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0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6/3147

  越有钱就交税越多。
  韩绛说道:“大宋差钱的地方很多,只是盯着这一处有何用?”
  作为三司使,他看的是全局,所以这话没错。
  赵顼看着他,认真的道:“大宋是处处差钱,比如说奉养无数官员差钱,养着无数军队差钱,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也差钱……可谁问过百姓可差钱吗?”
  大宋的三冗,归根结底就是在为庞大的既得利益者们服务。
  大家以往喊的厉害,什么三冗不除,大宋再无中兴的一日。
  可行动呢?
  清除三冗就是割自己的肉,谁愿意?
  于是百姓缴纳的赋税依旧流向了那些无底洞。
  大家都麻木了。
  今日赵顼却振聋发聩般的提出一个问题。
  ——谁问过百姓可差钱吗?
  你们口口声声的说大宋处处差钱,差钱了就冲着百姓伸手,不管百姓的死活。
  百姓差钱了你们知道吗?
  你们管过吗?
  韩绛躬身,“臣有罪。”
  他虽然觉得赵顼的话不妥,可却倍感惭愧。
  作为三司使,他习惯性的忘却了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赋税赋税……
  今日赵顼的问题让他脊背发热,羞红了脸颊。
  韩琦叹道:“大王仁慈。此言大善。”
  赵曙也点头道:“百姓不足,朕羞愧。”
  老百姓的日子难过,这就是君王的罪过。
  曾公亮说道:“可那些富户可会甘心?他们会不会和官吏勾结,把自己弄成低等户?”
  这是必然的。
  赵顼说道:“曾相此言有理,我在想一件事,若是要革新大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吏治。”
  “不管多好的想法,多为百姓考量的新政,可到了下面会如何?”这个问题沈安说的比较多,赵顼印象深刻。
  沈安甚至把吏治比作是新政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的官吏阳奉阴违,什么新政都是扯淡!
  都是瞎扯淡!
  他说的多了,赵顼自然被影响的很深。
  “那些官吏会阳奉阴违,会上下其手,甚至为了政见的不同而在背后捅刀子……那样的话,新政如何能成?”
  沈安想笑。
  老王新政失败,官吏阳奉阴违和捅刀子起码占了大半功劳。
  “所以臣以为,欲中兴大宋,首要在于吏治。”
  让官吏听话,或是让他们不得不听话。
  这是赵顼想表达的意思。
  赵曙问道:“你有什么法子?”
  “监督!”
  这个真心没什么好法子,唯有打造一个监督力度超大的环境。
  “臣建议扩大御史台的规模,多招御史,每个府放两个御史,每年一轮换,不许他们在一地超过一年,如此可避免被收买……”
  一个府放两个御史,这个是要盯着官吏们干活的意思吗?
  太狠了吧?
  沈安笑了起来,很是幸灾乐祸。
  大宋对官员们实在是太好了,如今赵顼来个釜底抽薪,让人盯着你们干活,怎么办?
  想哭吗?
  哈哈哈哈!
  沈安在忍笑。
  韩琦等人面面相觑。
  这个大王太狠了吧?
  “这些御史若是查不到情弊就是渎职。”
  赵顼又补了一句。
  韩琦苦笑。
  下面的官吏们怕是要高喊这日子没法过了。
  赵曙看着儿子,面色古怪的道:“此事……朕要仔细想想。”
  免役钱这等想法是不错,但这是新政!
  毫无疑问,在范仲淹之后,新政的标准就是撼动祖宗规矩。
  改革差役就是在撼动祖宗规矩。
  后宫之中,今日天气不错,高滔滔请了曹太后来参详赵顼的亲事。
  “……那个向氏听说很是贞静……”
  “贞静?”曹太后很是不屑的道:“你让大郎整日对着一根木头,那日子能过下去吗?”
  是哦。
  高滔滔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事儿有些麻爪。
  “不过他是皇长子,他的妻子自然不能太放纵了。”
  高滔滔解释道:“到时候他当然有许多女人,向氏就是……做个样子罢了。”
  这个人……
  曹太后觉得自己这个侄女真的是不要脸。
  “官家就守着你一个人,你让大郎有许多女人?”咱们将心比己不行吗?
  高滔滔振振有词的道:“他是长子啊!长子要多子才好。”
  曹太后笑了,“先帝也是一群女人,可结果如何?该没有就没有,这就是命啊!”
  高滔滔见姨母心情郁郁,就说道:“歌舞何在?”
  在宫中唯一的好处就是歌舞可以单独听,随时听。
  几个公主听了半响自家哥哥的亲事,都觉得女人好可怜。
  赵浅予嘀咕道:“以后嫁人要和许多女人争吵吗?那很烦人哦。”
  寿康公主愁眉苦脸的道:“真要那样还不如不嫁人。”
  “咱们不是嫁。”老大德宁公主说道:“尚公主,明白吗?”
  赵浅予点头,没精打采的道:“只是好听罢了。”
  歌舞来了,乐声悠悠,舞姿动人。
  宫中最尊贵的几个女人都在这了,乐师们使出浑身解数,把各种乐器演绎的格外的出色。
  高滔滔和曹太后也收了各种心思,含笑看着。
  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