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8/3147

  他不敢说冤枉,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官家快出来了。”
  内侍们一个接一个的跑来,赵顼换好了便衣,一路出宫。
  “乔二。”
  他只是提了个名字。
  王崇年笑道:“乔二想污您的功课,被孙侍读发现了,孙侍读大怒,请示了官家之后,重责了他。”
  “哎!”赵顼皱眉道:“那人……为何这般不小心呢!”
  “是啊!”王崇年说道:“先前他进书房忘记了通禀,害的您……”
  这事儿本就是乔二的错,赵顼将错就错,腹黑的把他给坑了。
  一家子在皇城内会和,赵曙看看儿女们,点评道:“就大郎看着稳重些,二郎跳脱,四郎顽皮……”
  他看着女儿们,自然就换了个脸嘴,“都不错,出发吧。”
  赵浅予冲着赵颢笑道:“二哥你可是跳脱了。”
  赵颢叹道:“我想出宫去住呢,可爹爹不许。”
  这个半大孩子一心向往宫外的自由生活,可在原先的历史上,他一直在宫中住到了赵顼驾崩,堪称是欲哭无泪啊!
  一行人出了皇城,周围马上就出现了一些便衣男子。
  “他们是谁?”
  赵浅予好奇的问道。
  高滔滔带着三个女儿在溜达,闻言说道:“都是皇城司的人,别管。”
  官家一大家子出宫,对于皇城司来说安保压力很大,这不连张八年都出来了。
  御街热闹非凡,赵曙带着家人不时进店铺里去挑选一番。
  一家首饰店里,高滔滔看中了一个金钗。她自然不缺钗子,但这个金钗的造型却很是有趣。
  赵曙见了就豪迈的道:“买了。”
  掌柜奉承道:“您一看就是富贵人,这儿女还多,可见福气也多,这福气一多啊!就满溢出来了,这不就给了小人一些。”
  “哈哈哈哈!”
  赵曙听他说的有趣,就干脆来了次扫货,把家人看中的都买了。
  掌柜殷勤的把他们送了出来,高滔滔突然问道:“官人,这首饰店的金银都是买来的吧?”
  赵曙点头,高滔滔有些遗憾的道:“大宋的金银若是再多些就好了。”
  大宋的金银真的不多,以至于后来金军兵临城下时,索要女子和金银,结果当时的群臣下令搜刮了许久都达不到金人要求的数量。
  “金银……如今弄的是纸钞,金银却不是那么重要了。”赵曙很是自豪的道:“据闻连外藩人都开始在使用大宋的纸钞,可见大宋的根基雄厚。”
  赵顼在吃烤肉,闻言说道:“爹爹,金银并非不重要,大宋的纸钞……现在稳固,可不会一直稳固。”
  “什么意思?”
  对于货币赵曙知道的不多,研究不深,所以有些不满,“你是说纸钞会不值钱?”
  “是。”赵顼很自信的道:“纸钞目下稳固是因为发行的少了,若是大规模发行,迟早会遭遇贬值的危险。”
  “为何?”赵曙不相信这个。
  “您想想交子。”赵顼对此有过研究,“蜀地缺铜,所以便弄了铁钱,铁钱也还行,可却笨重。”
  铁钱的价值和铜钱没法比,比如说一贯铜钱是七百多枚,而换算成铁钱就要几千枚……你带一贯铁钱上街就是几千枚……那么重,怎么带?
  “那些人携带铁钱不便,就弄出了交子。交子如今是官发,限定了数额。可有一年臣记得朝中传言说要超发交子,消息传出去之后,交子马上就贬值……”
  交子因为其便于携带的好处广受欢迎,经常被溢价收购,比如说一贯面值的交子,多出几十文收购过来,这样出门就不用带着繁重的铜钱了,不但省事,还安全。
  赵曙皱眉听着,高滔滔担心他发火,就低声道:“大郎胡说,您别生气。”
  赵曙摇摇头,他知道儿子不是在胡说。
  “而且官办交子需要回收旧交子,三年一期,外加准备金要铁钱三十六万贯,爹爹,这两个才是让人相信交子不会贬值的手段。”
  “所以后来超发的消息传出去后,交子的价值立即下跌,这便是百姓自发做出了决断……爹爹。”赵顼认真的道:“由此可见纸钞的根基在于发行的多少,但更重要的是保证金……以前是铁钱,若是金银呢?那百姓会不会更相信纸钞的信誉?”
  赵曙点头,“若是有金银作为保证,百姓当然会信任纸钞。”
  他欣慰的道:“看来你还是仔细琢磨过了,好。”
  儿子知道上进,让他的心情极好,可想到如今纸钞发行的谨慎,就觉得不满意,“如今纸钞发行的少,每年就投入那么多,商人们都在想多要些……”
  可每次他抛出这个问题就会被打击,“三司从包拯在时就说纸钞要谨慎,切切不可超发,否则一旦信誉崩塌,再想建立就难了。”
  赵顼说道:“爹爹,所以才需要保证金,有了保证金,那纸钞价值就有了保证,百姓自然会信任……”
  “可金银从何处来?”赵曙笑道:“难啊!”
  “爹爹,金银……大宋少有,可外面不少啊!”
  赵顼的话让赵曙心中一惊,皱眉道:“莫要想着不断开战,不断开战会毁灭了大宋。”
  穷兵黩武的结果可没几个好的。
  “爹爹,贸易啊!”赵顼是想开战,比如说以后寻机和大食开战。
  据沈安所说,大食人拥有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堪称是金银堆积如山。若是夺了来,据此能发行多少纸钞?
  “贸易?”赵曙不解的道:“大多是以货易货,少有的也是铜钱。”
  外藩商人带着货物来了,贩卖之后还得采买大宋的货物,所以和以货易货没多少区别。
  几个弟弟妹妹都在看着赵顼,他自信的道:“爹爹,您知道吗?大力丸在辽国卖疯了,因为这是走私贸易,所以他们为了付款方便,就用金银来结账……如今那批金银已经在大宋境内了。”
  “竟然这样?”赵曙不禁遥想了一下那些金银,心中一热。
第1231章
沈安,这都是你造的孽啊
  大宋财政的窘境一是因为各种开支,二就是钱币不足。
  大宋货币是铜钱为主,可铜钱不好打造啊!每年就那么多,无法给财政更大的支持了。
  而纸钞应运而生,让赵曙看了希望。
  可不管是三司使还是沈安,提及纸钞的发行量时都很谨慎,不肯破坏纸钞的信誉。
  信誉自然不能破坏,可怎么破局?
  赵曙想过这件事,用金银作为保证也想过,但大宋没金银啊!
  现在儿子告诉他,大宋没多少金银,可外藩有,咱们用贸易就能套来。
  “大力丸……”赵曙想起了大力丸的成本,不禁就笑了,“那小子就是个奸商,唐仁此次去了辽国,怕是会坑到不少人。”
  “爹爹,不只是坑人。”
  赵顼认真的道:“这个骗局会让辽国无数人卷进来,最后让他们不思生产,一心就想着用大力丸赚钱……这是从根底在削弱辽人。”
  “年轻人啊!”赵曙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思路了。
  一家子慢慢的转悠,最后竟然转到了榆林巷。
  “陈忠珩就准备在后面买房子。”
  赵曙觉得老房子着火的陈忠珩很可笑,“此次若非是沈安,他差点就被人骗了。”
  赵浅予想到了小伙伴果果,心痒难耐的道:“爹爹,我们去沈家喝杯茶吧,我口渴了。”
  赵曙看了她一眼,心想刚才全家人才喝了二陈汤,谁渴了?
  这是贪玩吧。
  “走。”
  赵曙带头,一家子涌进了榆林巷。
  张八年亲自去敲门,房门打开,陈洛见到是他,就笑道:“张都知这是来要辣酱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