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3/3147

  “……”
  众人一哄而散,书院前又只剩下了沈安和学生们。
  “贫道要回去了。”舍慧稽首道:“万事开头难,贫道在冷眼看着这个世间,看着道兄不断的在影响着大宋。如今道兄再开书院,这便是开宗立派,此后当流芳千古,为世人敬仰。”
  “不遗臭万年就行了。”沈安觉得自己在走一条很艰难的路,但却自信满满。
  舍慧看了他一眼,“旁人忙碌,贫道会说他是在蝇营狗苟,不屑与之接近。道兄忙碌,却是在为万民谋福祉,为大宋开太平……道兄保重,但有所求,翻山倒海贫道义无反顾。”
  沈安心中一震,正色道:“是,某不敢懈怠。”
  舍慧稽首道:“道兄勉力。”
  他转身离去,身后跟着一群道士。
  长袖飘飘,脚步轻盈。
  “世间万般好,不及门前树……”
  舍慧的歌声悠扬,听不到一点尘世的味道。
  这才是真正的方外人。
  沈安回身,就见一个太学的学生疾步走来。
  这是啥意思?
  沈安微笑着,学生近前后说道:“待诏,太学里喊出了些话……”
  “什么话?”
  离开太学之后,沈安本可以享受开山老祖的地位,可他一开邙山书院,这太学的开山老祖就变成了太学的对头,为了政绩,郭谦他们也会拼命。
  学生用仰慕的目光看着他,“祭酒早上操练结束后,喊道:‘太学为国育才’。”
  这是一个高姿态。
  太学是官办的学校,而邙山书院不过是野路子而已,换后世就是野鸡学校。
  太学有自己的发解试和解额,这是天下头一份,就凭着这个,太学就能傲视群雄。
  “辛苦了。”
  沈安很和气,学生激动的道:“待诏,学生想来这里读书。”
  呃!
  这个学生大抵是沈安的忠实粉丝,不但来通风报信,还准备来给沈安当小弟……
  “多谢你了。”沈安笑道:“不过你在太学已经学习了许久,骤然换地方,体系不一样,对科举没多少好处。”
  临近高考去换学校,那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这学生焦急的道:“可他们说您这边招不到学生……”
  沈安看看左右,除去几个看热闹的百姓之外,压根就没人。
  “这邙山书院……邙山就是鬼山。先前还有道人来作法,可见里面有些厉鬼……这样的书院谁敢来?”
  几个围观者临走前的话让沈安有些欲哭无泪。
  后世干点什么都喜欢挑个时辰,这样大吉大利。
  可大家一结合书院的名字联想了一下,瞬间就不好了。
  卧槽!
  邙山,道人作法……
  你这开的是什么书院?
  不过这只是调侃,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邙山书院能否招收到学生这个层面上。
  太学在观望。
  京城无数人在观望。
第796章
土机床,弩机
  杨彦的家境不错。
  他的父亲杨迪是个生意人,还是个行商,常年行走南北,眼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可就是这个眼界让杨迪和杨彦父子之间爆发了一次冲突。
  “你从太学出来时,为父觉着你跟着待诏专心学业,科举自然有望……”
  杨迪端着茶杯,眉间依旧平静。
  “整个冬天你都在武学巷里转悠,为父在期盼着,期盼着待诏能开个好书院,可他竟然要以杂学为主……”
  杨迪的眉间多了怒色:“为父早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多少读书人?那些人无不是以科举、以做官为目标去苦读,而你呢?先前有人给为父说,说是邙山书院里,杂学和儒学要平分秋色,这不妥!”
  “爹爹,为何不妥?”
  杨彦觉得这是偏见。
  “科举考什么?”杨迪觉得儿子还是太过于感情用事了,“科举考的是文章诗词,杂学里可有?没有。别人学十个时辰的儒学,你只能学五个时辰,你可考得过他们?”
  杨彦低头,杨迪以为他是有所觉悟,就欣慰的道:“读书所为何来?不就是为官做宰吗?别听他们说什么学问,学问就是个敲开宦海之途的东西。所以……去太学吧,就算是不去太学,也可以去别的地方读书,一心苦读,下一科为父就期待着你能鱼跃龙门……哈哈哈哈!”
  他笑的极为畅快,觉得自己给儿子铺就的道路无比正确。
  “爹爹,孩儿此生许了杂学。”
  呃!
  杨迪的笑声停住了,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颤声道:“你……你莫不是疯了?”
  杨彦认真的道:“爹爹,孩儿没疯。您不知道何为杂学,孩儿跟着待诏学了许久,连皮毛都没学到……”
  “那还学它作甚?”杨迪痛心疾首的道:“为父常年在外挣钱,却疏忽了你的教导,如今归来却悔之晚矣!”
  父母忙着挣钱而疏忽孩子的教育,这等事屡见不鲜。
  “爹爹,您这是功利!”
  他喜欢家人能坦诚,能抛弃功利去看问题,正如同沈安在教导他们时说的那样:在学问面前,道理最大。
  “功利?功利怎么了?”杨迪怒道:“为父见过的人,商人行商谋求赚到最多的钱,农人下地谋求收获最多的粮食,官吏做事,谋求最快升官……谁不功利?”
  “可杂学不功利!待诏不功利!”
  杨彦梗着脖子说道:“杂学弄出了望远镜,弄出了神威弩,弄出了金肥丹……无数的好处都从杂学而出。待诏从未因此而炫耀什么,他只是默默的呆在那里,教导我们怎么去重新认知这个世界……爹爹,我们不功利!”
  杨迪知道神威弩,也知道金肥丹,所以他有些愕然,然后不自在的道:“可那不是进士。”
  在他的世界里,行商再艰苦也要扛着,只为能让妻儿衣食无忧。神威弩很厉害,金肥丹更是惠及无数农户,可这些和做官有啥关系?
  “唯有进士方能为官,此事无需再说!”
  杨迪拂袖而去。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止步回身,“为父这些年真的是疏忽了对你的教导,钱一辈子都挣不完,如此为父就在家多待一阵子,就算是把生意搬到汴梁来也行,好歹要让你成材才好。”
  “孩儿不想去科举!”
  杨彦想起了当初自己发誓此生许给杂学的场景,就坚定的道:“连皇子都学杂学,爹爹,孩儿为何学不得?”
  “皇子?”杨迪冷冷的道:“如今他进了宫,到哪学去?你好生待在,为父去找人问问哪家的先生好……”
  他急匆匆的去了,等在城中转了一圈,带着十余个先生的信息回来时,却发现儿子不见了。
  “小郎君背着个包袱跑了。”
  我……
  杨迪勃然大怒,当即就想去书院找麻烦,却被妻子给劝住了。
  “某把生意弄回来,以后就看着大郎读书!他不考中进士,某死不瞑目!”
  千年来的父母都是一个样,望子成龙的心从未变过。
  随后杨迪先是敲定了以为先生,家中更是弄了一间书房来给他教授杨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