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0/3147

  包拯说道:“要不就慢慢的散播这个消息,一点点的,最后让辽国的朝堂和市井都知道,如此耶律洪基怕是会发狂。”
  欧阳修说道:“男人嘛,在女人的身上最爱面子,帝王更是如此,丢了面子,耶律洪基如何肯善罢甘休?”
  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沈安觉得这群老家伙若是去了辽国,怕是会搅的民不聊生。
  赵曙突然问道:“那使者为何没告诉朕?”
  是啊!使者是先陛见后才去求见的沈安。
  因为你们不要脸!
  沈安腹诽了一下,说道:“这等事腌臜,陛下和诸位相公都是品行高洁之人,那使者自然不敢说出来亵渎。”
  “正是如此。”
  一群老家伙都抚须微笑,仿佛自己真是品行高洁。
  沈安接着把折继祖的事儿说了,赵曙微微皱眉道:“轻浮了些,令人申饬。”
  武将不能太放松,要时常敲打,这个赵曙是有数的。
  申饬是好事,意味着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出宫之后,沈安去了万胜军,和折克行说了此事。
  “边将最忌讳为朝中做主,你叔叔这次孟浪了,你去信的时候隐晦提及一番,让他小心。”。
  折克行感激的道:“多谢安北兄,若非是你,折家此次定然会倒霉。轻则在陛下和宰辅们的眼中成了桀骜之辈,以后不得重用,重则麟府路军马司会重新监控折家……好险。”
  折家这几年算是顺风顺水,把种家都压了下去,眼瞅着大宋第一将门的位置就坐稳了。
  可折继祖却不省心的来了一次僭越,让朝中的君臣心中在犯嘀咕。
  这事儿沈安就只能帮到这了,回到家后,杨卓雪看着无事,可沈安却嗅到了酸味。
  “那是假的。”
  沈安凑过去,伸手逗弄了一下儿子,杨卓雪把芋头抱开些,说道:“官人可别逗他,这孩子如今属猫的,爱抓人。”
  沈安看了一眼她的脖颈,有不少抓痕,怒道:“长大了就打!”
  杨卓雪点头,可心中却舍不得,等发现沈安的目光顺着往下去后,就理了一下衣领。
  沈安干笑道:“那词是作给老陈的。”
  “陈忠珩?”杨卓雪一脸纠结,“您……他是男人啊!您难道还喜欢……”
  她以为沈安还喜欢龙阳,一脸释然。
  这个女人竟然不反感龙阳?
  沈安苦笑道:“是老陈喜欢一个女子,向为夫求了这首词去送人。”
  杨卓雪讶然道:“他竟然还能喜欢女人?”
  她伸手像是菜刀般的拉了一下,有些困惑。
第1008章
朕不惧耶律洪基
  此次胜了辽国,但并未对外泄露双方的战况。这里面的考量颇多,但最多的还是对于宋辽关系的担忧。
  从宋辽交往来看,早些年打的狠,后面叫的凶,一边相互嘶吼一边大谈友好,这个是常态。
  宋辽西夏,三国之间相互牵制,为这片土地赢得了长久的和平。
  可现在战火却重新燃烧了起来。
  “辽人一路打了进去,西夏人无法抵挡,唯有坚壁清野……”
  朝堂上,富弼看了包拯一眼,心中苦涩,知道自己近期没法重返政事堂了。
  但枢密使也得干好啊!
  他继续说道:“外界许多猜测,都说西夏人怕是挺不住了,到时候辽人会倾国南下。百姓猜测,那些外藩使者也多有猜疑,去了枢密院询问……”
  那些使者参加了大朝会之后还滞留在汴梁,就是想知道宋辽之间的战局如何,然后回国好制定相应的对外方略。
  赵曙说道:“那一战……记得西夏人也是一直退,辽军深入,深入太多之后,西夏人就发动了反攻,一举获胜……”
  “陛下,这便是诱敌深入,拉长辽军的补给。”
  包拯恶补了不少军事知识,所以说的有理有据。
  “拉长了补给之后,西夏人是地主,他们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便宜,不断袭扰辽军的辎重。前方拦截,后面袭扰,辽军不堪重负,迟早会退军。”
  富弼心中叹息,知道这是包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老夫能进政事堂,并非是浪得虚名!
  “那大宋呢?”
  赵曙突然很有兴趣知道这个情况:“若是辽军南下,大宋可能学了西夏人?”
  包拯摇头道:“不能。大宋从北方一直到汴梁城并非荒芜,这一路百姓众多,无法迁徙。而辽军还能就地取得补给……这是其一。其二,大宋敢战之军还是太少,简单说,就是能奋不顾身的太少,没法从后方袭扰辽人……”
  “水军!”
  赵曙突然想起了当时秦臻提过的建议,“水军从北方登陆,带着骑兵,如何?”
  包拯说道:“是个好办法,可大宋缺乏骑兵。”
  赵曙想拍脑门子,最后还是拍了大腿,“战马是个大问题,不过大宋如今却无惧辽人入侵,若是来了,就迎头痛击!”
  韩琦问道:“那和辽人的战况是否对外通报?”
  “辽人会不会因此而恼羞成怒?”曾公亮说道:“辽人以霸主自居,若是大宋报捷,耶律洪基的面子可过不去。”
  赵曙冷冷的道:“朕的面子过得去就行了,至于耶律洪基,那是辽人的帝王。从他屯兵朔州开始,朕就没想过和他和平共处!和平……那是妄想!”
  呯!
  他一拍座椅,起身道:“去,把详细的战报告诉汴梁百姓,让百姓自信些,让那些外藩人胆怯些。”
  这便是他的目的,要让百姓面对辽人时多些自信。
  那一年……
  他抬着头,想起了那一年……
  辽人利用大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屯兵勒索,消息传来,汴梁震动。
  那些官员惶然,百姓更是惊慌失措,整个汴梁就像是末日。
  怕啊怕!
  “大宋不怕辽人,朕不惧耶律洪基!”
  他只觉得胸中有团火,恨不能亲率大军北上,和耶律洪基对垒。
  主辱臣死,赵曙展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臣子们自然要赞同。
  一阵颂圣之后,陈忠珩请缨道:“臣愿意去通报战情。”
  赵曙点点头,陈忠珩去比较合适,既能保证权威性,又能展示自己的心态。
  朕不惧耶律洪基!
  皇帝都不鸟耶律洪基,咱们为啥怕辽人?
  陈忠珩一路出了皇城,身边站着两排亲从官,御街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有大动静,纷纷围拢过来。
  晏月也在其中,她带着伙计们在采买货物,准备运回西北贩卖。
  这便是商人的本质。
  她跟着人群过来,见到前方的陈忠珩后,不禁讶然:“他是什么身份?”
  这般威风的应当不简单吧。
  想起上次陈忠珩跟着沈安去西北的事儿,晏月觉得这人不简单。
  “这是陈都知,官家身边第一得用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