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9/3147

  “这你就是不懂了。”赵曙淡淡的道:“平日里他不会下手,因为那会导致朝中大乱,可若是朕都被压制住了,依照朕对沈安的了解,他会下狠手,到了那时,朕就在宫中看着那些人得意,然后……”
  他的眼中多了些兴奋之色,让陈忠珩有些不解。
  这个官家怎地像是希望那些人照着这个想法来呢?
  若是那样,朝堂可就真的是乱套了。
  那时侯君臣彻底撕破了脸,帝王和大部分士大夫成为了对头,天下将会处处烽烟……
  不过官家手握兵权,大不了就耗费些时日,把大宋重整一遍。
  很有趣啊!
  陈忠珩觉得这样的局面真的够刺激。
  到时候大军横扫天下,重新来一次开国时的厮杀……
  可那样的大宋,辽人定然会趁机入侵,加上各处叛乱,西北的叛贼们也会乘势而起……
  所以官家才会一直在忍耐吧。
  陈忠珩觉得自己理解了官家的苦心,不禁有些抑郁。
  某的晏月啊!你怎地去了西北还不回来……
  “官家,沈安来了。”
  沈安进来了,那步伐矫健,让赵曙不禁好奇的问道:“百官大多步履沉重,你为何这般轻松?”
  “臣每日早上起来都要跑步。”
  这个习惯让沈安受益匪浅,只是自从有了孩子后,他就懒惰了。每每需要果果和儿子来叫醒自己。
  赵曙暗自嘀咕着,决定明早跟着高滔滔也操练一番那个所谓的广播体操。
  “我叫你来,不只是为了船厂的弊端,天下官营的工坊无数,想来弊端也大同小异,文彦博说你没办法?”
  嘿嘿!
  沈安笑了笑,让赵曙想到了这货以往坑人的战果。
  “说吧。”
  “其实吧,此事说来也不麻烦,臣只是想了想就找到了法子。”
  沈安毫不客气的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赵曙身体微微前倾,准备听听他的高见。
  “人性本私,高越那边的工匠为何能勤勉?一是有高越在盯着,二是一艘船需要打造多少时日,高越一清二楚,逾期他定然要发火,其三,若是打造的海船不好,以后自然就没了生意,所以工匠们只能努力干活。”
  “嗯,这个有道理。”赵曙问道:“那可否让水军的船厂也照着做?”
  “不可!”沈安摇头,“那不同,水军的船厂若是如此,其一官员要尽职尽责,可您知道的,官员……船厂的好坏和他们没关系,他们怎么可能长期尽职尽责?所以仅此一条就无法维系。”
  “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
  “臣的意思……”沈安说道:“臣就两个法子,其一分解任务,其二目标考核……这两个双管齐下,再加上不时派遣御史下去巡查,水军将士也会反馈战船的优劣,那船厂若是还不能好转,臣此后都没脸去经商了。”
  这么自信?
  赵曙不禁多了些欢喜。
  若是能解决了此事,对大宋自然好处多多。各处工坊能提高效率,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何为分解任务?何为目标考核?”
第1637章
我哥哥从不坑人
  沈安前世在厂子里干过多年,从一个懵懂青年到老油条,把最好的一段时光丢在了那里,对其中的许多事儿堪称是门清。
  厂里的弊端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大锅饭问题。
  沈安觉得大宋就是一家大型企业,赵曙是董事长,韩琦就是总经理,再往下曾公亮等人是副总……
  沈安觉得自己就是某个车间的车间主任,上面一堆领导整天在瞎比比,不懂装懂。
  “所谓分解,就是把船厂内的事务分解开来,比如说看大门的,他的职责是什么?看守大门,验证每一个进出者的身份,按照船厂的规矩拦截违规进入者,拦截提早回家的工匠……这就是他的任务分解。
  还有工匠,一艘船上有许多工序,哪个负责哪里……一艘船就这么分解开来。”
  “把事情分解细致了?”赵曙觉得这个很有趣,但是也很麻烦,“会不会太繁琐了些?”
  哎!
  沈安觉得赵曙真的保守了些,“官家您想想军中。军中分为步卒、骑兵……再细分下去就是斥候、弩手、刀盾兵、长枪手……”
  赵曙举起手,皱眉沉思着。
  “军中是因为厮杀,所以需要斥候去打探消息。而船厂……”
  他想了想,“船厂需要什么?”
  “更快更好的打造出战船。”
  沈安觉得这两个并不矛盾,“您想想,把一艘船的建造过程分解开来,根据最快、最省事的法子来分解,臣不懂造船,就举个例子。譬如说安装木板,那么可否分解为运送木板,把木板吊上去,搬运到位,这些由几个人去做。而安装船板是个细致的活计,又是哪些人来做……”
  “细分……细分……”
  赵曙低头,“宫中的内侍和宫女……”
  着啊!
  沈安叹息一声,看了陈忠珩一眼,那种独孤求败的气息让陈忠珩想找他PK。
  某只是一番话就让官家明白了分工的重要性,大锅饭要不得,这份功力果然了得啊!
  陈忠珩冲着他冷笑了一下,觉得这厮真的是太嘚瑟了,下次怂恿官家收拾他一下,好歹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有人负责灯火,有人负责洒扫,有人负责搬运……这就是分解,把宫中的事务分解细致了,根据事务的大小轻重安排合适的人手……任命合适的官吏。”
  沈安不禁讶然。
  官家竟然一下就悟透了这些道理?
  “小到一家,大到一国都有无数事务要做。让武人去厮杀,让文官来治理国家,让百姓去耕地,去经商……让儒者去教书,让女子去做针线……”
  赵曙抬头,有一种喜悦之情感染着大家。
  “是了,朕是帝王,统御大宋。一国之大,事务纷杂,千年来无数帝王把一国之事务分解开来,一一安排官吏去做,这便是分解……而你所谓的目标考核,可是考功?”
  啧!
  刚得意了没多久的沈安就觉得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
  “是。”
  赵曙点头,“让你去安装船板,一年安装多少,可你却没做完,这便是懈怠懒惰,或是没有这份本事,如此当责罚,或是换人。”
  沈安无言以对。
  赵曙见他一脸的憋闷,不禁就笑了起来。
  稍后出去,陈忠珩专门相送。
  “你这个……官家好像比你聪明。”
  陈忠珩负手缓步而行,一脸高人形象。
  “是啊!”
  沈安很平静。
  “要谦虚,少得罪人。”
  陈忠珩被沈安坑的次数太多了,此刻得了报复的机会哪里会放过。
  而在宫中,赵曙召集了宰辅们,把自己先前的感悟说了一遍。
  “……这道理一通百通,诸卿可仔细思量,各处都要管好,都要做好分解……有的事太多,有的事太少,这样的要尽量避免。”
  “陛下英明。”
  正所谓一通百通,赵曙随即安排人对各家官营工坊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分工做好,并实行类似于考功的准备。
  文彦博得了具体消息,忍不住下衙后喝了几杯,大呼痛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