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0/3147

  这是问双方实力对比,好心中有数。
  “辽军依旧悍勇,不过大宋将士却不落下风。”沈安自信的道:“相反,咱们的步卒就能挡住辽人的铁骑,假以时日咱们有大批的骑兵,陛下,想想前汉……”
  “前汉汉武帝秉两代帝王之积蓄,奋力一击,最终驱除了匈奴……”赵曙欣慰的道:“大宋如今只是开始罢了,富卿。”
  “臣在。”富弼此刻看着庄严,不怒自威。
  赵曙问道:“大宋可能想办法多养些战马?”
  沈安才将说大宋的战马多了之后,就能和汉武帝时期一般的横扫辽人,赵曙马上就问了战马的情况,可见心中的急切。
  急切好啊!
  帝王迫不及待的想收拾辽人,臣子们自然不敢懈怠。
  “难。”富弼说道:“陛下,最好的养马地就在辽国和西夏,所以他们两国有无数战马……”
  可两国会让出养马地吗?
  不会。
  大宋此刻已经士气如虹,战马就是唯一能制约大宋的武器,两国再傻也不会干这等傻事。
  “唯有夺了!”韩琦杀气腾腾的道:“陛下,辽国对大宋无可奈何,咱们正好对西夏下手,只要夺了河套一带,要战马有战马,还有耕地,能让西北粮食自给的耕地。”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西夏人正是有了河套地区,这才有了和大宋、辽国抗衡的本钱,否则和部落无异。
  “西夏……”赵曙沉吟道:“要好生筹谋。”
  这便是定下了大宋下一步的国策。
  ——谋求西夏!
  沈安心中振奋,“陛下,臣还能通过萧迭衣弄来些战马。”
  “萧迭衣?”赵曙问道:“是谁?”
  帝王每天要接触无数人名,连本国的官员都认不全,国外的就算了吧。
  “就是……大力丸的总经销。”沈安丢出一个总经销的新名词,赵曙琢磨了一下,赞道:“总经销,这个名头好。那人可靠?”
  沈安笑道:“陛下,对于那等人而言,钱财才是最可靠的,他此刻已经是欲罢不能,臣敢断言,再这么下去,他迟早就是一个辽奸!”
  ……
第1254章
根,范阳郡公
  赵曙有些激动的道:“西夏于大宋而言,以前是平衡辽国的武器,有了西夏在,辽国就不敢全力对付大宋。如今大宋不惧辽国,西夏自然就失去了用武之地,那个叫做什么……”
  “新人娶进房,媒人丢过墙!”这话是韩琦说的,老韩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过河拆桥。”包拯看来也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
  “落井下石。”这个是沈安说的,结果得了一圈白眼。
  “不学无术!”
  赵曙鄙夷了他一番,说道:“西夏凶蛮,要仔细筹谋……”
  “陛下,臣最担心的便是大宋逼迫过甚的话,西夏会投向辽人,到时候两国合为一股,大宋就艰难了。”富弼在路上就想了许久这件事,此刻说来从容不迫。
  “那李谅祚年少气盛,若是大宋压迫过甚,他定然会和辽人联手,到时候西北和北方一旦同时示警,大宋将会左右为难。”富弼认真的道:“所以臣以为攻伐西夏当谨慎。”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赵曙赞道:“富卿此行看来收获不少,还有什么可稍后上了奏疏。”
  富弼心中欢喜,就瞥了韩琦一眼。
  老韩,你等着,等老夫进了政事堂,咱们再来掰掰手腕。
  赵曙在思忖着攻伐西夏的困难,不经意间抬头见沈安一脸的无所谓,就问道:“你有看法?”
  “是。”沈安憋了许久,就等着这句话了。
  “陛下,臣以为李谅祚是个短命的。”
  呃!
  赵曙差点被这话给呛到了,他干咳一声,说道:“不得胡言乱语。”
  什么叫做短命的?
  这年头虽然也有什么算命的,但这等话基本上没人信。
  韩琦笑道:“史书上记载着什么祥瑞,还有那些相士只是看人一眼,就说什么有王佐之才,或是有相国之命,再或是命不长……可这些多是牵强附会,你读书当要能分辨这些。”
  别以为古人是傻瓜,那些所谓的高人记载大多被嗤之以鼻。
  ——某看你骨骼清奇,长大了定然能做个宰辅!
  这等话千年以来被记载了许多,但更多的是牵强附会。
  包拯说道:“正如前唐李氏自认是李耳的后裔一样,这等事不可信。”
  “为何不可信?”
  欧阳修突然就反驳了,包拯冷笑道:“那李氏血统不纯……”
  “血统不纯并不能说他没有李耳的血统……”
  两个老家伙又开干了,赵曙见惯了,自顾自的和沈安说话,“邙山一脉难道还能看相?”
  “不会。”沈安说道:“只是那李谅祚臣上次在西北用望远镜看过,一看……说不出那等感觉,就觉着这人就是个短命的,肯定得短命。”
  “陛下您想想,李谅祚若是短命,那梁皇后可敢靠向辽国?”沈安自信的道:“她若是靠向辽国,耶律洪基会一口吞了她,所以最好的法子还是自立。不过如此的话,大宋要一边打一边谈,边打边拉,最后争取让梁皇后……那个啥……”
  沈安没想出来那个词,边上的陈忠珩挑眉,“陛下,若是李谅祚真是短命去了,臣以为让沈安去一趟西夏,想来梁皇后会含笑归降……”
  “哈哈哈哈!”
  赵曙忍不住就大笑了起来,笑的捂着肚子,很是欢乐。
  “陛下何事发笑?”欧阳修和包拯吵了许久没结果,见赵曙笑的畅快,就有些后悔。
  陈忠珩低头,不肯再说。
  曾公亮笑道:“沈安说李谅祚是个短命的,等他去了之后,要争取梁皇后归降。”
  这不是扯淡吗?
  包拯皱眉道:“这些话私下说说就是了,别在外面说,否则被人听到了,顷刻间就是轩然大波。”
  沈安点头,心想你们现在不信,那就等着看吧。
  赵曙看着他,说道:“此行你立功不小,归信县却是不能用了。”
  到了郡公这个级别,必须要郡这个单位来做名号。
  可大宋没有郡这个单位,多半是汉唐时的地名。
  比如说什么天水郡,什么安定郡……
  沈安心中一动,说道:“陛下,臣可是雄州沈家。”
  这个是他的名号,万万不能被去了。
  此后他的子孙行走在外,自称就该是雄州沈,几代之后,这个名望就非同一般了。
  这是根基啊!
  沈安整日看着吊儿郎当的,可这话一出,连韩琦都为之惊讶。
  “雄州沈……”韩琦沉吟道:“只要你的儿孙不败家,几代之后,雄州那地方的人就会把沈家看做是自己人,沈家就有了根基,你这个谋划却是极好,让老夫有些艳羡了。”
  “为何不是汴梁?”赵曙突然问道,神态轻松。
  臣子为自家谋划很正常,家国家国,只顾着国而不顾家,那样的臣子何其罕见。
  沈卞去了,没有留下什么遗泽,沈安兄妹只得在汴梁白手起家,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沈家。
  不容易啊!
  “陛下,汴梁太多的权贵。”沈安很是平静的道:“说句玩笑的话,在汴梁街头扔一块砖头,弄不好就能砸到几个子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