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3147

  曹太后不干政,任守忠就只能跟着枯守。他也想过去钻营,不过在赵曙那里却屡屡碰壁。
  曹太后皱眉道:“整日喝茶喝茶,不渴也喝,很有趣吗?”
  任守忠低头,“无趣。”
  这个娘娘还是那个脾气啊!
  陈忠珩不知怎地,心中竟然有些欢喜。
  这个宫中循规蹈矩的人太多了,多一个能持刀斩杀贼子的曹太后,恍如多了一抹亮色。
  “何事?”
  曹太后缓缓踱步,渐渐的加速。
  陈忠珩跟在后面说道:“有人窥探官家的布置,想让官家威信扫地……官家令臣来请教娘娘,庆历年间也有此等事,当时是如何处置的?”
  “庆历年间啊!”
  曹太后想了想,问道:“可是今日宫中升起的那个东西?”
  “是。”
  别人能瞒着,曹太后却不可能。
  “那时……当时先帝仁慈,只是呵斥了那人……”
  啧!这个仁慈是一点儿水分都没有的,只是仁慈的让人肝疼。
  曹太后的脚步越来越快,大抵是想借机溜达一圈。
  陈忠珩跟的有些吃力,却不敢被拉下,否则这位娘娘说不定会赏自己一顿棍子吃。
  “先帝那不是仁慈,而是软弱,告诉官家,此等人莫要犹豫,斩杀了!”
  曹太后止步回身几乎是同时完成,后面紧紧跟着的陈忠珩一个急刹车,随即膝盖承受不住冲击力,就跪了下去。
  “为何下跪?”
  曹太后觉得陈忠珩太过谄媚了些。
  某不想跪啊!
  陈忠珩心中叫苦,赶紧爬起来说道:“娘娘威严,臣情不自禁……”
  “那回头就跪半个时辰再回去吧。”
  曹太后难得的揶揄了他一下,然后说道:“去吧,告诉官家,此等事万万不可有半点手软,否则那些人会得寸进尺……到时候悔之晚矣!”
  她想起了当年的赵祯,那个仁慈的帝王。
  “帝王……不该仁慈啊!”
  她负手往上走去,缓缓进了房间,然后织布的声音传来。
  陈忠珩冷汗直冒,急忙过去告退。
  曹太后想了想,“若是他不敢,就来说说,老身带人出去斩杀了那人!”
  呼!
  陈忠珩觉得一股子寒风扑来,不禁后退了一步。
  “是。”
  这位娘娘看来是手痒了,想杀人。
  最近千万别来这里,等情绪好了再说。
  ……
  呯!
  茶杯摔在地上粉碎,周围的宫女内侍噤若寒蝉。
  赵顼挥挥手,指间残留的茶水滴落,然后笑道:“手滑了。”
  来禀告的乔二说道:“大王,官家饶不了那人。”
  内侍从来都是贵人最亲近的人,因为他们知晓贵人的所有事儿,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甚至是丑事。
  “那就是神龙。”
  赵顼淡淡的道:“从秦汉以来,百姓总是被蒙蔽的那一群人。帝王高居其上,宰辅调理阴阳……官吏士绅统治天下……无数人在愚昧百姓,可他们为了什么?”
  他缓缓起身,目光投向外面,“有人为了私利,有人为了政争,有人为了方便统御……可大宋蒙蔽百姓是为了什么?”
  乔二谄笑道:“当然是天下。”
  “天下!”赵顼看了他一眼,冷冷的道:“这是谁的天下?”
  “当然是官家的……”
  乔二和王崇年几乎是同时给出了答案。
  “官家的……”赵顼说道:“秦汉到唐,再到混战,每当王朝末年,百姓总是会揭竿而起,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乔二只觉得脊背发寒,不禁缓缓跪下。
  “那时的君臣蒙蔽百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些贪婪的官吏和豪绅,为了方便他们去压榨百姓……可大宋能吗?”
  赵顼想起了自己当年去的文峰村,以及那个怯生生,害怕被自家父亲卖了的大娘。
  “某要出宫!”
  随后皇子就带着几个侍卫出宫了,消息传到赵曙那里,有人说赵顼并未通禀就出宫,有些忘形了。
  大宋的皇帝都喜欢用纳谏来彰显自己的宽容和谦逊,可这人却看错了赵曙。
  “拿下去,打!”
  那人还在挣扎,高滔滔怒了,喝道:“还不快去?”
  飞燕和昭君齐齐过去,一个肥头大耳,一个满脸横肉,近前就抓住了内侍的臂膀,右手一拧……
  “嗷……呜呜呜!”
  飞燕娴熟的从怀里拿了一团布出来堵住了内侍的嘴,然后和昭君一起将这人弄了出去。
  “你的人……”赵曙的嘴角抽搐着,“不错。”
  飞燕和昭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可看看这两个吧,一个浑身肥肉,一个满脸横肉,目露凶光……这么取名字真的好吗?
  高滔滔说道:“官家,那人怎么办?”
  赵曙的神色微冷,说道:“且看看大郎去了哪里。”
  “官家,皇城司的人已经封住了林弥家。”
  “好。”
  赵曙神色莫测,“此事……等大郎回来了再说。”
  高滔滔不解的道:“为何?官家,只需令皇城司出手即可,为何要等大郎归来。”
  “因为……这个孩子还是多了些优柔寡断。”赵曙拿起一份奏疏看着。
  室内安静,高滔滔静静的想着心事,正准备离开时,赵曙幽幽的道:“先帝仁慈,好是好,可也给大宋留下了许多难题。从我这里开始,大宋再不变……那就有亡国之险,弄不好还得等大郎那一代人才能稳住……所以,他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仁慈。”
  高滔滔悚然一惊,“官家,大宋会亡国?臣妾看大宋蒸蒸日上呢?”
  “是啊!在无数人的眼中,大宋如今到处都是蒸蒸日上,可他们却忘了一点,那些反对新政的人依旧势力庞大,一旦松懈,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扑,到时候一切皆会化为乌有。”
  后来王安石黯然下台,司马光上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废……
  废掉和新政、王安石有关的一切政策……
  这就是大宋的柄国重臣。
  他们做事不是看利弊,而是看立场。但凡是我保守一派的都是大才,但凡是王安石新党一系的都是佞臣……
  大才要重用,佞臣自然要打压!
  而且他们不遗余力的废除了那些新政,不问情由,不问好坏,一律废除……
  连苏轼这个铁杆的新政反对者都看不下去了,说他们是一丘之貉。
  赵曙见她茫然,就觉得妻子还是天真了些,“就说此次窥探之事,这就是反对新政的那些人干的,只要有他们在,只要压不住他们,这个大宋……就还身处危险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