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3147

  这时有人来禀告道:“祭酒,司业,隔壁那边来了好些人。有汝南郡王,有宰辅的家人……”
  郭谦愕然,“他们都去了?”
  官家的生父去了,这就是表态。
  在赵曙登基之后,赵允让就很少表态,生怕给儿子带来麻烦。
  可今日他竟然来了邙山书院,这就说明官家是支持沈安的。
  那些人看不透这一点,所以还以为邙山书院没前途。
  而宰辅们派人来也是表态,证明他们对杂学的支持。
  杂学弄出了那些宝贝,别人不知道对大宋的好处,宰辅们却一清二楚。
  这样的杂学,他们不支持谁支持?
  君王支持,宰辅支持……
  尼玛!
  这样的邙山书院……他有前途啊!
  郭谦心中的感觉大抵很复杂,来人却喘息之后继续禀告道:“还有……华原郡王府的小郎君去了隔壁报名了,说想学本事……”
  郭谦捂额道:“老夫有些头晕!”
  陈本也瞠目结舌的道:“竟然这样?”
  一个宗室子竟然去报名,而且还说要去学本事,说明了什么?
  “杂学……杂学是本事,咱们太学教授的是什么?”
  陈本苦笑道:“传出去太学可丢人了。”
  郭谦眨巴着眼睛,呼吸急促了些,“那个沈安……竟然那么多人支持他?”
  他原先对沈安充满了愧疚之意,甚至准备把侄子送去书院读书作为支持,可现在的书院还需要这个支持吗?
  “祭酒……”
  一个学生飞奔而至,兴奋的道:“皇子来了!”
  卧槽!卧槽!
  “他竟然不顾皇子之身……他竟然来了?”
  皇子更不能轻易表态,最好就是装傻。
  可赵顼竟然出宫了,而且还去了书院。
  陈本也很激动,然后唏嘘道;“皇子和沈安原先在外面是好友,如今他成了皇子,却冒险出来为沈安站台,这是什么?”
  “热血。”郭谦脱口而出道:“年轻人的热血。”
  “不,是情义!”
  陈本艳羡的道:“多年前下官也有这等朋友,只是被漫长的岁月给消磨了……如今看着这样的情义,下官心中也难免激荡啊!”
  “去看看?”
  郭谦突然提议道。
  陈本诧异的道:“您不担心被误解吗?”
  “让那些蠢货去误解吧。”郭谦突然爆了个粗口,“老夫欠了沈安的情义,太学欠了他的情义,怕个逑,走!”
  呃……
  陈本没想到郭谦竟然会爆发,一时间愣住了。
  郭谦走出两步,回头见他发呆,就催促道:“还等什么?走,让那些蠢货看看咱们的人也不少!”
  “好!”
  陈本突然觉得眼前都是光亮,不禁就笑了起来。
  门子心痒痒的也想去,可职责所在,被郭谦指了一下,只得苦着脸留下来。见陈本笑了起来,就惊讶的道:“某到国子监好些年了,从未见司业这般笑过……”
第802章
围堵报名
  赵顼的到来让围观者们再无犹豫。
  皇子来了,他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帝王。
  他认可杂学,认可邙山书院,认可沈安……
  那么杂学有搞头吗?
  “有搞头啊!”
  一个中年男子看着下马的赵顼,就像是看着一个绝世美女,吸溜了一下口水,喊道:“待诏,小人的儿子愿意报考邙山书院!”
  沈安正在等候赵顼,闻言微笑看过来,“要考试。”
  哪怕没人报名,他也不会放宽进入书院的条件。
  中年男子点头,欢喜的道:“好,小人马上回家让他来。”
  “三日后!”
  王雱看不起这等趋炎附势之人,但为了理想,也只得冷着脸道:“先报名,三日后统一考试,过关的进书院学习。”
  中年男子堆笑道:“好好好,小人马上报名。”
  这个时代父母就代表了孩子,他们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有法定效应。
  王雱指着边上的几张桌子说道:“在这里报名。”
  那几个学生呆坐了许久,此刻终于等到了第一个报名的家长,兴奋的不行。
  “来这里登记!”
  “这里……”
  “淡定!”
  杨彦皱眉道:“别丢了书院的人。”
  “是。”
  于是学生们正襟危坐,严肃的就像是殿试。
  赵顼走了过来,笑道:“今日看来会很热闹。”
  “差不多吧。”
  沈安和他并肩而立,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围观者,“万千学生都想去挤科举……可科举每科才取多少人?执迷不悟的就罢了。有聪明的自然会来书院学本事。”
  “可那些大多是科举无望的!”赵顼显然很不满意书院只能收些边角废料的境遇,“那些自觉能科举出仕的家伙不会来这里。”
  “那些人某也不稀罕!”沈安说道:“这个世间总是现实的,人人都想往官场挤,那就让他们挤……”
  “然后咱们逆袭?”
  这时那些百姓齐齐看过来,赵顼的声音低了些,看着神色肃然。
  “是。”
  沈安也放低了声音,“太祖高皇帝说要和士大夫共天下,可士大夫……不能抱成团吧?”
  抱成团的士大夫群体,那势力庞大的让帝王都会颤抖。
  赵祯颤抖了,所以庆历新政失败。
  以后的赵顼颤抖了,所以王安石变革失败了……
  所以此刻引入一个全新的势力,这对于帝王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甘露。
  这不是反悔,而是为了制衡。
  被士大夫控制的大宋这百年来对外依旧软弱无能,内部的问题累累,却无法解决。
  “是时候了!”赵顼微笑道:“先帝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爹爹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多有宽容,这是个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