的曾公亮回身说道:“太学就是太学,杂学……杂学若是成为主流,以后怕是无人再去了。”
  欧阳修笑吟吟的道:“太学是国家之学,可不能强迫学生去学别的。”
  沈安微笑道:“当然不会,若是不妥,某马上退出太学。”
  四人相对站着,气氛渐渐凝固。
  欧阳修不自然的道:“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相公何必谦逊,您就是这个意思。”
  沈安拱手道:“如此,某告辞了。”
  他潇洒的拂袖而去,曾公亮傻眼了,“他这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苦笑道:“这孩子发脾气了,过几日就好了。”
  韩琦叹道:“杂学老夫也多少知道些,都是些实用的学问,和原先的学问没什么冲突,你们何必这般紧张,弄的风声鹤唳的,关系也搞僵了。”
  欧阳修老脸一红,说道:“那些人弄的动静太大了,竟然去堵宰辅的门,老夫只是想告诫一番,谁知道年轻人的脾气大,哎!”
  韩琦冷冷的道:“你们这是怕了吧?害怕杂学成为主流,把自己的诗词文章给挤没了。”
  “没有的事。”
  曾公亮分辨道:“这只是未雨绸缪罢了。杂学只是偏门,咱们怕什么?”
  “那你握拳作甚?”
  韩琦想起了当年新政失败时的煎熬,想起了那些反对派的来历,不禁冷笑了起来。
  都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家伙在反对新政,他们最有钱,影响力最大,所以用杂学来弄弄他们也好。
  三人回到了政事堂,稍后有人来禀告:“相公,沈安去了太学,好像闹起来了。”
  三人面面相觑,都傻眼了。
  而在宫中,赵曙正在和高滔滔说着今日朝中的事儿。
  “沈安想扩建太学,那些人定然担心杂学泛滥,于是就会反对,朝中近期会很热闹。”
  高滔滔不解的道:“杂学……那不是偏门吗?怎地能让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太学里。”
  赵曙笑道:“在帝王的眼中就没有什么偏门。有利于大宋的,有利于朕的,那就是正道。”
  高滔滔赞道:“官家英明。”
  赵曙说道:“高明说不上,只是杂学有好处,你想想,不管是神威弩还是金肥丹,都是杂学里的东西,若是杂学能多教授些人才出来,以后的大宋会是什么景象?”
第690章
分手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话说的是人性格的复杂性。
  而作为帝王,他们的性格更复杂,哪怕是最仁慈的赵祯,依旧在权利之前会变成一个让大家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赵曙当然不例外,他从不愿意进宫接任皇子,到现在对权利握得很紧,这个转变快的让人瞠目结舌。
  在品尝过权利的甘美之后,他无法舍弃。
  他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示意妻子坐下来。
  高滔滔坐在他的身边,幽幽的道:“那些宰辅们很厉害呢。”
  大宋高层的矛盾主要来自于帝王和宰辅的权力之争。
  “从先帝开始,皇权渐渐旁落,宰辅成了大宋的主宰。到了我这里,总得慢慢的扳回来些,否则任由他们抱团结党,皇家的日子可不好过。”
  赵曙说的云淡风轻,高滔滔却有些惊讶:“他们敢结党?”
  “有什么不敢的?”
  赵曙好笑的看着妻子,“当年欧阳修的朋党论你该看过吧?文章不错,可却带出个东西,那就是臣子都在结党,不是这个党就是那个党。党大党小……都是抱团牟利而已。”
  高滔滔皱眉道:“那您就是一个人,这也太艰难了。”
  “我不是一人。”
  赵曙放下茶杯,示意边上的内侍扇扇子再快些。
  人工制造的风吹动着他的头发,他惬意的道:“为君者不要怕臣子结党,只要不让他们抱作一团即可。比如说韩琦和富弼现在就对上了,欧阳修和曾公亮又亲近了……我在冷眼看着,不时点拨一二,让两边不能靠拢就是了。”
  这就是制衡。
  高滔滔赞道:“官家真是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