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8/3147

  这个……
  沈安很尴尬,老汉也觉得不对劲,就喝道:“哪有那么多像的,这是贵人呢!”
  沈安哪怕穿着简单,可那布料却不简单,老汉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份眼力真是不错。
  煮汤饼要火大,老人蹲在边上弄了弄火,老妇下汤饼,然后热气腾腾的一大碗端了过来。
  闲着无事,老妇又趴着打盹,老汉坐在边上发呆。
  很安静,只有沈安吸溜汤饼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响亮。
  很难为情啊!
  沈安抬头,正好老妇抬头,目光温柔的看着他。
  “真是像呢。”
  她的声音温柔,就像是母亲。
  “不像!”老人在边上突然发脾气说道:“你睡你的,再嘀咕,明日就别出来了。”
  老妇低头,沈安看了心中不忍,就笑道:“看就看了,某无事。那个……老人家,听您的口音是北边的,怎么来了汴梁?”
  老人叹息一声,说道:“某那大儿子……当年某是种地的,在北边种地。”
  北边,那就是在辽人的眼皮子底下种地,也就是所谓的以水代兵,用水田来抵御辽人可能的入侵。
  老人缓缓说道:“辽人狠着呢,咱们种地,他们就来杀人……”
  “打草谷……就是杀人呢。”老人的眼中有东西在闪烁着,亮晶晶的。
  “上面说种地能抵御辽人,那咱们就种吧,可辽人却不甘心,他们就越境来杀人,说是打草谷,嘿!”
  老人抹了一把眼睛,笑道:“其实就是来杀人呢,朝中指望着咱们种地能挡住辽人……”
  沈安吃了一口汤饼,却感受不到任何味道。
  他想起了大宋的各种荒谬。
  在此之前,大宋惧怕辽人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在北方玩农田改造,大多弄成了水田……那些君臣都指望着这些水田能陷住辽军的战马……
  他们给黄河改道,希望黄河远离北方,免得辽人会乘舟一路来到汴梁城下。
  老人抬头,叹道:“可……可御敌不该是军队的事吗?怎么让咱们去了……”
  是啊!武人没卵子,文官没胆子,于是这个不要脸的大宋就把百姓推到了和辽人对峙的第一线。
  “那一年……辽人又来了。”
  “地里的庄稼要收割了,咱们都在欢喜,都说交了赋税之后,今年能过宽松些。”
  “黑压压的一片,马蹄声让人脚发软……”
  “逃啊!”
  “某带着一家子往南跑……”
  “老大在奔跑中失散了,后来辽军追了上来,那一路砍杀……”老人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每当想到这个,某的眼前仿佛都是血光,那些人……没人敢反抗。”
  “某带着家人躲在了水潭里,看着一百多百姓被辽人圈了起来……没人敢反抗,那些人丢掉了手中的菜刀和棍子,都跪下了。”
  沈安想到了自己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
  倭寇冲进了金陵城,四处烧杀。
  当那些倭寇发现一幢坚固的建筑物后,他们觉得这里面定然有埋伏,于是就小心翼翼的摸了进去。
  可当他们推开大门时,里面竟然全是百姓。
  那些百姓哆嗦着,但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在见到这些手持步枪的兽类后,不用谁教,从老人到孩子,从男人到女人,都缓缓举起了双手……
  然后……血色漫天。
  沈安吃了一口汤饼,觉得胸口那里满满当当的,有些梗。
  “不好吃吗?”老人见他吃的艰难,就有些惊讶。
  “好吃。”沈安大口的吃了起来。
  老人笑了笑,继续说道:“那些辽人很凶,咱们的人哪怕是跪下了,他们依旧会动手,笑啊!他们大笑着,先冲进去扛走了女人,那些尖叫……多年了,一直都记得。”
  在这个年代,战争中的女人往往会以战利品的形势出现,虽然生命无虞,但那屈辱却让人生不如死。
  老妇哽咽道:“刚才我又梦见老大了,他叫娘,叫我去救他,只是我一伸手他就散了……”
  老人皱眉道:“老大多半是走散了,说不定在某个地方做富翁呢,你就别老是梦见他,不好。”
  “嗯。”老妇点头,“我还想回去,我觉着老大会回去找咱们,可咱们却在汴梁……他要是找不到咱们该多难受啊……老大……老大……”
  妇人突然起身,目光呆滞的看着右边的巷子深处。
  “哎!”
  老人一跺脚,就过去扶着她,“你说你,又犯病了,好好好,回头咱们就去北方,回当年的那个村子,等着老大回来。”
  老妇偏头看着他,认真的道:“你不许骗我。”
  老人笑的很是温柔,“好,不骗你,回头咱们就去北方。”
  “我要见老大了……”
  老妇坐了下来,呆呆的看着沈安。
  沈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直至到家还有些糊涂。
  “哥哥,赵五五病了。”
  果果总是元气满满的,难得有忧愁的时候。
  沈安去问了杨卓雪,杨卓雪语焉不详,只说是女人的毛病,没事。
  多半是那个啥不调吧。
  沈安没放在心上。
  “官人,去洗澡吧。”
  杨卓雪准备好了他的衣裳,又准备好了水。
  “好。”
  躺在自家的浴盆里,沈安渐渐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气氛中。
  马蹄声如雷鸣,那些长刀挥舞着,那些残暴的辽军在狂笑着,一如数百年后的那些屠戮一样,总是汉人倒霉。
  那些惨叫,那些妻离子散……
  “我为何要拼命?”
  苏轼的问题浮上心头。
  你这般拼命是为了什么?新政是为了什么?
  沈安想了想。
  他想到了先前的那个老妇人。
  ——刚才我又梦见老大了,他叫娘,叫我去救他,只是我一伸手他就散了……
  那些杀戮……
  数十年后,金兵攻陷汴梁,无数钱财被掠夺,无数女人被掠夺。
  那些诗词文章,那些朝堂争执,最终在长刀的面前变得格外的苍白无力。
  两百多年后,崖山大败,十万人跳海自尽,海面上浮尸无数……
  从辽人到金人,再到蒙人……这个大宋遭遇的敌人越来越凶悍,越来越野蛮。
  在这个时代,野蛮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而文明将会沉沦。
  屠刀之下,汉儿低下了头颅,从此沦为了下等人,从此开启了漫长的黑暗……
  他睁开眼睛,很认真的对着黑暗说道:“我拼命,是为了打造一个能让百姓安心种地的国度。而新政……是为了让这个繁茂的大宋不再遭受铁蹄的践踏,不再遭受那些奴役!”
  他伸出手去,缓缓反转……
  在往后的岁月里,无数异族踩踏在这个民族的头上,烧杀抢掠。那狂笑声和军靴声回荡在华夏的首都,那些鲜血流淌在世代居住的土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