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8/3147

  他平日里弹劾谁,那叫做一个有理有条,让人叹服。
  可一旦弹劾的对象变成了新政,他就变了,专门批发帽子。
  这是立场问题。
  唐介当然知道这个,但他却不喜欢这种态度,“做事,有理有据,如此才是为臣之道。一味想着争执,老夫如何放心你?”
  他在看着吕诲,目光中带着殷切。
  这是吕端之孙,他希望吕诲能抛弃那些激进的态度和手段,如此自然会有个好结果。
  吕诲的嘴唇动了几下,抬头看着唐介,目光中自然多了倔强之意,“中丞,下官遍历史书,革新之事见过不少,可往往雷厉风行,疾风骤雨般的革新会有后患,不,是后患无穷!”
  唐介叹息一声。
  这便是反对新政一派中最多的一种看法。
  新政你要搞可以,但要缓和,要缓慢。
  可新政是在割士绅权贵们的肉啊!怎么缓和?
  这是赤果果的斗争,怎么缓和?
  唐介摇头,“如此,你自去吧。”
  这就拒绝了吕诲。
  吕诲看了他一眼,“中丞,大宋要稳定,如今地方每日都有书信进京,那些士绅们在叫苦,在痛骂不休,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新政必须要停下来,每一项必须要由朝中商议,大多同意之后方能施行。若是为此需要付出代价,那么……下官无惧!”
第1516章
朕为先生解战袍
  “知杂,此事是有人在中间弄鬼。”
  “说清楚。”
  “咱们的人在散播消息,有人在添油加醋……两拨人曾经遇到过,咱们的人被打晕了。”
  “可知道是谁?”
  “不知道!”
  “多半是大王!”
  “大王啊!奈何!”
  ……
  “离离原上草,早睡早起好。小娘子,起床啦。”
  凌晨,天色微暗,绿毛在外面的架子上嘀咕着。
  果果睁开眼睛,先是呆呆的适应了一下环境,然后揉揉眼睛,嘟囔道:“哥哥还是没回来。”
  虽然哥哥没回来,但每天锻炼身体是必须的。
  起床,洗漱,然后开始跑步。
  跑步跑习惯了,一日不跑就会觉着难受,浑身不自在。
  “姑姑……”
  芋头就像是小老鼠般的在厨房的边上招手,看着鬼鬼祟祟的。
  果果止步,“干什么?”
  芋头再招手,果果就走过去。
  “姑姑,我梦见爹爹了。”
  芋头仰头,在晨光中信誓旦旦的道:“爹爹带了好些人回来,好威风。”
  东方渐渐明亮,果果摸着芋头的头顶,很认真的道:“等秋叶落的时候,哥哥就回来了。”
  于是在这个盛夏里,芋头就天天问。
  “娘,秋叶多久落下来?”
  杨卓雪看着外面的阳光,楞一下,“还早呢!”
  ……
  “蔡州就在前面!”
  官道上,数百骑兵减速,为首的沈安下马。
  官道两边都是田地,一些农人正在叫骂。
  “这是怎么了?”
  沈安接过水囊喝了几口,然后递给李宝玖,自己走了过去。
  此刻麦子已经收割了,四野平坦,一眼看去并无异常。
  沈安往前走,不时有蝗虫被惊起。
  “见过贵人。”
  几个农人正在扑杀蝗虫,抓到后一把捏死,然后丢进随身带着的篓子里。
  “可是因为蝗虫烦恼?”
  “是。”一个农人说道:“今年多了些蝗虫,收成少了些。就怕明年遇到旱灾,那可就麻烦了。”
  天旱出蝗虫,这是和蝗虫的生活习性有关系。
  沈安俯身,伸手扑了一只蝗虫仔细看着。
  蝗虫的腿上有类似于锯齿般的东西,它奋力蹬腿,蹭得沈安的指尖有些疼痛。
  “要深耕!”
  沈安觉得问题不大,“记住了,深耕细耙,别给蝗虫的卵在下面。”
  农人们点头,可做不做谁也不知道。
  沈安有些怀念前世吃蝗虫的经历。
  把蝗虫翅膀去掉,然后把下半截肠肝肚肺去掉,油炸或是油煎,吃起来嘎嘣脆,牛肉味。
  好东西啊!
  后世想吃蝗虫你还得花钱买,现在却到处都是。
  略作歇息,沈安继续赶路。
  当看到汴梁城时,邙山军的乡兵们都急不可耐,想回家去看看。
  “都回去吧。”
  沈安也急着回家,特别是想到两个孩子时,真的恨不能插翅飞到家中。
  可一进汴梁城他就被拦住了。
  “郡公!官家有请!”
  一个小吏拦在了沈安的马前,一脸慷慨就义的模样。
  沈安震惊了,“你等如何得知某今日回京?”
  他这一路堪称是风驰电掣,谁都没告诉,这京城如何得知了消息?
  这一刻他阴谋论了,想到了种谔。
  马丹!种谔你敢阴我?
  小吏牵住了他的马缰,说道:“郡公,有人说你会提前回京,所以我等从半月前就每日在城门处守着。”
  原来和种谔无关啊!
  沈安丝毫不觉得愧疚的问道:“为何要拦着?某自然会进宫。”
  边上的李宝玖一脸的崇拜。
  先前沈安才说了要先回家,晚点再进宫复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