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1/3147

  “小人失礼了。”
  沈安淡淡的道:“说吧。”
  蒲顺偷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狡黠之色,“外敌如今在大食渐渐被消磨,大食稳住了局势,正在展开反击……而这需要大宋的支持。”
  “需要大宋什么支持?”沈安看着像是在思索。
  蒲顺越发的恭谨了,“听闻大宋有犀利的火器,大食希望能得到火器,如此……”
  “你等愿意付出什么代价?”沈安微笑道:“大食人经商的本事很厉害,那么……为了国家,你们愿意支付什么代价?”
  大食商人在世界各地奔走,堪称是这个时代的海上马车夫。
  蒲顺低眉顺眼的道:“大食可以提供最新式战船的打造方法。”
  说完他又偷瞥了沈安一眼,见他还在沉思,眼中就多了喜色。
  王天德觉得这人不对,感觉不真诚。
  生意人有一种本能,他们能在见到一个人之后,通过有限的言行交流,判断出对方的大致秉性来。
  蒲顺看着很是温顺,可王天德却觉着这个温顺太假。
  他想提醒一下沈安。
  可沈安在沉思。
  “咳咳!”
  他干咳了两声。
  沈安回神,问道:“拜占庭可出来了?”
  他当然不可能知道具体情况,但大名鼎鼎的拜占庭还是有所了解。
  他抬头,就看到了一张惨白的脸蛋。
  “沈龙图……”
  蒲顺的腿在打颤。
  呵呵!
  这个棒槌!
  沈安想笑,却忍住了。
  他眯眼,淡淡的道:“来大宋行骗可有趣?”
  他这个依旧是试探。
  大食帝国眼下如何,他只知道被外敌入侵,好像丢掉了半壁江山。
  王天德不知道他是在诈,就狞笑道:“竟然来大宋行骗?你怕是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吧?这里就算是弄死几个外藩使者,只要安北丢一些功劳,那就是白死!来人!”
  外面冲进来两个膘肥体壮的伙计,其中一个还袒胸露乳,露出了中间沟里的一撮胸毛,让沈安不禁有些怀疑王天德的取向。
  难道老王喜欢这种自带胸毛的?
  “员外!”
  一个伙计喊了员外,另一个伙计却高喊道:“请沈龙图吩咐!”
  这个小伙有前途啊!
  看到另一个伙计肠子悔青的模样,沈安淡淡的道:“要和气!”
  若是参加过先前小朝会的人见到沈安此刻的模样,定然会告诉蒲顺,有多远逃多远。
  蒲顺的额头上全是汗珠,他颤声道:“沈龙图,小人……小人……”
  沈安无语望天,“大食人再蠢,也不会派一个手足无措的人来做使者,哪怕只是暗中来出使,也不至于……你这个……丢尽了大食人的脸面,文彦博若是知道自己被你骗了,你此生休想走出汴梁半步,不,你此生只能在汴梁城外的乱坟岗变成骸骨……”
  “沈龙图,小人真是使者啊!这里有文书!”
  蒲顺伸手在怀里掏啊掏,刚才觉得自己失分的王天德直接扑了上去。
  噗!
  王天德这一下就像是老鹰抓小鸡,一下就把蒲顺压倒在地。
  沈安见蒲顺后脑勺重重的敲在地上,不禁眯了一下眼睛。
  “晕倒了。”
  王天德这一下扑的太狠,蒲顺直接不堪承受,嗝儿一声就晕了过去。
  “某看看。”王天德在他的怀里摸索了一下,真的摸出了一张羊皮卷。
  卧槽!
  沈安看着那上面的陌生文字,“老王,你杀了大食使者。”
  “安北,你莫吓我?”王天德爬起来,又俯身下去,伸手试试蒲顺的鼻息,“没事,好着呢!”
  他把羊皮卷递给了沈安,一脸崇敬的道:“安北,你学究天人,这大食文字定然是懂的吧?”
  “是啊!”沈安看了一眼,很是无奈的道;“某认识它们,它们却不认识某。”
  王天德听他说的有趣,不禁捧腹。
  “找人来。”
  沈安看着羊皮卷上的印鉴,冷笑道:“既然是使者,为何不现身?偏生说自己有大食的机密禀告,可见此中有鬼。”
  “安北你眼神好,定然是如此。”王天德叹道:“记得上次去青楼,那女妓说自己没来月信,可偏生不许点灯……这便是有诈!”
  这个老不修!
  稍后有郎中来了,沈安问道:“某刚把他摔傻了,你可有办法?”
  郎中比较年轻,左边脸上有个巴掌印,他嘟囔道:“都让你说了,某还说什么?”
  咦!
  还是个脾气不好的!
  沈安笑道:“如此你出手就是了。”
  郎中诊脉,然后粗鲁的把蒲顺的脑袋抬起来,摸了摸后脑勺,“就一个大包,死不了。”
  这是病人啊!
  沈安见他拿出针灸盒,那银针竟然不消毒,就这么扎进了蒲顺的脑袋上。
  这样的操作在后世绝对会引发轰动,可那郎中却面色如常,王天德更是一脸欣赏之色,大有和这个年轻郎中拜把子的意思。
  这个要出人命啊!
  沈安鸡皮疙瘩一身。
第1645章
一蹶不振的大食
  中医传承的时日太长久了,无数年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大伙儿都是靠中医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沙场征战,中医就是这个时代的保护神。
  华夏文明延续千年,不只是那些先贤的思想在闪光,中医功不可没。
  沈安一家子就是受益者。
  沈家不管大病小病,都是中医诊治。当年包拯倒下了,沈安悬赏弄出了救心丸,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但有些郎中的手段沈安就看不上。
  比如说这位年轻的郎中,看他针灸的手段就知道是个老司机,可你就不能先消毒再下针吗?
  给银针消毒,这是沈安早就提出来的一个观点,经过御医们的推广后,渐渐深入人心,让沈安颇为欣慰。
  特别是酒精的推出,更是让消毒事业蒸蒸日上,不管是伤口还是器械,酒精就是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哎……”
  蒲顺叹息一声,茫然睁开眼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