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3147

  他的地图更大,更全面。两个内侍举着地图,常建仁把此战的路线顺着点出来。
  “我军最后夜袭升龙城,先是用火药炸塌了一段城墙,随后臣率军冲了上去,斩杀敌军。”
  “升龙城乱作一团,可惜我军人数太少,否则必可一战而下……”
  常建仁真的很遗憾。
  可君臣听了他的介绍后,都唏嘘不已。
  “这般凶悍,怪不得交趾都怕了。”
  韩琦很是感性的道:“大宋如今不同了,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悍勇的将士。”
  常建仁低头,“将士们悍不畏死,只求公平。”
  这是老话重提,要求提高武人的地位。
  赵曙点头,“朕知道了。”
  他看着常建仁,很是满意的道:“你好生在水军做,慢慢做。”
  这是期许。
  秦臻羡慕的看了常建仁一眼,他没有这等圣眷,更没有沈安这等靠山。但他在水军的时日太长了,有些尾大不掉的嫌疑,再说水军也没职位给他升官了,是到离去的时候了啊!
  “秦臻……”
  赵曙看着他,秦臻低头。
  “你很不错。”
  这是夸赞。
  也是暗示。
  你安心带好水军,回头不会让你没了下场。
  “多谢陛下。”
  秦臻下跪,赵曙笑道:“都是悍将啊!朕记得以前一提到武将,朝中上下都说没有悍将,没有猛将,如今猛将悍将为何这般多?谁能说说?”
  韩琦等人不语。
  他们不管立场如何,也不会为武人擂鼓助威。
  赵曙知道这一点,所以看向了常建仁。
  此人说话很耿直,应该不会说谎。
  “陛下,臣以为是看重。”
  常建仁毕竟是读书人,很是分析的很有条理,“士为知己者死,官家看重将士们,将士们自然粉身相报。”
  赵曙点头,欢喜的道:“如此朕就期待着军中有更多的悍勇之将。你等可还有话说?”
  秦臻抬头,“陛下,此行水军缴获甚多……很值钱。”
  水军也学坏了啊!
  出征不说什么扬我大宋国威,反而是先谈钱。
  不过谈钱好啊!
  没见三司使韩绛身体前趋的模样吗?这人分明想走到秦臻的身边,好生问问。
  “值多少钱?”韩绛终于忍不住了。
  此刻他想起了沈安先斩后奏弄的战船,不禁心如刀绞。
  三司没多少钱啊!
  多一笔支出,老夫就要掉一些头发,再多来几次,老夫就秃了。
  “折算下来,两百余万贯……”
第1334章
著名航海先驱沈安
  大宋最缺什么?
  有人说大宋最缺土地。
  有人说大宋最缺人才……
  可大家都知道,大宋最缺的还是钱。
  不管是庆历新政还是现在的新政,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缺钱。
  没钱了啊!
  开销每年疯狂攀升,收入却缓慢增长。
  这个大宋病了。
  得的是不治之症。
  这个病的名字叫做:穷的要死病!
  据说病因是三冗!
  大宋君臣最关注的就是钱。
  沈安为啥被诸多宽容?
  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厮能挣钱。
  他不但能自家挣钱,还能带着别人挣钱,最后竟然带着一个国家挣钱。
  这样的臣子,帝王当然要宽容些。
  所以打断腿就打断腿吧。
  作为三司使来说,韩绛为了数千贯都能和人争执不休,十万贯的话,他敢和人斗殴……若是百万贯,他发誓自己敢喷官家一脸口水,不让包拯专美于前。
  所以听到两百余万贯后,他嗝儿一声,边上的欧阳修一把拉住他,“这是怎么了?站稳了站稳了。”
  韩绛觉得头晕。
  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
  “两百多万贯?”韩琦的眼中凶光四射,“若是有假,老夫亲手剥了你的皮!”
  曾公亮摸摸袖口里的瓷瓶,觉得牛肉炖萝卜的味道都赶不上现在的兴奋劲头,“哪来的那么多钱?”
  赵曙同样是激动不已,但旋即就狐疑的道:“交趾穷困,哪来的两百多万贯的财物?”
  他觉得水军上下都变了。
  这些将士都变得狡猾了,而且还学会了忽悠。
  “陛下,人。”
  秦臻正色道:“臣等此次击败多起敌军,俘获了不少俘虏……都是精壮的汉子……”
  呃!
  赵曙觉得自己怕是听岔了。
  “俘虏?两百多万贯?”
  “是啊!”秦臻扳着手指头开始数,“陛下,大宋修路造桥,疏通河渠……种种事都是厢军在做,可厢军如今人数越发的少了。”
  在废掉灾民收编为厢军的祖制之后,厢军的人数就一直在减少。
  而大宋的大型工程基本上都是厢军在做,人数减少自然会导致工程人手不足。
  于是招募民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民夫一个月两贯钱不多吧?”
  这个韩绛知道,“是不多。”
  “臣等此次抓了一万八千余俘虏,若是按照民夫来计算,一人每月两贯钱,一人一年二十四贯,一个俘虏就算只能做五年,那也是有一百二十贯。”
  “一人值一百二十贯,十人两千二百贯……一万人是一百二十万贯,加上八千人,九十六万贯,合计是两百一十六万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