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3147

  ——三年前你家的生意逃税总计三千余贯,该补交了。
  ——去年你为人升官游说,收了五百贯,事成后又收了一幅字画!
  陈洛只是说了两项,马越就知道自己完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
  真的是笑话。
  “某觉着官家的许可也没什么。”
  当年仁宗皇帝想买下周边的屋宇来扩建皇城,可那些百姓不同意,他依旧没辙。
  所以官家说什么同意沈安购买田地,我不同意又怎么样?
  马越的眼中多了泪水,“可那沈安……”
  “马兄,到底是何事?”有人说道:“咱们抱作一团,这是你说的,有事你只管说话,咱们一起想办法。”
  马越摇头,“那沈安……”
  他霍然起身,飞快的冲了出去。
  听着急促下楼梯的脚步声,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这人是怎么了?
  稍后就传来了消息。
  “马越去了沈家求见,那腰据闻弯的都要伏地了。”
  “他出来了,满头大汗。”
  京城人都见证了马越的狼狈。
  随后那个田庄易手,据闻一亩地只卖了一贯钱。
  怒了!
  京城不少人义愤填膺,于是赵曙就承受了压力。
  “一贯钱一亩地?哪来这等好事?”
  赵曙被气笑了,“朕答应让他买地,可他竟然强买强卖!”
  这个是忌讳!
  “去问问。”
  陈忠珩亲自跑去问话,回来时一脸见鬼的模样,“陛下,那马越发誓是自愿卖的,他还低价卖了几个店铺给沈安。”
  随后的消息更是让人无语。
  “陛下,马越上了奏疏,说是请罪。”
  赵曙接过奏疏,只是看了看,就叹道:“马越行贿受贿,操纵官员升贬,还涉及逃税……”
  马越的自首让人震惊和不解,有好事者去开封府府衙询问,得了个结果。
  “那马越说若是不自首,怕是会被沈安一步步的磨死。”
  那沈安这般可怕?
  曹佾知道这事儿,他在和好友王冀一起喝酒,王冀提及此事,曹佾大笑,说沈安已经派人来了曹家通气,准备下一步挤压马家的生意,一步步的断了他的退路。
  “他说这是什么?温水煮青蛙。”
  王冀叹道:“做他的对手有苦头吃了。”
  而在城外的庄子上,乡兵们纵马在田间奔驰,手中拎着大棍子,抽打着那些豪奴。
  “狠狠的打!”黄春喊道:“这些豪奴都不是好人,打个半死再赶出去!”
  汴梁城中,那些准备弹劾沈安的人都烧了奏疏,而厚本金银铺里,夏氏兄弟正在苦笑。
  夏青头痛的道:“最近新来了些存钱的,咱们本该声势大振,可马越这么一倒,有几家竟然把钱取了出来,转存到了对面的大宋钱庄,咱们的势头又被压住了。”
  连赵曙都没想到,沈安动马越的起因是厚本金银铺最近的势头太猛。
  他们的势头猛,就代表支持他们的权贵豪绅越来越多。
  那么给他们一棍子,让他们清醒些怎么样?
  于是沈安就来了一棍子,只是可怜马越成了祭品。
第1526章
大姐饶命,颠覆火器
  “马越的运气不错。”
  曹佾的朋友不多,王冀算是一个。
  王冀是去打探了消息回来传八卦,“国舅,你不知道吧,那沈安早就准备好了马越的罪证,就等着把他逼入绝境。可那马越大概是察觉到了什么……你可知道他是如何去自首的?”
  曹佾摇头。此刻他在赏玩着一把宝刀,是曹彬当年的战利品。
  华夏有个很古怪的趋势,老子英雄,儿子守成,孙子纨绔。
  所谓富不出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曹彬当年战功赫赫,到了儿子这一代也算是不错,等到了曹佾时,就和纨绔差不离了。
  曹佾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纨绔,不过最近他经常告假,把万胜军丢给了折克行,自己回家来潇洒。
  王冀瞪着眼睛,“他叫人在家里挖了个坑道,直通大门外,随后在凌晨时分,他就从这个坑道出去,一路狂奔……”
  “他连妻儿都没说,他的娘子发现了,就出门去看,谁知道一脚就踩进了那个大坑里,当即就被吓哭了。”
  王冀想象了一下一个妇人突然跌落坑底的场景,不禁龇了一下牙。
  曹佾漫不经心的道:“这是被安北吓破胆了。”
  “谁说不是呢!”王冀看了那把宝刀一眼,有些艳羡,“他这是怕沈安怕到了骨子里,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前阵子不是有人说他立下了灭国大功,可却选择了蛰伏,这是野心勃勃。”曹佾放下宝刀,惬意的道:“这不安北就做了一次回应,那些人都哑口无言,痛快啊!”
  “原来是这样?”王冀笑道:“那些人若是弹劾他跋扈,就和前面的自相矛盾,估摸着如今正憋屈难受,哈哈哈哈!”
  “别人遇到此等事多半会选择沉默,可安北却不同,他不肯吃亏,谁的亏都不肯吃,那马越自己找死,怪谁?”
  “国舅,宫中有人来了。”
  任守忠一脸笑意的进来,“国舅,娘娘召见。”
  曹佾打个哆嗦,“某只是回家管管家事,马上就回去。”
  任守忠微笑道:“国舅,娘娘……召见。”
  娘娘召见你想躲,哪来这回事?
  曹佾强作镇定的起身问道:“可是有事?”
  任守忠笑道:“有人说清剿无忧洞时国舅也在,娘娘颇为欢喜。”
  这是好事!
  曹佾心情放松的跟着进了宫。
  秋高气爽的时节,曹太后一身布衣,负手在看着天色。
  周围都是高大的宫殿,恍如四面墙,堵住了看向外界的目光。
  这便是牢笼!
  “大姐。”
  曹佾最后悔的大抵就是大姐进宫,若是有来生,他发誓一定要阻拦此事。
  曹太后回身,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那夜你很好,只是外面有人说你把十余人犯打成了肉泥,还准备弄了人肉馒头……”
  曹佾瞪大了眼睛,“大姐,没有的事啊!”
  这特么是谁在污蔑某?某弄死他!
  “某就喜欢吃羊肉馒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