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3147

  “今日之后,我等的钱粮到手,家里妻儿又欢喜鼓舞了,这都是大王的恩情……”
  “多谢大王!”
  工匠们躬身,赵顼笑道:“罢了,只是小事。”
  回过头,他对那些因为搬运土机床而满头大汗的官吏说道:“百姓淳朴,只是拿回了自己的东西就感激零涕,你等可有感悟?”
  不出意外的话,他铁定就是未来的太子,所以官吏们不敢怠慢。
  有人说道:“民风淳朴,这是官家的德行感召,是教化有功。”
  “德行感召不及衣食足。”赵顼不喜欢这等颂圣的话,“至于教化,工匠们是没法反抗,所以才选择了隐忍,这和教化没关系。”
  呃!
  冠冕堂皇的话被堵了回去,官吏们尴尬的面面相觑,觉得这位大王真是太尖锐了。
  “大王,手套来了。”
  几辆牛车进了工坊,麻袋打开,里面是一捆捆雪白的手套。
  “来,试试。”
  当一双双手套戴在那粗糙的手上时,工匠们惶恐了。
  “那么软和,那么厚实,还白净,此等好东西小人们万万不敢用,万万不敢啊!”
  “都戴着。”赵顼觉得有些心酸,想想这些工匠为国出力,可却被人克扣钱粮,还白干活,最后更是连点保障都没有。
  他急匆匆的回宫去,路上遇到了皇城司的人抓捕官员。
  “要仔细问话,从严处置!”
  对于这等官员,他历来都认为该扔到边疆去干苦力,好歹为大宋做些贡献。
  他一路急匆匆的进宫,赵曙得报后就笑道:“这是被谁给气了?”
  韩琦说道:“大王年轻气盛,不过谁年少时不气盛?臣以为只要不出大岔子,就坐视为好。”
  这是放养政策。
  赵曙笑道:“韩卿养儿便是这般吗?”
  这个……
  韩琦没敢欺君,“臣子好学,臣也时常盯着他。”
  放养政策需要父母有颗大心脏,否则孩子的一点变化都会疑神疑鬼。
  “大王来了。”
  赵顼来了,行礼后就开门见山的道:“官家,工坊少工匠是因为贪腐克扣,那些工匠寻机就去了别处,别处的工匠又不肯来,所以才少了人。”
  众人只知道赵顼令人通知张八年去拿人,都在含笑看着,想看看他今日要折腾什么。
  可没想到竟然是折腾了这个。
  还不错,至少能抓到贪腐的官吏。
  可赵顼看重的却不是这个,他皱眉道:“那些工坊里的工具都老旧了,臣问了那些工匠,他们说没人关心这个,官吏们都忙着去奉迎上官,只要交代的刀枪打造好了就完事。这是不作为,庸官!这等官吏就是混吃等死之辈……长此以往,大宋的兵器如何能长进?”
  不作为,庸官,混吃等死……
  一连串的呵斥让富弼和韩琦有些不安逸。
  咱们俩老汉为了此事吵闹了几场,可都没想到去查查这内里的缘故,按照皇子的说法,咱们这个是不是不作为?
  铁定是啊!
  卧槽!
  这样的皇子要是继位了,大宋的官吏们怕是要哭啊!
  宰辅们觉得不安,可旋即一想又舒坦了。
  咱们都五六十岁了,到时候估摸着坟头草都三尺高了,和咱们没关系啊!
  于是他们为后来者默哀了一瞬,正在幸灾乐祸之际,却不防赵顼调转了枪口。
  “韩相和富相这几日为此争执,可争执的却是态度,而不是去想着怎么解决问题。人说宰辅高居庙堂,兴许有人说这样的重臣不该管这些小事,可我以为国事无小事,争执该有,可在争执之前是否先把事情处置了?”
  赵顼拱手,“我还年轻,说这话却是不恭敬。”
  随后他就请告退。
  “你去吧,今日好生歇歇。”
  赵曙欣慰的看着儿子出去,随后今日随行的一个小吏就来了。
  这是耳报神。
  “大王今日在工坊和那些工匠们很是亲近,还打了一轮铁,手心都被磨起了好几个水泡……”
  这……
  赵曙的身体微微前倾,觉得这个儿子太不珍惜自己了。
  他虽然吃过苦,但却没怎么干过活,手心起水泡的经历屈指可数。可每一次那种痛苦都让他难受几天。
  “大王还让工匠用脏头发去穿了那些水泡……”
  赵曙叹息一声,知道儿子大概是动感情了。
  那么那个工坊的条件必然会很差。
  “大王还说了些什么热胀冷缩,那些工匠都称赞不已,后来大王一番话就震慑住了管事,喝问出了贪腐的官吏。”
  韩琦赞道:“大王英武,这是陛下之福,也是大宋之福。”
  赵曙含笑道:“他还年轻,哪里就值当这般夸赞了。”
  “大王派人去邙山书院拿了那个什么床子,工匠们都说好用。”
  韩琦笑道:“那可是沈安的宝贝,大王竟然要了来,可见是怜惜那些工匠。大宋有此仁慈的皇子,臣为陛下贺。”
  “臣为陛下贺。”
  赵曙笑道:“他还年轻。”
  此刻的赵曙已经是极为满意了,但却矜持的谦逊着。
  父亲大抵都相似,旁人夸赞自己的孩子都会谦虚几句。
  “后来大王临走前,那些工匠都感激零涕,说是从未有官吏在乎他们,却没想到大王以皇子之尊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不少工匠都哭了。”
  “竟然如此吗?”
  赵曙终于动容了,起身道:“朕以为他只是过场,谁知道这孩子竟然这般有心。”
  韩琦赞道:“陛下,臣看了不少史书,冒昧说一句,大宋开国至今,在皇子时能和大王相比的,几乎没有。”
  这个几乎在赵曙的心中已经被去掉了。
  “去查,好好查查那些工坊,告诫那些官吏,虐待工匠的,严惩不贷!”
  “是。”
  宰辅们出去了,赵曙回到后宫才一拍脑门,笑道:“先前却忘记了,按照他们的说法,我却不及大郎。”
  高滔滔不解,等他说了先前韩琦对赵顼的夸赞后,就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官家该高兴才是。”
  赵曙点头,“他看似沉默,可却一直在看着朝政,今日伸手要了此事的处置权,我开始以为是一时兴起,如今才知道他是有心……这个孩子,不错。”
  晚些有人来报信。
  “官家,京城各处工坊都得了通报,那些工匠都在说官家您仁慈……还说……”
  “还说了什么?”赵曙的心情不错。
  “还说大王英明!”
  说完内侍就小心翼翼的看着赵曙,担心此事会引发官家的反弹。
  帝王无情,哪怕是父子之间都会为了权利而翻脸。
  那些工匠欢呼雀跃,却带上了赵顼,这个有些犯忌讳啊!
  “哈哈哈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