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9/3147

  我去!
  赵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七成?”
  那么多?
  “最少七成。”沈安很是洋洋得意。
  “你是按照哪里的价钱来算的?”包拯觉得沈安怕是有些昏头了。
  果然,沈安说道:“出云观!”
  包拯喝道:“孽畜!出云观的兵器比外面还高三成!”
  啊!
  沈安真的没关心这个,只是见高丽想买兵器,就按照出云观的‘出厂价’给计算了一番。
  外面的竟然比出云观的还便宜三分?
  发达了啊!
第1816章
轻描淡写的解决
  大宋的财政情况一直很紧张,哪怕后面每年有些结余,可第二年又会有更大的花销在等着君臣去头痛。
  赵曙是个精神有些问题的帝王,最怕没钱的日子。
  所以他为大宋的财政操碎了心,堪称是财迷心窍。
  现在沈安出去一趟,竟然卖兵器卖出了天价,让这位财迷官家不禁欢喜不已。
  “若是如此,两百万贯的兵器,咱们就能挣回差不多一百万贯,这个生意,做得!”
  帝王谈生意,这事儿真搞笑,于是君臣都笑了起来,却是极为畅快。
  “卖兵器就能捞回一半的钱财,王徽为何没发现?”韩琦觉得这是个问题。
  沈安说道:“因为高丽自己采买兵器的价钱也不便宜。”
  “为何?”韩琦觉得不应该啊!
  “贪腐!”沈安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原因。
  啧啧!
  韩琦一脸的嫌弃,“也就是说,那些人知道高丽买这两百万贯的兵器买贵了许多,却不肯出来点破?”
  曾公亮笑道:“点破了之后,他们贪腐的事儿也就浮出了水面,谁愿意?”
  “这便是家国之前的选择,最终那些人选择了家。”赵曙感慨的道:“朕却幸运,有了沈卿这等臣子,能为大宋披荆斩棘,好啊!”
  韩琦觉得披荆斩棘这个词用的太夸张了些,但想到沈安为大宋挣了一大笔钱,就觉得再夸张些也不为过。
  “臣还以此让高丽答应了通商。”
  沈安说的很是平静,可君臣却激动了。
  韩琦一拍大腿,曾公亮早有准备,后退一步。
  “陛下,若是大宋的商人能和高丽通商,臣敢担保,以沈安的手段,一年少说能挣两百万贯回来。不对!”
  韩琦看着沈安,只觉得毛骨悚然,“你这个……你先答应无限制的售卖兵器给高丽人,于是王徽心动了,就想全部换装,可高丽穷,买不起,于是你就用赠送五万贯为诱饵,让王徽想到了借贷。
  两百万贯出手,高丽人欣喜若狂,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只是被套上了套子。
  随后就是利滚利,这些都只是手段,王徽觉着自己能应对。可他却没想到的是,经商才是你的最终目的!”
  韩绛盯着沈安,“若论经商,这个天下谁人能与你相提并论?不说旁的,一个大力丸就能席卷高丽人的钱财。到时候还不上那两百万贯,利滚利下来,王徽想不动手都不行!你这是在为大宋挣钱之余,还想着逼迫高丽人开战,你这心肠……都黑了!”
  赵曙也觉得沈安的心肝肚肺都黑了,但黑的好啊!
  “黑的好啊!”韩琦赞道:“这番黑心肠的手段使出来,高丽……老夫敢打赌,五年之内,高丽定然要生出大变化来!”
  “两年就够了。”沈安嘀咕了一句,韩琦无视了他,激动的道:“陛下,到时候大宋攻打辽人时,高丽人定然会铤而走险,如此搂草打兔子,大宋可呵斥高丽人,让他们退兵,可王徽穷的……那个是什么话?”
  他问了沈安。
  “穷的吃土。”
  “对,这说法老夫喜欢,穷的吃土。”
  韩琦笑道:“王徽穷的只能吃土,唯一的生路就是夺取辽人的东京道,觊觎上京道,这样他不但收获了钱财,若是顺利,他甚至还能和大宋分庭抗礼!”
  “就凭他?”赵曙淡淡的道:“朕的大军正枕戈待旦,就等着征讨不臣。高丽若是敢铤而走险,朕也不吝刀兵,当起大军征伐!”
  这便是大宋的自信!
  看看赵曙,自信的让人无法想象先帝在时的窘迫。
  看看韩琦,神采飞扬的哪里还有以前那等愁苦。
  大宋就这么一步步的走了上来,君臣不知不觉的自信满满。
  这样的大宋,天下谁人能敌?
  沈安心中欢喜,赵曙见了也颇为欣慰,问道:“做生意之事,你可统筹一番。”
  论搜刮的本事,这个天下谁都比不上沈安,所以赵曙觉得自己这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是。”
  沈安领命,背起包袱就准备告退。
  那可是一包袱的人参啊!
  赵曙眼角直抽抽,但却不好意思开口要。
  “诸卿散了吧。”
  众人出了大殿,韩琦伸手,曾公亮伸手,富弼伸手……
  “这是何意?”沈安装傻。
  韩琦狞笑道:“今日不给个十斤八经的老参,老夫就去你家吃住半年!每日必有山珍海味,没有就掀桌子!”
  一群不要脸的老家伙!
  沈安打开包袱,一人发了五根老参。
  “得用苔藓包起来,晚些就弄成干参保存着。”
  至于包拯,他若是不行了,沈安自然会在身边,所以他不需要这个。
  “老不修!”
  包拯难得揶揄了同僚们一番。
  韩琦看着沈安远去,说道:“沈安此次一步步的,看似不经意就把高丽的脖颈用绳子给套住了,绳子的另一头就在大宋的手中,拉紧套子就能勒死他们。这等手段他用的越发的没有烟火气了,希仁,看着他的手段,老夫真的觉着自己老了。”
  曾公亮苦笑的道:“是啊!如今想来,他先是答应赠送五万贯给高丽人,由此让王徽以为大宋好说话,于是就引出了买兵器之事,可买兵器没钱怎么办?沈安早就准备好了,借贷两百万贯……这么好的事,换了老夫也得答应,并感激零涕。”
  富弼抚须道:“随后就是两国通商,高丽有什么值得和大宋交易的?没有,所以到时候大宋的商人不断带回来钱财,这便是沈安的最后一招,釜底抽薪,让高丽人在利滚利的高利贷和开战之间做选择,王徽只能选择开战。年轻人,厉害啊!”
  包拯得意的道:“那孩子越发的成熟了,再过十年,老夫觉着他就能进政事堂。”
  韩琦点头,“三十余岁进政事堂……也好,不能一味要求什么年纪,年纪大了固然稳重,可也少了进取心。政事堂是时候变一变了。”
  “好!”曾公亮赞同。
  富弼犹豫了一下,韩琦怒道:“怎地,你觉着不妥?你这等循规守旧之人,莫不是以为沈安要等四十岁之后方能为宰辅?”
  富弼冷笑道:“老夫觉着五年后沈安就能进政事堂了。”
  老夫比你韩稚圭还开明!你哔哔个啥?
  韩琦满头黑线。
  包拯不禁大笑了起来。
  韩琦丢脸了,但马上就寻到了转移话题的目标,指着政事堂前的一个官员说道:“那是谁?”
  众人过去,那人拱手行礼,“青州判官章惇见过诸位相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