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9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0/3147

  赵顼不喜欢这种姿态,所以稍后就让人散了。
  文彦博和司马光走在一起,低声说着此事。
  “许多时候,只需说一句就够了,等事情出来,那就是先见之明。”
  这等手段堪称是为官的要诀,司马光以前就是爱较劲,见到不满意的事儿非得要争论一番才肯罢休。
  “多谢。”文彦博不会平白无故的指导人,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觉得司马光是自己的接班人。
  两人相对微笑,莫逆于心。
  文彦博说道:“说是说,可还得关切河堤之事,否则一旦河北路成了泽国,就算是北伐获胜,也无法压住此事,就像是阴云……”
  司马光点头,看着有些木然。
  “万岁!”
  两人刚走到枢密院这一段,就听到了欢呼声。
  “什么?”
  文彦博侧耳倾听。
  “万岁!”
  更大的欢呼声传来。
  前方守门的军士已经忘记了军律,冲出去查看。
  可这里是皇城的南面,呼喊声来自于相反的方向。
  “万岁!”
  欢呼声不断传来。
  宫中被惊动了。
  曹太后扯断了一根线,起身问道:“是哪里?去问问。”
  任守忠的屁股被打肿了,此刻在躺着,但多的是人愿意去跑腿。
  声音近了些,但随即就往右边去了。
  欢呼声一直不断。
  “大捷!”
  终于传来了具体的消息。
  有看守皇城的军士看到了露布。
  “去告诉大王,是露布报捷!”
  可已经无需他们去禀告了。
  “大捷!北伐大捷!”
  赵顼正在想着是否弄糕点吃吃,听到这个喊声就蹦了起来,然后又觉得不够矜持,就干咳一声,“去看看。”
  他嘴里叫人去看看,自家却飞快的走了出去。
  出了庆宁宫,边上就是皇城司。
  皇城司的人已经出来了,见到赵顼纷纷行礼。
  张八年急匆匆的过来,“大王,说是露布报捷!”
  赵顼双拳紧握,“好!”
  一般情况下,非大捷不会采取露布这等方式,也就是说,北伐战局取得了重大胜利,才有可能采取露布报捷这种方式。
  “走,出去看看。”赵顼急不可耐的往外走,张八年静静跟在后面。
  两人一路出了皇宫,就见前方全是官吏。
  枢密院的人全出来了,政事堂的也全出来了。
  包拯被挡在了后面,有人在喊:“给包相让路!”
  现场太过嘈杂,没人搭理。
  欢呼声渐渐靠近,外面突然安静了下来。
  “大王来了,闪开!”
  这个管用,前方当即闪开了一条道。
  赵顼一马当先往前走,包拯抢出来,紧紧地跟在了后面,可张八年却把他给挤了一下。
  罢了!
  包拯忍着一笏板抽去的冲动,告诉自己不能着急,不能着急……
  稍后赵顼来到了宣德门外。
  一队骑兵已经下马,正在等候。
  外面无数百姓,黑压压的看不到头。
  见赵顼出来,军士们没有行礼,扛着竹竿的军士用那种自豪的姿态把露布摆了出来。
  “大捷!”
  “……富相领军两万,在城下故作疑兵,沈龙图领军十万,以七万对八万,厮杀半日后总攻,随后出伏兵,一举击败辽军……斩获两万七千余,俘获三万六千余,敌军仅北枢密使萧衍雄以下万余人遁逃……”
  一阵沉默之后,赵顼淡淡的道:“大捷了。”
  众人不禁暗赞:大王好气度!
  然后大家就见到了赵顼的疯狂。
  他奋力挥舞着拳头,喊道:“大宋重夺幽燕之地!万胜!”
  寂静的长街上顷刻间就像是岩浆爆发般的沸腾了起来。
  “万胜!”
  无数手臂高举,欢呼声炸裂了汴梁上空。
  赵顼兴奋的脸都红了,此刻什么腹黑,什么监国皇子,这些都被抛之脑后,他只想到了大宋的未来。
  幽燕之地在手,大宋重建了自己的攻防态势。
  从此,大宋想攻就攻,想守就守,这是唐末后中原从未有过的从容姿态。
  这才是中央之国。
  而让他更激动的是沈安果然击败了辽军的援兵。
  在出发前,沈安曾和他有过长谈。谈及北伐时,沈安压根就没在意范阳和幽州,他一直在盯着辽军的援兵。
  他认为只要击败了辽军的援兵,北伐就算是彻底成功了。
  此刻这一步就验证了他的想法。
  记得当时沈安憧憬的道:“收复幽燕之地,随后就是大发展,大宋内修新政,外攻北方,还得看着海外……这时代,激情燃烧着!”
  是啊!激情燃烧着。
  这话他当时有些不解,可看着那些官吏和百姓们狂喜的模样,他懂了。
  这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啊!
  他缓缓回身,就见到了老泪纵横的包拯。
  这个老汉哭的不能自已,而在边上,那些官吏们或是兴奋的面色涨红,或是捶胸顿足,发泄心中的狂喜。
  张八年的眼中竟然多了泪花,让赵顼以为自己是眼花了。
  他喃喃的道:“大宋的国运,抢回来了!”
  无数欢呼声就像是惊雷,震动着汴梁城。
  赵顼看到一个老吏缓缓跪在左边,双手举起,泪流满面。
  国运即我运!
  这一刻无数人都深刻体会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