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0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0/3147

  那个投降塞尔柱的文官说道,“国主,我们该去接应他们了。”
  国主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宋军势大,撤退!等待援兵的到来。”
  “撤退!”
  众人纷纷掉头撤退,那文官干笑了一下,却厚着脸皮跟在了后面,但却左顾右盼,显得很是小心。
  他担心国主会令人来阴掉自己。
  前方的塞尔柱人在溃逃,本来还希望能得到友军的接应,可现在友军却跑的比他们还快。
  这是什么盟友?
  塑料花盟友!
  “逃啊!”
  骄狂不可一世的塞尔柱人亡命而逃。
  后面的沈安淡淡的道:“一战令敌丧胆,我大宋威武!”
  “大宋威武!”
  欢呼声中,宋军撒丫子在追砍着塞尔柱人。
第1858章
大王有尚武之风
  宋军一路追杀,最后收拢时,竟然收获了上千匹战马。
  四处都是宋军在打扫战场,不时有人发现了好东西在欢呼。
  赵顼站在那里沉思着。
  “觉着如何?”沈安提溜着一把长刀过来了,赵顼身边的侍卫赞道:“国公连这等时候都在提着刀,可见警惕。让我等佩服。”
  赵顼抬头看了一眼,“你怎地又开始收集了?”
  沈安说道:“这把刀一看就是有来历的,看看这个花纹,有没有觉着是一种家族传承的标示?看看这块宝石,都黯淡了,可见经历了岁月的磋磨,这等刀再放数百年,保证就是宝贝。”
  沈安的收藏癖发作了,赵顼头痛的道:“你是赞画啊!”
  “是啊!”沈安随口道:“你想要什么谋划只管说。”
  他轻松的模样让赵顼不禁放松了下来。
  “此战你觉着如何?”
  “虽然有些生涩,但作为初哥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沈安觉得真的很不错了。
  “没有你在边上,我怕是会慌乱。”赵顼苦笑道:“先前我紧张的不行,什么主意都没有。可想到你在边上,这胆子就大了。”
  这就是沈安跟来的原因。
  “你会慢慢成长起来的。”
  经历过战阵之后,赵顼会越发的成熟了,等归去……
  归去……
  沈安想到了些什么,就笑了起来。
  太子啊!
  观政那么久,也该立太子了吧?
  “先前敌骑冲杀时,若是火炮轰击,他们会更快崩溃吧?”赵顼很贪心,恨不能全歼了对手。
  “对。你先前也说过,要留着火炮去坑敌军的主力。”
  沈安说道:“作为领军厮杀的统帅,切记不可急功近利,每一个谋划必须要着眼全局,记住了,统帅想的是全局!”
  赵顼点头,然后寻地方去闭关。
  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沈安接过了指挥权。
  “去接应骑兵,前方的城镇里有东西,全数搬来。”
  于是步卒再度出发,一起的还有邙山军。
  “国公,若是周围有敌军怎么办?”赵顼此行带来了不少亲事官,这些亲事官原先是军中的佼佼者,此刻得以重返沙场,都欢喜的不行。
  沈安淡淡的道:“某在此,无需担心这个。”
  这话让人梗得慌,但没人质疑。
  稍后有人回来报信,“国公,发现了好些粮草。”
  沈安不禁笑道:“上次你们在那里收获了辎重,咱们此次来了也是一样,这大食人莫不是搞物流的?”
  “什么是物流?”常建仁从未听过这个词。
  “物流就是送东西的。”沈安有些惆怅的回忆起了前世的快递。
  粮草被搬运上船,但凡能用的东西都搬运了过来。
  码头上到处都是火堆,宋军开始做饭了。
  香喷喷的肉汤来一碗,就着大饼,沈安一口气吃了个肚子滚圆,随后又吃了些本地的特产枣子,算是补充维生素。
  赵顼在边上吃的很香,沈安放下碗问道:“味道如何?”
  刚出海时,赵顼很明显的不适应海上的伙食,随行的人想给他开小灶,被沈安阻止了。
  进了军中你就要适应军中的一切,否则这不是出来历练,而是出来旅游。
  赵顼喝了一口肉汤,赞道:“喷香。”
  “记住了,别在军中搞特殊化,那会让你高高在上的同时,打击士气。”
  华夏的传统就是统帅和士卒们同甘共苦。
  赵顼点头,“我知道了。”
  两人随后在码头边散步消食。
  “此战我觉着进攻的时机不大好,有些慢了。”
  “是有些慢了。”沈安分析道:“敌军第一次遭遇刀斧手,那种无措的感觉让他们士气低落,这时候就该集中全部手段去打击他们,随即发动进攻,不可延误。”
  赵顼点头,“当时我担心大食人上前。”
  “大食人……你要学会分析,塞尔柱觉着自己如日中天,那么他们会想什么?”
  赵顼想了想,“灭掉大食?”
  “当然。”沈安笃定的道:“大食被咱们断掉了贸易的路,越发的穷困了,这样的大食就是美食,塞尔柱人为何不下手?”
  赵顼突然一惊,目视沈安道:“当初你极力建言断掉大食人来大宋贸易的路子……那时候许多人觉着你是为国谋财,只是吃相难看了些,可如今……你莫不是在那时就想着一步步的削弱大食人,引发这些变化?”
  “没那么夸张。”沈安笑道:“某当初只是想着,既然大食人能做的,为何咱们不能做?至于攻伐……某说过,大宋要用两条腿走路,陆路一条,海路一条。可海路怎么走?”
  他想起了以后的那些所谓的航海先驱们,“海路三个要点,其一是为大宋谋财,也就是贸易;其二是去发现陆地,不管是海岛还是什么;最后就是发现对手,消除威胁。”
  “贸易的话,必须要让大食人低头才行。”赵顼赞道:“难怪你会说这一战只是震慑之战,让大食人和塞尔柱人知道大宋不可敌,随后再谈判……这就是要保住商路。
  其次是海岛,此次出航,每发现一处陆地,你都叫人埋下石碑,这是何意?”
  此次出航,一旦见到没有势力的陆地,沈安就令人埋碑,那石碑上写着:大宋疆土,落款的时日竟然是嘉祐二年。
  当时一群人真心的懵逼,心想嘉祐二年都过去十三年了,你这个不是造假吗?
  可沈安就这么面不改色的令人埋下石碑,说以后但凡有争端,只管把石碑挖出来打脸。
  “你那个……嘉佑二年可有什么值得纪念的?”赵顼觉得沈安这厮就是个善于挖坑的,这不就挖了十三年的大坑。
  “没什么。”沈安笑了笑,却想起了嘉佑二年的年底。
  那时沈卞失踪,原身背着果果开始从雄州出发。一个少年,竟然就背着妹妹长途迁徙,那是在冒险,但也说明了当时的原身是何等的绝望!
  而就在不久后,沈安就来到了这个世间。
  嘉佑二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