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3147

  苏轼说道:“可三千多贯很多啊!屋里怕是放不下。”
  这个棒槌!
  沈安没好气的道:“如今汴梁周边用纸钞的那么多,行贿为何要用铜钱?三千多贯,好大一坨!若是某,定然要说行贿的那人是个蠢货!”
  “还有。”他盯着张启伟问道:“三千多贯钱能送到你的卧室门口,为何没有发现?”
  这人也是半个棒槌,让沈安觉得很累。
  张启伟泪水涟涟的道:“是啊!下官就是想不通,想着是谁在勾结外人,可随即他们就开始攻击下官,下官一时顾不得此事,就撂下了。”
  “做官呐!”
  沈安微微叹息,苏轼等人纷纷支棱起耳朵,准备听他说说为官之道。
  沈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觉得越发的饿了,他淡淡的道:“你要想和对手斗,那就得让自己变得奸猾些,知道唐仁吗?”
  “知道。”
  唐仁堪称是沈安麾下的一员猛将,这几年跑了好几个地方,在每个地方都能干出政绩来,算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
  沈安也很满意唐仁的表现,“唐仁看似谄媚,可那是表像。有一句话叫做什么……面带猪像,心中嘹亮,说的就是他这等人。看似不打眼,可内里的手段能让你发狂。而那些看着格外凶狠的,多半是虚有其表?为何?缺什么补什么。缺威严,就会装作威严的模样来找补。你们看看张启伟,是不是很威严?”
  众人仔细看去,果然如此。
  沈安叹道:“宁可一脸平凡的模样,也好过一脸的官样子!”
  张启伟低头,“下官受教了。”
  “孺子可教也!”
  沈安欣慰不已,张启伟却有些头痛。
  某四十多岁了啊!怎么就是孺子呢?
  沈安吩咐道:“去酒楼叫了酒菜来,吃一顿,然后睡觉。”
  祥符县广大群众就等着沈安审案,可这人一进县衙就不出来了,还叫了酒菜去享用,让人格外不解。
  第二天早上,沈安懒洋洋的起床,吃了早饭后,就召集了人。
  “上衙吧!”
  上衙并非是电视里演的那样,县太爷坐在上面,下面两排衙役!
  错!
  上衙就是上班,知县有自己的值房,没事就蹲在里面,你喜欢睡觉也好,喜欢写字也罢,没人管你。
  “召集人手!”
  沈安却要求祥符县的人全部在场。
  稍后除去两个小吏之外,人全部到齐了。
  “是谁里通外面的人,把三千多贯铜钱连夜弄到了县衙的后面。”
  县衙的后面就是知县的住所,基本上大宋都是这样。
  沈安的问题让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不说话?”沈安淡淡的道:“一个人就算力气不小,可你得担心脚步沉重吵醒了里面的人,所以一次最多带五十贯钱进来。”
  “三千多贯,五十贯分解一下就是六十次。一个人自然不成,那必然是有七八个人,或是更多。”
  沈安冷冷的看着这些人,“那个动静可不小,祥符县就在汴梁边上,近几年来越发的繁茂了,人口越来越多。这么大的动静,没有里应外合,他们进的来?当夜值守的那人呢?”
  他站在中间,左边的张启伟说道:“当夜那人拉肚子病了,私自去寻了郎中。”
  沈安举手,第一时间想到了赵顼。
  “一直拉?”
  “是,一直拉,拉了一夜。”
  沈安松了一口气。
  一直拉就说明下药那人的本事不算厉害,至少比赵顼差远了。
  赵顼现在用药的功力越发的深厚了,看看乔二吧,今日拉肚子,不,是早上拉肚子,下午就不拉了,但肚子里却在翻江倒海,难受的想哭。
  “那人可审过?”
  下面的官吏们都低声叹息。
  当然审过了,而且是许多次。这位也是个没路子的啊!
  “审过了,多番查证。”
  张启伟很憋屈。
  “这个案子下官四处查找线索,都五日了,却毫无头绪。”
  “那是因为你无能!”
  沈安皱眉道:“外面有多少人想看沈某的笑话?”
  张启伟苦笑道:“免役法是从祥符县开始的,那些人第一个恨您,第二个就是下官。估摸着祥符县目前至少有四五百人想弄死您。然后再弄死下官。”
  “你是有功之臣,怕什么?”
  沈安看着下面的官吏,负手走了下去。
  官吏们让开一条道,沈安走了进去。
  “有人说为官的诀窍就四个字,不做实事。”
  沈安踱步到了后面,又转了回来。
  “不做实事就不会犯错,可如何升官呢?奉迎上官,寻找靠山,这八个字就是他们的座右铭!”
  “这样的人如何?”
  沈安问道。
  无人回答。
  “这样的人,在士大夫里有多少?这样的人,会被称为大宋脊梁,大宋的栋梁,大宋的君子!”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那些所谓的君子,实则啥事都干不了。
  “那样的人,就是行尸走肉,就是废物垃圾!”
  沈安的态度很是不屑。
  有人抬头想辩驳,正好沈安的目光转过来,他急忙低下头去。
  沈安立功归来后,好像还没用过功劳啊!
  至于芋头的封赏,那并不能完全偿功,所以沈安正在琢磨谁可以下手。
  “不做事的人被奉为脊梁君子,被交口称赞。做事的人被人诬陷,被人排挤,这样的事好像都司空见惯了?是吧。”
  这些事儿真的太多了,大家也都麻木了。
  埋头做事的是蠢货,升官永远都没有会来事的人快。
  “可这等事某看不惯!”
  沈安的咆哮让那些人低下了头,但气氛却轻松了些。
  你看不惯又如何?
  “所有某要管!”
  沈安走到了前方,说道:“明日这个案子将会水落石出,那等人,打断腿也不为过。”
  来了来了!
  沈断腿来了!
  但案子怎么破?
  这案子他们早就四处查证过了,就是找不到一点线索。
  沈安往外走,众人跟在后面。
  他走到了大门外面一点,看着外面的人说道:“五日前的夜里,有人把三千余贯铜钱弄进了县衙里。三千多贯不少,动静不小。谁若是有线索,只管来县衙寻沈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