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7/3147

  赵曙的声音中多了严厉。
  他看向了沈安,心想你是怎么安排的?郎中何在?
  沈安低声道:“随行有郎中,不过到了汴梁之后就交接了。”
  那些郎中是从北方跟来的,到了汴梁他们自然要回去,而这些汉人就交给了汴梁,交给了开封府。
  “没有郎中……”
  妇人哽咽道:“昨夜奴求了,可……”
  可什么?
  赵曙觉得后脑勺有些发麻,语气不禁尖刻了些,“那些官吏呢?都忙着吗?比朕还忙!”
  妇人面露惧色,不敢再说了。
  赵曙的身边全是重臣和侍卫,开封府的官吏们被挡在了外围,见官家给沈安脸色看,有人幸灾乐祸的道:“怕是沈安犯错了。”
  赵曙伸手接过了孩子,颠了几下递给妇人,说道:“安心。”
  陈忠珩冲了出去,喊道:“郎中何在?”
  这是官家身边的内侍,有人马上就喊道:“这里就有一个。”
  此刻周围的围观者众多,不过是喊了一嗓子,就来了好几个郎中。
  “看看这个孩子。”
  赵曙的语气平静了下来,但韩琦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几个郎中一番谦让,最后两个须发斑白的名医出手,针灸一下,孩子竟然就好了些。
  “多谢……”
  妇人跪地感谢,一个郎中说道:“这一路从涞水到汴梁不易,好生将养几日,回头就好了。”
  “这还得要煎药,哪有火?”
  郎中只是说了一句,顷刻间就有人送来了几个炉子。
  火焰升腾,让人觉得温暖。
  妇人感动的落泪了,“奴这一路忐忑,总担心会被冷脸,谁知道……”
  那个煎药的郎中笑道:“都是汉人,来了汴梁就是一家人,谁会给你冷脸?”
  “是啊!都是一家人。”
  气氛在渐渐的融洽。
  赵曙走了出来,开封知府杨佐来了。
  “开封府事多?”
  赵曙问的很轻松,杨佐一怔,“最近事不多。”
  丰收了,农闲了,开封府的事儿是不多。
  赵曙看着他问道:“涞水汉人移交给了开封府,郎中何在?”
  “郎中配了十余人啊!”
  杨佐一脸的茫然,这事儿他早就安排好了,怎么官家还要问。
  赵曙冷冷的道:“看来朕是号令不动开封府了。”
  他丢下这句让杨佐傻眼的话,带着人回宫了。
  这是什么意思?
  杨佐打探了一下,得知昨夜开封府负责郎中的小吏喝醉了,没人管事,郎中们各自回家,无人过问那些汉人。
  “拿下!”
  杨佐杀气腾腾的道:“官家震怒了,全数拿下。”
  处置完后,他觉得这样该差不多了,有人低声道:“沈安在那,要不……问问?”
  杨佐走了过去,拱手道:“老夫准备让他们降职,沈县公以为如何?”
  沈安正在琢磨着辽使来的用意,闻言看了杨佐一眼,说道:“这些都是马骨。”
  艹!
  杨佐明白了。
  这一批汉人必须要安置好,为以后招揽北地汉人做准备。而出了此事,若是处罚的轻描淡写的,那怨气可能消除了?
  “多谢了。”
  没有沈安的提点,他杨佐今天怕是要犯下大错啊!
  人说沈安专门坑人,可在杨佐看来这纯属是嫉妒心发作。
  这个年轻人这般温和,而且还乐于助人,哪里坑人了?
  杨佐和沈安聊了几句,说到了辽使。
  “也不知道他是来作甚。”
  杨佐觉得辽人才将被大宋抽了一顿,此刻派出使者不对味。
  “他们是想威胁大宋。”
  沈安正色道:“相公们都怒了……”。
  咦!这是个好机会啊!
  相公们怒了,那官家多半也怒了。
  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
  杨佐觉得该强硬,如此才能给官家一个好印象。
  于是回过头他就写了一份奏疏送上去,赵曙看了皱眉道:“杨佐建言呵斥辽使,赶出去也使得。”
  “孟浪了。”韩琦说道:“杨佐素以沉稳著称,此次怎地孟浪如此?不过倒是有个好处,那就是让辽使看看群臣的态度,怒火冲天嘛,就问辽使怕不怕?”
  这便是造势,让辽使看看大宋内部的态度。后世这一招世界警察玩的最溜,今天这个威胁,明天那个威胁,让你心生凛然,进而惶然。
  赵曙点头,“杨佐……朕本想换了他,可既然要造势,那便暂时不动。”
  他刚才生出了更换开封府知府人选的念头,想到这里就放弃了。
  稍后有消息传出来,说杨佐对辽人强硬,深得官家的青睐。
  这是风向,旋即官员们的奏疏纷纷进了皇城,都是对辽强硬的表态。
  杨佐在开封府府衙里赞道:“沈安果然是个实诚君子,来人,老夫这里有块古墨,送到沈家去。”
  ……
  一时间,对辽强硬的呼声甚嚣尘上,辽使在驿馆里只是冷笑。
  “西夏人派出了使者,他们在向大辽摇尾乞怜!”
  驿馆里,使者不屑的道:“李谅祚怕了,他害怕大辽的怒火会淹没了他,所以他来求和……”
  “咱们此次可是差点灭了他们,只是陛下临时下令撤军,可惜了。”
  随行人员中,有人很是唏嘘的说了这番话,辽使心中一哂,想到了耶律洪基的反应。
  保州大败后,耶律洪基几乎要气疯了,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和茫然。
  宋人越发的厉害了,映衬着大辽的日薄西山。
  以后要怎么办?
  所以他来了,想为大辽争取些尊严。
  “涞水的那些汉人……去问问。”
  辽使想起了那些汉人,不禁有些恼怒。
  大宋的北方,也就是大辽的南面多是汉人,特别是幽燕之地。若是那些汉人心向宋人,大辽的麻烦就大了。
  稍后消息就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