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5/3147

  不愧是苏仙呐!
  先前才将有人说高丽比之大宋也不差,苏仙马上就作了一首蜗牛诗,借着蜗牛把高丽批驳了一番。
  蜗牛也配和大宋相提并论?
  美的你!
  只是一首诗,竟然就把高丽君臣的脸给抽肿了。
  苏仙,牛笔!
  沈安低头,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差点压制不住想狂笑。
  想和苏轼比文采……
  这就和小学生想去和硕士生比专业领域的知识量一样可笑。
  苏轼随便作一首诗就能让这些人赞叹不已,若是他想打脸,随时随地。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个先前说高丽和大宋差不多的文官,此刻羞红了脸,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那些高丽臣子们分成了两派,小部分看着心情郁郁,大部分都是用崇敬的目光看着苏轼。
  高丽也喜欢文章诗词,以此来评定一个人的能力。
  如今只是随便一试,高丽的大才们就甘拜下风。
  一个文官看着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子瞻先生,晚些可否为我留下一幅墨宝呢?”
  马上有人恍然大悟,“子瞻先生,还有我。”
  苏仙的墨宝啊!
  得一幅那就是传家宝。
  他们不知道苏轼的墨宝在沈家就是烂大街的存在,果果从小就用他的墨宝来临帖描红。
  苏轼只是饮酒,看那模样,分明就是不屑。
  可沈安知道这厮在得意,只是和自己有约在先,不可放纵。
  想到苏轼此行的表现无可挑剔,沈安就说道:“子瞻不错。”
  这是解除禁令的暗示,苏轼不禁大喜,随后和那些文官们聊作一团,很快就成为了中心。
  有个官员见沈安只是在那里缓缓喝酒,就笑了笑,“沈国公……为何不作诗词呢?”
  沈安抬头,“无意作诗。”
  他此次收获满满,心情愉悦之极,哪有心思作什么诗词。
  王徽却微笑道:“听闻沈国公诗词了得,今日可否让我等得闻啊?”
  外界提到沈安,必然说此人弄出了题海之术,把科举考试弄成了菜市场,真真是有辱斯文。
  所以老一辈的文人们一提到沈安,大多是不屑。
  而沈安的诗词是很出色,可他产量不高啊!
  沈安从到了汴梁之后,作诗词的次数屈指可数,可见在这上面造诣不深。
  苏轼出彩,让高丽君臣震惊之余,也有些不自在,那就寻沈安开涮。
  沈安笑了笑,淡淡的道:“世人多喜奉迎,某却喜安静……”
  这是有了?
  众人都停止了交谈,齐齐看着沈安。
第1808章
沈国公打脸
  大殿内全是酒肉味道,夹杂着些许脂粉味。
  “……沈某这些年对头无数,友人无数,让某欢喜!”
  这话说的豪迈,连王徽都微微点头。
  沈安的事迹高丽也知道。
  这厮在大宋朝堂上最为耀眼,堪称是新政的先锋大将。
  这人推行新政不遗余力,为此和那些士大夫们成了对头。
  按照高丽使者回来的说法,沈安堪称是对头满天下。
  这么一个人,自然该是不合群的。
  沈安微微皱眉,看似在冥思苦想。
  他能作出什么诗词来?
  众人不禁好奇。
  连宫女们都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看着沈安。
  这位纵横西北和北方,让西夏人和辽人为之颤栗的大宋名将,会作出什么样的诗词?
  豪迈?
  还是什么?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沈安缓缓吟诵着。
  众人的眼前不禁出现了一个画面:某个驿站的外面,旅人站在断桥边上,看着花儿绽放。
  前两句不错,画面感很强烈。
  但仅此却不够,对于沈安这等大名鼎鼎的人来说很平庸。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暮色苍茫,本是孤零零独自绽放的花儿遭遇了风雨。
  风雨如晦的画面感再度来袭。
  好!
  苏轼不禁颔首赞许。
  诗词诗词,气势就得一步步的推进。
  那等一开头就气势磅礴的诗词,能成为名篇的有限,也就是李白等人。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呀!
  一个文官不禁讶然,然后陶醉的眯眼。
  “竟然是梅花?”
  到了此刻,众人才知道沈安这首词是在赞颂梅花。
  “妙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苏轼赞道:“境界啊境界!”
  诗词不是用词华美就是上等作品,而是要看境界。
  沈安这首词到了这两句时,境界一下就出来了。
  我独自绽放,并非是为了争奇斗艳,你们羡慕嫉妒恨去吧。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纵使被风雨吹落,掉在了泥水之中变成尘埃,那香味依旧如故。
  “傲气!”
  “不,是孤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