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2/3147

  “为何?”赵曙知道他下去的目的,所以很是从容的道:“你下去查到了什么,说说。”
  “臣在汴梁城中和城外查了许多地方,从商人到百姓都仔细询问了,臣发现,大宋目下是富者愈富,贫者欲贫。为何?因为税。”
  赵顼无需看什么笏板上的提示,胸有成竹的道:“臣在汴梁问过许多商人,他们都说生意难做,不少人说若非是没有别的路子,定然丢了生意。”
  “嗯?”韩琦觉着这个有些夸张了,“为何?大宋商税年年增加,这说明商贾们挣钱了。”
  “韩相有所不知,商贾们是挣钱了,可大多是维系生活罢了。”
  “那奢靡的是谁?”曾公亮最反感那等花钱如流水的人。
  “是豪商!”
  赵顼说道:“在大宋挣钱最多的就是他们,中下商人们却只是维持罢了。他们心甘情愿的缴纳过税和住税,可商路就如同是虎狼之路,一路上各种苛捐杂税让他们苦不堪言。陛下,臣这里有个表。”
  杂学最喜欢用表格和图形来说事,赵曙点头,赵顼就从袖口里摸出了一张表,说道:“臣在汴梁城中走访了二十七个商人,他们来自于各地,生意也各自不同。他们把自家做生意的各种税费都列了出来,臣算了一下,有一成五。”
  “一成五?”韩琦伸手,“臣冒昧。”
  赵顼把表格递了过去,韩琦接过来,几个宰辅都聚在一起看。
  表格很清晰,左边是商人的货物总价值,上面是缴纳的税费,一目了然的在最后平均了一下。
  “一成五,这般高吗?”赵曙被震住了。
  “这只是汴梁,若是其它地方的商人,交的还多一些。”
  赵顼看着他们,想起了他们高坐朝堂之上,一拍脑袋就想出了各种主意,不禁摇头。
  这样不行啊!
  “胆大妄为!”赵曙最后才看到了这份表格,他也怒了。
  “地方搜刮了苛捐杂税,一是要政绩好升官,二是私下鲸吞了,于是这些抱怨都归于朝中,归于陛下,好处却被那些官吏给吞了。”
  赵顼继续说道:“臣下去到处看了看,以为商税不可增,反而该把那些苛捐杂税都给废除掉,谁再敢在地方设卡收钱,一律拿下。”
  他杀气腾腾的道:“非常时刻,要用非常手段,臣建议一律发配。”
  赵曙捂额道:“果然是贪婪!”
  韩琦问道:“那些豪商呢?”
  “豪商?”赵顼想起了那些豪商的豪奢,不禁就动了些心思,大抵是腹黑的那种,“每一个豪商的背后几乎都有人,不是权贵就是官员,他们的货物在各地运送,地方上的官吏哪里敢拦截他们?甚至还有……”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伤感的道:“陛下,中下等商人老老实实地交税却依旧被苛捐杂税压榨,可那些豪商却往往能偷逃商税。所以他们的生意天然就能挣钱,为何?少缴税!”
  赵曙难得看到儿子伤感的时候,心中不禁就怒了。
  他更愤怒的是豪商们的贪婪,以及官商勾结。
  “查!张八年呢?”
  官家发怒了,赵顼低眉顺眼的站在那里,心中却在大笑。
  奢靡吧,得意吧,这下让你们全数吐出来!
第1544章
清廉如水,重罚
  皇城司出动了。
  一时间京城豪商人人自危。
  “沈龙图救命啊!”
  皇城司第一天就带走了十余个豪商,偷税漏税证据确凿。
  那些还没被查出来的慌了。
  “不见!”
  沈家大门紧闭,沈安据说是要辟谷三日。
  “他若是要辟谷,为父就把这大鼎给吃了。”
  越发干瘦的赵允良跌坐在蒲团上,手中的拂尘甩动,很是不屑。边上有个青铜大鼎,里面堆满了香灰,此刻上面插着三炷香在燃烧着。若是被沈安看到了,定然会大呼国宝,然后派出闻小种来盗了去。
  赵宗绛木然道:“爹爹,今日天气甚好……”
  “那就去走走。”
  赵允良舔舔嘴唇,“让他们弄些干粮,就粥吧。”
  赵宗绛绝望的点头,心想粥可不是干粮啊!但能多喝一顿粥也不错,于是他就去吩咐了厨房。
  “郎君,有人求上门来了。”
  两个商人上门来了,却是和郡王府有交情的。
  赵宗绛弄清楚了他们的来意后,就回去禀告。
  “爹爹,他们偷税了。说是能免除发配和牢狱之灾的话,他们愿意给……”
  他伸出一根手指头,赵允良问道:“一千贯?”
  赵允良摇头,他一心想给子孙积攒家业,可一千贯也太少了吧?
  这是打发乞丐呢!
  随后赵宗绛让人去交涉。
  “说是最多给五千贯。”
  “好,仲矿的学费到手。”赵允良笑吟吟的很是满意。
  赵宗绛说道:“此事要找谁?”
  “找沈安,为父这里有幅好字画。”
  “爹爹高明。”
  于是赵宗绛就去了榆林巷。
  榆林巷里,沈安和韩绛在交谈。
  “此次是想要钱还是要命?”沈安问的很直接。
  韩绛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是要钱。那些豪商把控的生意关系民生,若是全数没收了,怕是会动荡不休。”
  他看了沈安一眼,说道:“豪商们若是来寻你……若是能拿到二十万贯,老夫家中的字画给果果三幅,回头官家那里老夫为你请功。”
  三幅字画!
  沈安的眼睛一亮,想到事后还有请功,这个划算。
  他淡淡的道:“若是超过了二十万贯呢?”
  大宋的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豪商们却恨不能用金箔来擦屁股,这就是自己寻触霉头。
  “郎君,华原郡王府来人了。”
  那话儿来了啊!
  沈安微微一笑,“韩相避一避?”
  韩绛起身道:“弄个屏风,老夫想听听你的手段。”
  这个旁听费呢?
  沈安真想要一笔旁听费,可韩绛据闻没什么钱,家里还管得严,出门喝个小酒都扣扣索索的。
  稍后赵宗绛来了。
  “见过沈龙图。”
  “哈哈哈,见过小郡王。”
  两人寒暄了几句,赵宗绛微笑道:“家里有两个亲戚做生意,这不就有些小麻烦……呵呵呵!”,他呵呵笑了几下,见沈安木然,就暗骂了一声老狐狸,然后开出了条件,“听闻令妹喜爱书画,正好郡王府有幅好字画……”
  啊啊啊啊……
  沈安瞬间就想把屏风给掀翻了,然后把韩绛赶出去。
  那么好的行贿机会,竟然有人在边上见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