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0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6/3147

  水军,那不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的吗?
  怎么能独立支撑一次国战了?
  这不能吧?
  他真的是被震撼了,兴奋不已,“常卿此战可曾厮杀?”
  他想起了解衣画师的凶名,不禁就笑了起来。
  “臣一直未曾厮杀,只是后来突袭时,臣就追击了一次。”
  赵曙问道:“可真是追击吗?”
  常建仁想轻描淡写的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可想到后续自己的壮举会被传出来,只得说了实话,“当时敌军反扑,有数万大军,我军才数千,臣只能解衣厮杀,一路把他们追杀远遁。”
  赵曙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画面:数万大食人在嘶吼着冲过来,常建仁撤掉衣裳,拍打着肋骨在怒吼,然后一人冲杀在前,杀的敌军人头滚滚,随后狼狈奔逃。
  他感动了,走下去说道:“这便是朕的猛将!”
第1844章
一路向西
  司马光还在写文章。
  自从上次被大宋名将那个蠢货骂了一通之后,他发誓要报复回来。
  这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烈的人,但凡觉得自己受辱了,以后定然会寻机报复回来。
  某要让韩琦再无脸面!
  他一边发狠一边写,却没发现自己的心已经渐渐的转移到了辩论之上。
  而这就是沈安的目的。
  来啊!
  欢迎来稿,咱们有理说理,让天下人来见证。
  “水军大胜了!”
  “水军击败大食!”
  “万胜!”
  外面突然传来了欢呼声,司马光抬头,揉揉眼睛,问道:“去问问何事。”
  外面有人应了。
  “谏院,水军都虞侯常建仁刚回京报捷,水军此次出海,击败了大食国的水军,后来更是上岸击溃了大食国主领军的大军,谏院……大捷啊!”
  小吏哪怕跟着自己的老大也装作反对新政的模样,但此刻他再也忍不住了,忘却了伪装,那欢喜就洋溢了出来。
  司马光感受到了那股子欢喜,更感受到了自豪和骄傲。
  是啊!
  水军又大胜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写的文章,说道:“老夫知道了。”
  他继续书写文章,可才写了十余个字,就忍不住把毛笔扔掉。
  “水军胜大食,也就是说,以后大海就是大宋的了。想贸易就贸易,这是多大的好处?”
  “那常建仁竟然凶悍如此,为何这边没有这等将才呢?”
  司马光的自言自语让小吏听到了,他还在欢喜之中,就顺口说道:“这边打压武人,所以武将不能出头……”
  呃!
  这话说错了啊!
  小吏苦着脸,跪下请罪。
  司马光摆摆手,喟叹道:“那沈安举荐了唐仁,唐仁成材;他举荐了折克行,折克行号称折无敌;他举荐了常建仁,常建仁由文转武,杀出了赫赫威名……他的眼光为何这般好?”
  小吏逃过一劫,赶紧出去。
  到了外面时,那些官吏都在欢呼,小吏问了一人:“那沈国公的眼光为何这般好?随便举荐一人就是大才。”
  那官员一怔,认真的道:“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想着强盛大宋,而不是去争夺田地,去放高利贷……”
  说完后,官员心虚了,说道:“这是你引诱某说的,回头你若是去谏院那里告状,某就说你是同谋。”
  小吏怅然道:“某不会。”
  原来是这样吗?
  一心想着强盛大宋,自然会出人才。
  而一心打着自己小算盘的旧党,自然是蝇营狗苟,就和沈国公说的一样,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
  欢呼声中,外面有人喊道:“说是弄了大食美娘子来了!”
  “在哪里?”
  一群官吏都冲了出去,结果外面啥都没有,顿时就怒了。
  正在纠缠时,司马光走了出来,众人赶紧行礼请罪。
  马丹!
  上衙时间出来看女人,司马谏院古板,怕是要呵斥啊!
  “好生做事。”
  司马光急匆匆的就走了,众人一阵欢呼,然后又说着大食美人的事儿。
  沈安也得了消息,还是王崇年送来的。
  “……水军还击溃了大食国主率领的大军,沈国公,水军厉害大发了呀!”
  谁都没想到常建仁带着水军竟然能打出这样的战果,唯有沈安。
  “沈国公,那数千水军为何能击败了大食数万人马?”
  这些问题沈安进宫之后,依旧被赵曙问了出来。
  “水军不只是水军。”沈安看了常建仁一眼,满意的颔首,然后说道:“臣当初就对他们说过,水军要能水陆两栖。何为两栖?在水面上,水军要能击溃目及之处的所有对手。而在陆地上,水军依旧能击败任何挑衅!”
  赵曙只觉得一股子锐气袭来,不禁赞道:“若是能如此,水军可为大宋栋梁。可水军要如何方能陆海皆能?”
  什么水陆两栖,赵曙听不惯这个说法。
  可沈安却觉得水陆两栖这个定义极好,“陛下,水陆两栖是水军将来的必然。如今水军的战船越造越大,那么相应能带的人马就越来越多,先前臣不是建言调派了数万人马在登州一带适应出海吗……”
  “适应是适应了。”赵曙的面色有些古怪,“可辽人以为大宋是要从水路进击,于是一夕三惊。”
  呵呵!
  沈安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竟然收获不小,不禁暗爽,“水军原先靠的是跳帮战,所以每次出击都带着大批步卒。以后水军多了火炮战船,跳帮厮杀就免了,如此可以多建造运送人马的大船。”
  韩琦觉得这事儿有些问题,“若是出动数万人征伐,粮草怎么解决?”
  “第一,大宋的海船可以携带粮草。”
  后世郑和出海的规模更大,船上甚至还养猪。
  “其二,大宋以后可在各地建造补给的地方,比如说占城那里,咱们不是有块地盘?再过去能否寻个地方?臣以为定然可以,如此船队就能一路获得补给。”
  韩琦赞道:“你思虑的甚是周全。”
  呵呵!
  沈安心想这都不是事啊!
  水军怎么出海,怎么补给,怎么弄那些海外的势力,沈安早就想了无数次。
  “那么……火炮战船常建仁说很是厉害,只是一艘就能让大食人无可奈何,如今有多少?”
  “十艘。”
  “那么少?”赵曙有些遗憾,“为何不多打造些。”
  沈安看了韩绛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