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5/3147

  “陛下……”
  陈忠珩近前,喘息道:“沈安在西北一战灭了嵬名山兄弟,绥州……绥州重归大宋了!”
  赵曙站在那里没动。
  “官家……”
  陈忠珩看着他,以为他没听清,就再说了一遍:“沈安在西北一战灭了嵬名山兄弟,绥州重归大宋了。”。说着他把捷报递上。
  赵曙缓缓握紧双拳,然后接过捷报,突然说道:“地图,快去取来!”
  陈忠珩再度夹着屁股飞奔,这等时刻,他不会把活计交给别人。
  “官家,宰辅们求见。”
  来禀告的内侍都是喜气洋洋的。
  大宋收复失地了,这是帝国兴旺的征兆啊!
  但最终还是陈忠珩先到。
  两个内侍拉开地图,赵曙站在前方,陈忠珩殷勤的指点着。
  “官家,好像……好像在这?”
  “闪开!”
  赵曙不耐烦的喝道,陈忠珩赶紧闪到一边,干笑着。
  赵曙走过去,仔细看着,伸出手指在地图上滑动……
  “延川,青涧城……过去就是绥州……大宋的……对,大宋的绥州。”
  他手指滑动到右边,“这里是河东路的石州,如今绥州和石州连为一体……”
  他闭上眼睛,“河东路不但要挡着辽人,还得挡着西夏人,一直以来,那边的将士们睡觉都得睁只眼,枕戈待旦,如今一朝收复绥州,河东路那边会轻松许多……祖宗……祖宗一直想收复故土,可却艰难,以至于耿耿于怀,如今这个愿望在朕的手中实现了,祖宗在天有灵……”
  他睁开眼睛,骄傲的道:“当看看朕统御的大宋,这不是弱宋,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
  他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了。
  登基之后,因为他不是先帝的亲生子,外间的风言风语可不少。有人说他没有统御大宋的能力,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大宋还得要看宰辅们,还得要看那些君子们的……
  “这是朕统御的大宋!”
  “祖宗心心念念想收复的故土,在朕的手中归来了。”
  “谁敢质疑朕?”
  他缓缓回身,刚到的宰辅们齐齐躬身,“恭喜陛下。”
  赵曙微笑道:“诸卿可是知道了吗?”
  “是。”
  赵曙含笑抬头,“绥州收复了,这只是一个开始。”
  “是。”
  这是赵曙的政治表态。
  “以后大宋会源源不断的收复故土,一路打到兴庆府去,把河套变成大宋的养马地……”
  “是。”
  韩琦心中喜悦,说道:“西夏此刻定然沸反盈天,那梁氏会发怒吧,臣以为当尽快派了援兵去。”
  赵曙摇头,“沈安临行前,朕告诫了他,此刻大宋不能倾全力去攻伐西夏,否则辽人会趁机施压,到时两边联手,大宋会很麻烦……不是怕麻烦,而是大宋需要积蓄实力。那些工匠在打造更精良的兵器,宋辽边境上,有商人专门在走私战马……诸卿,这个大宋一日比一日强盛,正如朝阳,煌煌然令人振奋。”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绥州说道:“此处离兴庆府并不远,若是梁氏要动手,此刻去了援兵有何用?怕是早就打完了。”
  韩琦一想也是,然后就有些沮丧,心想老夫好歹琢磨了那么久的兵法,怎么还是不够好呢?
  罢了,回头晚上再睡晚一些,好生琢磨一下。
  发誓要成为名将的韩琦精神振奋,赵曙见了很是满意。
  “沈安在奏疏里说了,他判定梁氏会来,但他有信心击退梁氏。”
  韩琦点头,“他既然有信心,那臣无话可说,陛下,此事大喜,当庆贺。”
  看看宰辅们吧,人人喜气盈腮,就像是马上要做新郎般的。
  赵曙没注意自己也是如此,他欢喜的道:“宫中每人赏赐一身衣裳,一贯钱……”
  “多谢陛下!”
  在场的内侍宫女也兴奋不已。
  大宋的喜事,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喜事。
  国势蒸蒸日上,宫中的官家和圣人自然会频繁施恩。
  “传朕的旨意,赏京城孤老酒肉。”
  “是。”
  赵曙站在那里,淡淡的道:“朕要去给祖宗报捷……”
  官家这是欢喜的不行,要去和祖宗显摆了。
  宰辅们相对一视,都笑了起来。
  随着消息的蔓延,整座皇宫都在欢喜。
  渐渐的,汴梁也传遍了捷报,顿时引发了一阵狂欢。
  ……
第1367章
儒林郎,多美啊
  赵曙的经历颇为曲折,所以自从登基后,他就憋着一股劲,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好歹打打那些人的脸。
  有人可能会问:他都是帝王了,君临天下了,为啥还那么执拗呢?
  这个……
  因为精神病患者就是那么执拗啊!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这些心理疾病加起来,铸成了如今的大宋帝王赵曙。
  得了这些病,平日里看着和正常人一样,可在他的内心深处,那种执拗和焦虑却时常浮现,让他倍感煎熬。
  于是得了显摆的机会,赵曙觉得心情愉悦之极,若是不去,就会觉得自己比较蠢。
  这一去少说得半天,直至赵曙和祖宗们唠嗑完毕,显摆完毕,才会打道回府。
  陈忠珩对此心知肚明,就悄然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弄些吃的喝的……”
  那内侍心领神会的道:“先前听说今日会弄烤鸡,小的这就去弄两只来。”
  懂事啊!
  陈忠珩慈祥的摸摸他的头顶,“去吧。”
  内侍飞奔而去,陈忠珩赶紧跟上了走下台阶的赵曙。
  “陛下!”
  赵曙回头,包拯拱手道:“陛下,臣觉着……沈安此次立功不小啊!”
  韩琦看了包拯一眼,觉得老包果然变狡猾了。
  在这个时候提沈安的功劳,官家心情大好,说不得就会直接赏个大的。
  可赵曙却有些牙痛。
  这沈安才二十来岁,小年轻一个,再封赏的话,以后怕是封无可封啊!
  臣子一旦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那就危险了。
  到了那时,帝王哪怕再信任你,也只能把你闲置了,否则于公于私都没好结果。
  朕太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