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47

  “哎哟!”
  他突然撑着树干,单手捂着肚子,脸色煞白。
  在边上无聊溜达的折克行愕然问道:“你这是……难道和安北兄一样?”
  侍卫想了想,觉得自己和沈安怕是中招了。
  这时一股汹涌的便意往下一坠,侍卫苦着脸道:“你帮着看好沈安,我要拉了!”
  折克行点头,看着他夹着双腿往前院的茅厕去,就说道:“我去后院盯着沈安。”
  侍卫放了一个响屁,顿时就呻吟了一声道:“好,多谢了……啊!不好,拉裤子上了。”
  庄老实叹道:“拉肚子的时候,别相信那是屁。”
  侍卫冲进了茅厕里,折克行回身问道:“他能拉多久?”
  身后的庄老实一脸同情的道:“最少大半个时辰。”
  “够了!”
  ……
  沈安和折克行一路换了衣服,顺带还在脸上涂抹了一番。
  “从大门走啊!”
  折克行觉得沈安有些折腾。
  “赶紧上!”
  沈安上了梯子,稍后两人就消失在侧面的夹道里。
  “做事要稳当,谁知道外面有没有人盯着……”
  沈安当先往外跑,刚跑出几步就猛的贴在墙上。
  折克行探头看去,就在对面的巷子口,两个男子正百般无聊的在闲聊。
  大晚上的,这里又没啥秦楼楚馆,酒肆酒楼,谁会来这里扯淡?
  竟然有人在看着后门啊!折克行冲着沈安比个大拇指,佩服的五体投地。
  沈安心中暗笑着,他知道自己上次弄疯辽使的事给赵祯留下了阴影,就担心他会不管不顾的去报复辽人,所以才安排下了几波人在盯着。
  只要再过三天,辽使拍拍屁股就走了,大家万事大吉。
  两人换了个方向,悄然避开了那两人,然借着夜色撒腿就跑。
  一阵狂奔之后,前方就是信陵坊。
  过了这里,御街就在眼前。
  沈安低头喘息着,可折克行却游刃有余,不见疲惫。
  “你是神箭手,眼力好,看看两边。”
  折克行抬头看去,这时前方一阵骚动,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御街的两侧顿时一阵喧哗,随后一队女人就逶迤而来。
  队伍中有人有箫笛乐声,可却被两边的人群的叫喊声给盖了下去。
  大家夹道看着这些女人,男人们都很兴奋,而仅有的几个女人却呸了一口,然后又开始谈论这些女人穿着的流行方向。
  御街的这一段已经被堵住了,随着那队女人的渐渐走来而嘈杂起来。
  灯火辉煌的夜晚,两侧的二楼窗户都挤满了人,不时听到一阵喊叫。
  沈安也在看着这些繁华,但目光却在左边寻索着。
  “发现辽人。”
  折克行低声说道:“可西夏人呢?”
  沈安继续看着左边,说道:“我找了人去诱惑他们,西夏贫瘠,但凡有这等热闹的时候,他们就没缺过席。十次打锣九次在,说的就是他们。”
  两边的灯火把御街照的纤毫毕现,当沈安看到西夏人的异族打扮时,就和折克行退到了后面的阴暗处。
  “郎君!”
  一直拖在后面的姚链递过了折克行的弓箭。
  折克行接过弓箭检查了一下,说道:“这是西夏人的箭矢,殿前司的衙门里有不少,我弄了几支。”
  沈安满意的道:“西夏和辽人之间的仇可是结大了,两边每次在汴梁遇上就会群殴,今日……”
  那队女人渐渐远去,西夏使者带着人缓缓跟去。
  汴梁人自然是不会追星般的跟着,因为他们想看的话,只需去东鸡儿巷和西鸡儿巷走一趟,那才叫做满楼红袖招。
  所以两边的人流开始散去,渐渐冷清。
  街道差不多为之一空,前方的视线清朗。
  刘伸觉得很有趣,准备回去作一首诗以示纪念。
  他们一行几十人开始回返,由于是异族打扮,加上人多势众,没人敢靠近。
  这时身后有人喊道:“西夏人说辽人是狗!”
  刘伸皱眉回头,就看到后面来了十余人,那熟悉的打扮,不是老对头西夏人是谁。
  当年双方的第一次战争以辽人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对辽人霸主地位的严重挑衅。
  而后辽人报复性的大举进攻,西夏人谨守不出,结果国内被辽人大肆破坏,惨不忍睹。
  这便是大仇人啊!
  仇人相见,自然是两眼发红。
  “老规矩,打!”
  辽人人多,所以得意的冲了过去。
  耶律嗣臣也跟了过去,刘伸摇头失笑,缓步而行。
  西夏人也不退却,只是双方刚一接触,就被打的落花流水,然后开始奔逃。
  “追!至少要打断一半人的腿!”
  耶律嗣臣得意洋洋的指挥着,前方奔逃的西夏人中有人回身放箭,但却不敢冲着人射,只是威胁罢了。
  “追上去!”
  耶律嗣臣更得意了,觉得来到汴梁后受的憋屈都在渐渐消散。
  夜风清爽,他不禁扯开衣襟,放声长啸。
  夜空灌进了他的胸膛,一支箭矢也随着夜风而至……
第97章
那小子就是个蠢货
  刘伸在看着左右的商铺,此刻因为两家使团的打闹,大部分商铺都纷纷关门,害怕被殃及池鱼。
  胆小的宋人啊!
  刘伸的心情不错,甚至准备明晚也出来转转。
  “林牙中箭了!”
  “西夏人暗箭伤人!”
  前方一阵嘈杂,刘伸疾步过去,就见被围着的耶律嗣臣倒在地上,咽喉上插着一支箭矢……
  “是西夏人射的!我看到了。”
  人在愤怒时通常会失去正常的判断,而这支箭矢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西夏人的东西,在两国前些年交战时,辽人对此印象深刻。
  耶律嗣臣已经不行了,他抓住身边人的衣襟,咽喉那里咯咯咯的发出声响,然后挣扎了几下,眸色渐渐昏暗……
  刘伸知道自己麻烦了。
  他是正使,耶律嗣臣是副使,如今副使身亡,他回去怎么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