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6/3147

  如是有个女人在,这些事大可交给她去处置。
  这便是男主外,女主内。
  王陶叹息一声,抬头道:“臣想起来了,这几战都有沈安的身影……不是他做主,就是他在场,想来都和他脱不开关系。”
  这人还不错,不狡辩,这是美德,也是和睦相处的基础。
  “沈安承袭了沈卞的北伐思路,一心想重振大宋的兵马……”王陶很坦然的道:“可辽人太强大了,就算是重振了兵马又能如何?难道大宋真能北伐?真能去夺回幽燕?臣以为不能。”
  这人坦诚的连圆润的话都不会说,直挺挺的姿态让赵顼有了些火气。
  “那大宋的未来怎么办?”
  赵顼放下茶杯,年轻的脸上全是不满。
  王陶迟疑了一下,“臣也不知道……”
  “好吧,你很诚实,这一点我取了。”赵顼不希望来个老油子,比如说刘展那种,“可在我的身边做事,你得要有进取心。”
  “进取心?”王陶有些茫然。进取心这个词多久没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公事让他忘却了那些危机,此刻被赵顼点出来,他觉得有些混乱。
  “大宋的危机……臣……大王。”他起身拱手:“此刻您只是皇子,这些事自然有官家为您解惑。”
  这等战略问题他不觉得该出现在自己和赵顼之间的讨论中。
  这是个没啥进取心的官员,端庄有余,可以做先生。
  “大王。”门外的王崇年终于忍不住了,进来说道:“官家回来了,让您过去一趟。”
  赵顼起身道:“今日就说到这吧。”
  “是。”王陶知道今日的谈话算是失败了,不过他并不准备改变自己的立场。
  出了庆宁宫,王崇年跟在后面低声道:“大王,王翊善端正人尽皆知,要交好才是。”
  “你不懂。”
  赵顼说道:“他的格局不大,可这是庆宁宫。”
  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身边人最好要积极些。”
  到了垂拱殿,赵曙在,宰辅们也在,沈安竟然也在。
  这是有事。
  赵顼进去行礼,抬头就见父亲面带微笑,很满意的那种。
  “刚才我等去了神勇军!”
  赵曙有些难为情,但更多的是喜悦,“神勇军的将士忠勇。你当时说解散神勇军会影响军心士气,朕不以为然,可先前决定留下神勇军之后,军中欢呼,将士们皆愿意效死,此间你立功不少。若非是你的坚持,神勇军早就被解散了……”
  赵顼心中欢喜,说道:“陛下,臣当年曾见过军中操演,也见过将士们袒露心迹,所以知道忠心来源于尊重,来源于目的。尊重他们,用崇高的目的去鼓舞他们,这才是忠心的根本。”
  尊重和崇高的目标历来就是军队的战斗力倍增器,可大宋却丢掉了这个倍增器。
  今日赵顼重提此事,让人不禁心中一惊。
  “官家……”
  宰辅们在看着赵曙。
  这事儿可不能轻率啊!
  若是听从赵顼的建议,从此把军队的地位抬高,那文官算是什么?
  而且武人崛起,以后会不会重演前唐的那一幕?
  君不君,臣不臣,乾坤颠倒,太阿倒持……
  赵曙知道阻力的来由,但看着长子那倔强的模样,不禁就笑了。
  “今日诸卿都看到了神勇军的将士们是如何的忠勇,如今大宋外敌环伺,内部也不安宁,怎么办?”
  赵曙的面色渐渐冷漠,“束手无策?还是无所谓,坐观其变?”
  “臣等不敢。”
  后人大抵很难理解此刻大宋文官对武人的厌恶和警惕,但如果去看看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的历史,就知道是为了什么。
  武人跋扈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啊!
  武人跋扈,国将不国!
  这是经过无数惨痛的例子得出的答案。
  臣子们不说话,赵曙满意的说道:“大宋军队统御出自三方。枢密院调兵监察;三衙管辖……临战调派将领统军,如此之下武人还要谋反,那说明什么?”
  他起身说道:“那说明朕和你等都失职了,活该!”
  卧槽!
  沈安万万没想到赵曙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堪称是振聋发聩,让人振奋。
  这位帝王尽竟然这般想吗?
  三方制衡都无法控制军队,那真的是活该灭亡。
  这话说得当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韩琦等人心情复杂,但却知道这话一点都没错。
  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来,他们自然要呵斥。可这是皇帝啊!
  皇帝占理就能无限压制群臣,否则就是傀儡。
  赵曙自然不想做傀儡,所以目光冰冷,就等着看谁跳出来。
  沈安出来了,赵曙无奈,知道自己想敲打群臣的心思算是白费了。
  “陛下英明!”
  沈安毫不知耻的拍了马屁,同时也是举双手赞同赵曙的话。
  “陛下,三方制衡已经足够了,再把武人踩到泥地里,以后谁愿意为了大宋效命?”
  赵顼出班来补了一刀,和沈安前后一起,把那块棺材板给钉死了一只角。
  赵曙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既然敲打不成,那就顺水推舟吧。
  “此后军中的将士们应当得到尊重。”
  赵曙的话让沈安不禁喜上眉梢,他和赵顼相对一视,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坑人的感觉真爽啊!
第779章
刀枪才是男人的武器
  “今日官家本想敲打我等,只是被沈安打岔了。”
  出来大殿,曾公亮有些头痛的道:“官家的性子啊!有些不容人呢!原先他赞同解散神勇军,可等后面情况一变,旋即就留下了神勇军,并以此为由敲打我等……韩相,所谓的尊重武人,更多的是要尊重官家。”
  “官家要权利。”韩琦看着走在前面的沈安和赵顼,笑道:“先帝在时我等强势,但根本是先帝的性子柔弱了些,君弱臣便强,这是不变的道理,可当今官家却是个不甘心权利旁落的帝王……”
  “是啊!”曾公亮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愁:“不过大王却有了英主的姿态,韩相,你以为如何?”
  “大王在此事中表现的颇为坚韧,纵然我等反对亦不肯退,官家禁足也不肯认错,可见性子的强硬。”
  韩琦饶有深意的道:“帝王就是帝王,官家继位没多久,就要开始收回权利,此事大家心中有个数,莫要起冲突,否则……莫要忘了他当初可是不肯进宫的。”
  曾公亮点头,指着前方笑道:“年轻真好。”
  前方的沈安也在说着此事,“官家今日算是彻底的发威了,一阵明敲暗打,把宰辅们打得晕头转向,想反击却找不到理由,真是畅快啊!”
  赵曙登基后,更多是在观望朝中的诸人,在观察每个臣子的秉性和立场,直至此时才来了一次突袭,把宰辅们打得措手不及。
  赵顼却有些沮丧,“此事官家智珠在握,我却成了引子。”
  “你一心想出头没错,可却得找机会。”沈安并不觉得赵顼现在有和自家老爹抗衡的实力,“此次算是父子联手,你也有功。”
  赵顼想想也是,“不过你怎么也在?”
  沈安把先前自己进宫进谏的事儿说了,又说了君臣在神勇军里的事,赵顼不禁赞道:“还是你灵活。不过……大宋军队你以为可能抗衡辽军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