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3/3147

  他才回到自己的值房,就听闻张八年那边开始动手清理身边人。
  胡榭年不敢派人去跟踪张八年,那是大忌,被赵曙知道了能发配他的大忌讳。
  所以张八年知道自己的身边有人做了叛徒。
  “那人一次要了五百贯。只是一个消息罢了,太贪婪,死了活该!”
  稍后张八年那边有人犯错,被一阵责打,据说已经奄奄一息了。
  “那张五郎以为张八年能为他撑腰吗?”胡榭年冷笑道:“咱们多位勾当管事联手起来,张八年能有何作为?屁用没有!”
  他心情愉悦,只觉得阴沉沉的天空都分外的明媚。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一种心态,你心态阳光了,外面的世界自然都是光明。你的心态阴郁了,眼前的阳光都是阴暗。
  心一动,世界就变了。
  下衙后,他去了自己相熟的一家青楼,寻了老相好美滋滋的来了一下,然后浑身酥软的准备回家。
  夜晚的汴梁繁华的让人不敢相信。
  长街上全是人流,各种买卖在进行着,商家和顾客大声说话,连吵架都带着一丝快活的气息。
  这便是汴梁。
  大宋的京城。
  而某就是掌管着这个繁华世界的人之一。
  勾当皇城司,密谍的统领之一!
  站在青楼大门外,老鸨在身后说着不重复的奉承话,钱一文都不敢收。
  皇城司有一个职责,那就是监控汴梁。
  他胡榭年只要愿意,随时都能让这家青楼倒闭,老鸨被流放。
  至于原因,那太多了,比如说勾结外藩商人,或是买卖女子什么的,随便弄一个出来,就能让老鸨吃不了兜着走。
  去酒楼吃饭不要钱,去青楼睡女人不要钱……
  这样的日子某十辈子都过不够啊!
  胡榭年眯眼看着外面的灯火通明,惬意的笑了。
  “郎君!”
  一个随从急匆匆的过来。
  “刚来的消息,沈安家有一辆马车去了张五郎家。”
  胡榭年嗯了一声,眼神冰冷。
  “为何?”
  “说张五郎是个好汉子,为他沈某人说话,如今张五郎被人欺负,家里连隔夜粮都没了,他看不过眼,沈家又不差钱,就送些过去。”
  胡榭年呼吸一紧,“他想做什么?”
  随从抬头,神色惶然,“他放话说……要和您说说道理。”
  “……您明日只管来,兰香会一直等着您……哎,胡勾当,胡勾当……”
  众目睽睽之下,胡榭年看了街道左右一眼,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跑,冲进了青楼里。
  “胡勾当!”
  “哎呀!谁啊!”
  “有人闯进来了。”
  里面一阵混乱,旋即有消息传来,胡榭年从后门跑了。
  “刚才仿佛有厉鬼在后面追他似的,被吓得魂不附体。”
  一个伙计绘声绘色的给老鸨说着胡榭年刚才的狼狈。
  “该!”老鸨突然仰天大笑,然后畅快的道:“活该!他胡榭年作威作福多年,一朝被人吓坏了,大快人心啊!”
  “谁干的,去问问。”
  稍后有消息传来,沈家大张旗鼓的送了钱粮去一个密谍家中,胡榭年闻讯逃窜。
  “好一个沈郡公!”
  ……
第1447章
跪了
  张五郎今日心情激动,为此想喝点酒,洪氏死活不给,说是郎中说了,在他的伤好之前,必须滴酒不沾。
  吃了晚饭,张五郎觉得浑身有劲,却因为屁股上的伤没法操练一番,倍感遗憾。
  洪氏在清点沈家送来的钱粮,很是忧愁。
  “官人,郡公家的下人说这不是送礼,可不还礼不好吧。”
  普通百姓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你对我好,那我就得对你好,否则心中过意不去。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是民间最朴素的道德观,也是中原千年来社会秩序并未崩塌的基本支撑点之一。
  正是有了这些传承千年的道德要求,这个民族才能在不断的劫难中延续着自己的文明。
  随后两口子早早的就睡了。
  “官人,张都知说不许白拿了钱粮,那明日可能去领了俸禄来?”
  “能的。”张五郎说道:“张都知此次被压制,但沈郡公归来,他立下了大功,此番来了咱们家,胡榭年定然会缩手,所以明日你只管带着人去领为夫的钱粮,领来了记得给丈人送去。”
  “好!”
  这一阵子他们就是靠着洪氏娘家那边的接济才度过了难关,张五郎不是狼心狗肺之人,自然对丈人感激不尽。
  “官人,郡公家里送了那一车钱粮太多了,妾身有些怕。”
  这事儿算不算是受贿啊!
  洪氏真心的不知道。
  张五郎笑了起来,“郡公此次西北立下大功,正是要跋扈些才能让官家安心,好抵消些功劳,你放心就是了。”
  洪氏闻言心中大定,盘算了一下,然后问道:“官人,只听他们说郡公在西北打仗就和玩似的,可怎么打的?”
  在张八年来过张五郎家后,下午陆陆续续就有不少以前的同僚登门看望,说了不少西北大战的事。
  “说是郡公用兵如神,让人想都想不到,而且还收服了西贼的一个悍将,那悍将宁死都要做郡公的奴仆……”
  “那么厉害呀?”
  “对。”
  “噗噗噗!”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
  “这么晚了是谁?”
  张五郎眼神一冷,见洪氏穿衣准备出去,就说道:“你扶着某出去。”
  “官人,您的伤……”
  “可为夫的手却没伤,把刀拿来。”
  洪氏扶着拎刀的张五郎一起去了大门处。
  “谁?”
  洪氏轻声问道。
  外面有人低声道:“张五郎可在?”
  洪氏看着夫君。
  张五郎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