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5/3147

  “傻卵!”
  擦尼玛!
  谁?
  沈安怒了,四处张望。
  他循声过去,在屋檐下看到了绿毛。
  “傻卵!”
第1672章
您是明君
  赵曙的心情不错,按照高滔滔的说法就是他花了六十万贯,换来了大宋的上下一心,虽然这个上下一心很短暂,依旧让他欣慰不已。
  今日弹劾新政的奏疏又重新出现了。
  赵曙觉着这就是一场厮杀,经过短暂的休战后,敌军重新发动了攻势。
  “我能挡住。”
  回到后宫,他显得有些兴奋。
  高滔滔一边给他茶水,一边嘀咕道:“那些人怎么又来了呢?”
  “来就来吧。”
  赵曙惬意的道:“等各地的学堂新建完毕,我想去看看。这天下舆论在于引导,我该去看看下面的学生们想的是什么,要让他们知道,大宋不能原地不动,否则就是等死……”
  高滔滔见今日天气不错,就心中一动,“官人……”
  这声音娇媚,赵曙下意识的颤抖了一下,然后笑道:“何事?”
  高滔滔笑道:“要不……宝安她们在宫中憋了许久,要不您带着咱们一家子出去转转?”
  这是一个很平民化的要求,针对的是一家之主。
  赵曙心动了,就看了陈忠珩一眼。
  帝王想携家带口的出去溜达,这事儿不妥当。而且政事怎么办?这些需要一个借口。
  陈忠珩对此心知肚明,他一脸正色的道:“官家,昨日韩相和曾相上衙时出了皇城去喝酒。”
  宰辅们都在偷懒,官家,咱们也出宫去转转吧。
  赵曙看了妻子一眼,见她一脸的期盼,不禁回想起了多年前,就笑道:“好,让大郎带头,我们不管。”
  儿子大了,做父亲的自然可以偷偷懒。
  赵顼得了消息也很是开心,兴致勃勃的叫人准备马车,随后就是水和食物……
  他刚想安排侍卫时,就看到了张八年那张骷髅脸。
  一家子出了皇城,然后顺着御街开始游荡。
  这个时节的御街很是热闹,而且商队也多了不少。
  “官家,最近西北的商队往来很多。”
  陈忠珩对此门清,赵曙问道:“那个晏月没去西北了?”
  “没去了,行商艰苦,她如今也该歇歇了。”
  陈忠珩小心翼翼的看了赵曙一眼,见他神色惬意,这才放下心来。
  一路游逛,高滔滔带着几个女儿最是欢喜,一会儿进这家店看看,一会儿进那家店寻摸一番。
  妻女欢喜,赵曙就欢喜。
  他带着几个儿子在看着那些人来人往。
  “为父今日教你等如何看人。”这是父亲的必授课,连赵顼都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听。
  赵曙指了一下左前方,“看着那个大汉,眼神不对劲,可看到了?”
  “看着人不动,可眼神却往两边瞟,这一看就是偷东西的,注意……他盯住人了,那人怎么有些眼熟?”
  赵顼跟着看过去,就见那泼皮跟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后,竟然伸手去弄他的腰间配饰。
  “是赵仲矿!”
  赵顼认出了这个年轻人。
  赵曙点点头,张八年一挥手,有人就跟了过去。
  稍后那人回来了,手中拿着一块玉佩。
  “那人被小人打断了腿,交给了军巡铺的人。”
  赵曙满意的点点头,问道:“赵仲矿去了哪里?”
  那人说道:“那巷子里有家学堂,他进了里面。”
  “去看看。”赵曙微笑着,但赵顼知道,自家老爹是猜疑心发作了。
  宗室子在小巷子里教书,这里面有没有猫腻?
  或是准备密谋什么大事。
  等高滔滔带着女儿们出来后,赵曙就笑着说去里面看看。
  “爹爹,这个可好?”
  宝安最是娇憨,拿着刚买的首饰问。
  “好,好看。”赵曙对这个女儿总是多一些温柔,边上的赵顼哥几个见了不禁有些艳羡。
  一路进了小巷子,不用去寻摸,顺着读书声就过去。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少年人的声音很有辨识度,特别是中间夹杂着几个变声期的声音,提着很是可乐。
  高滔滔偏头,“官家,是中庸。”
  赵曙点头,说道:“听听。”
  一家子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解释。
  “人人都说要做君子,何为君子?君子就要心怀家国,比如说大宋,在前些年,大宋国势下滑,周边虎狼盯着,国内也处处烽烟……”
  外面的陈忠珩不满的道:“哪里是处处烽烟,只是些农夫聚集起来闹事罢了,都想被编入厢军呢!”
  “住口!”
  赵曙看了他一眼,对高滔滔说道:“听听赵仲矿后面怎么说。”
  “在刚才某说的中庸里,先贤说要坚持,那么在大宋国势颓废时该如何坚持?”
  教室里坐着数十名学生,赵仲矿站在上面讲课。
  “在那等时候,先帝就察觉到了危机,于是他召集了范文正等人开始变法,后续却失败了……当今官家登基,义无反顾的再度行新政,这便是坚持。”
  有学生举手问道:“先生,庆历年间的新政为何失败了?”
  “因为……”赵仲矿想了想,“因为这个大宋的颓废能让许多人得到好处,所以他们就会反对……”
  “先生,可支持的人呢?”
  这些学生对此知道不多,联想到如今大宋的国势,不禁心生好奇。
  “支持的人少,而且反对的人……这里某要告诉你等,新政好不好?好,从每个字里,你们都能看到官家对大宋强盛的期冀。可这会让一些人不满。
  新政就是从这些人的身上割肉来补贴百姓,可他们却不愿意,他们人多势众,于是新政就失败了。”
  外面的高滔滔压低声音道:“这话……被人听到他怕是会被打个半死。”
  若是那些反对新政的人听到这等论点,真会冲进去上演一出全武行。
  赵曙点头。
  “先生,那为何百姓不支持新政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百姓没机会读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