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4/3147

  “我等辞官!”
  这个势头不对啊!
  韩琦干咳一声,“此事老夫保证……”
  这些官吏舍不得丢官,这才不甘不愿的去西北,可现在情绪却都起来了,一下失去了理智。
  不压下去,说不得晚些宰辅们都会挨骂。
  “没有谁能保证!”
  大家都是玩官场的,谁不知道那些弯弯绕啊!
  什么保证,等一年半载之后,谁还会记得西北有那么一群人在为了大宋而奋斗啊?
  没有人!
  “哎!曾相可在?”
  一个小吏急匆匆的跑来。
  曾公亮正在懊恼,闻言骂道:“喊什么?”
  小吏举起手中的一叠纸,欢喜的道:“曾相,那些人都说要去西北!”
  曾公亮一怔,“谁?”
  “就是三司出来的那批官吏,他们自愿去西北为官。”
  “拿来!”
  曾公亮要过了名册,看了一眼签名,顿时就欢喜的道:“竟然这般忠心耿耿吗?”
  那些正在慷慨激昂的官吏们愕然,心想咱们这边正说不想去西北,那些最近闹腾的三司官吏却主动请缨。
  这是什么意思?
  “沈龙图一番话说的那些官吏惭愧不已,如今人人奋勇争先,都说要为官家和大宋效命。”
  小吏全程观看了沈安的一番言行,佩服的五体投地。
  曾公亮拿着名册挥舞了一下,“这就是忠心!”
  对面的那群官吏却坐蜡了。
  “去不去?”曾公亮这几日被他们弄的焦头烂额,此刻扬眉吐气之下,不禁觉得胸怀大畅,“不去也行,各自回去吧。”
  回去就等着被穿小鞋吧。
  “去!下官去!”
  “某也去!”
  “谁说某不去?某包袱都打好了。”
  “……”
  人有从众心理,大部分人会选择跟随大流行事,所以那边形势一逆转,这边也跟着转向了。
  这便是势如破竹!
  稍后宰辅们进了政事堂,准备听听那个小吏的解说,赵曙就叫人来召见。
  “你也去。”
  那个小吏哪里想到自己竟然有进宫面圣的机会,激动的语无伦次。
  “小人……小人怕是不能吧。”
  “那就滚!”韩琦此刻喜气洋洋的,骂人都骂的这般亲切。
  稍后见到了赵曙,赵曙也是喜气洋洋的。
  “这是怎么弄的?谁来告诉朕?”
  小吏激动的站出来,“见过陛下,臣当时就在那里,沈龙图一番话就让那些官吏幡然醒悟,哭喊着要为陛下和大宋效命。”
  “说说。”赵曙觉得浑身舒坦,恨不能唐仁就在身边,好生听听他的马屁。
  “沈龙图先是说了些闲话,突然就说到了人一辈子的……”
  小吏说了沈安对理想的看法,说了他的比喻,接着吟诵了那首诗,不过他记得不全。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几句小吏记得最清楚。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赵曙有些欢喜,却是因为想到了自己和妻子青梅竹马的这些年。
  “让人怀念当年的一首诗。”韩琦当年也是小鲜肉一枚,而且还是才貌双全,可如今却成了油腻老腊肉,很是怀念当年的意气风发。
  “那孽畜又作诗了,可惜却缠绵了些。”
  小吏继续说道:“后来沈龙图又列举了匡衡和王羲之……”
  一番话说的君臣频频点头。
  什么是正能量?这就是正能量。
  “他还说了王韶的事迹……”
  王韶堪称是逆袭的代表性人物,最是励志。
  “那些人脸都涨红了,沈龙图就带着他们喊话。”
  “喊什么?”包拯的眼皮子跳了一下,想起了当年沈安刚到汴梁时的那些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学了做锅贴,每日一贯五。
  ——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
  小吏一脸兴奋的道:“不怕万人阻拦,只怕自己畏难!”
  他竟然喊了出来。
  陈忠珩见边上有个内侍呼吸急促,显然是被小吏刚才的那些话给激励了。
  “时不我待,业不我待,民不我待!”
  小吏一路喊了起来,最后竟然振臂高呼。
  殿内回荡着他的喊声,赵曙笑道:“朕竟然心动了,一瞬间觉着自己荒废了岁月。”
  “臣也是如此。”韩琦惆怅的道:“臣想到了年轻时,若是再回到当年,臣会加倍努力,什么诗会宴请,那有何益?”
  人到了他这个年龄,才知道万般奉迎都是假,只是过眼烟云而已,不值得留恋。
  “此事开了个好头。”赵曙脸色红润,看着很是欢喜,“第一批就顺遂的去了西北,以后再清理出些官吏来,去不去?不去就领钱回家。吏治一清,大宋想不昌盛都难,朕心中欢喜啊!”
  “是,臣等也心生欢喜。”曾公亮最近就在负责这些事,满头包,所以此刻如释重负,“沈安一番话打动了那些官吏,让臣惭愧。”
  包拯叹息一声,刚想说话,外面有人来了。
  “陛下,沈安有奏疏进上。”
  “拿来。”赵曙含笑点头。
  稍后他接过奏疏,打开看了一眼。
  “沈安说……吏治当以公平、信用为要。绝对的公平做不到,但要尽力。譬如这批去西北的官吏,朝中要时刻记得,有人立功就要夸赞,要嘉奖,要封赏,要升官,一句话,不能让人吃亏流泪再流血,否则朝中的信用迟早会荡然无存,人心浮动,只想着好处……”
  赵曙抬头,“诸卿以为如何?”
  “大善!”韩琦赞道:“正该如此!”
  “那话说的极好,不能让人吃亏流泪再流血。”曾公亮说道:“此话当放出去,让那些官吏听听,好歹有些羞耻心的也该努力做事了。”
  赵曙点头,起身道:“这是吏治开头第一战,此战大胜,朕心中欢喜。”
  韩琦说道:“这也是新政之战,此战大胜,臣为陛下贺!”
  赵曙看着他,含笑道:“吏治关乎天下兴衰,你该为大宋贺!”
  群臣躬身,“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宋贺!”
  赵曙张开双手,只觉得无数光明投入怀中,不禁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