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5/3147

  “陛下,此事子虚乌有!”韩琦自然大叫冤枉。
  赵曙干咳一声,“都谨慎些。”
  “是!”
  韩琦恼怒的道:“那苏轼最近和一群文人厮混,喝的烂醉,回头臣定然要收拾他。”
  赵曙有些头痛。
  这首相当着朕的面要打击报复举报人,堪称是佞臣加权臣的典范啊!
  “散了吧。”赵曙没好气的挥挥手。
  他自家摇摇晃晃的往后面去,陈忠珩跟在身边,“官家,北邙报已经买来了,要不看完奏疏再看?”
  “今日有什么新闻?”赵曙心痒难耐。
  “有大相国寺的女相扑黑妹的秘闻,说是有重臣爱慕她,想迎她进家做小妾,只是黑妹自尊自爱,不肯……”
  “还有……”
  一路到了自己的地盘,赵曙放松的坐下,“报纸拿来,朕看一眼再做事。”
  ……
  政事堂里,宰辅们一进来,都默契的拿着报纸看。
  “这黑妹果然是富贵不能淫,那个曾相……回头咱们去捧个场?”韩琦觉得这样的女子要多去捧捧场才好,至于你说什么果体女相扑,老夫不是那等人。
  这话让人想起了后世的“某去批判一番”。
  “好。”曾公亮显然心动了。
  “咦!今日汇英报怎么看着和北邙报差不多?”宰辅们自然不差买报纸的钱,所以家人一买就是两份。包拯在看汇英报,越看越熟悉。
  “这是抄袭!”富弼也看到了,不屑的道:“安北弄出了北邙报,他们就跟着出汇英报。安北让人去市井采风,他们也跟着去。连活字都跟着用,这些人脸都不要了!”
  “这份汇英报就是抄袭北邙报的风格,不要脸!”
  老包怒了,叫人进来问道:“这汇英报可卖的多吗?”
  “包相,不多。”小吏笑道:“小人来的路上买小报,那些小贩都说了,今日的汇英报不错,但北邙报更厉害,出了一份西南和交趾的文章,写的好啊!”
  “哦!老夫看看。”
  包拯的脸有些红。
  宰辅们都不自在的干咳几声。
  都是宰辅,都是老汉了,可大伙儿看报纸依旧是先看八卦板块,这个有些丢人呐!
  众人翻到第一版,越看越欢喜。
  “写得好啊!”韩琦赞道:“这么一写,就让百姓知道大宋为何要对交趾动手,自然会同仇敌忾,好!”
  “这是什么?纪实?希仁,这多半是沈安弄出来的新东西,回头你让章惇那边多写一些,老夫就喜欢看这个。”
第1867章
这一去,新政当大兴
  宰辅们做事自然有分寸,看看报纸,那是一种放松消遣,该做正事的时候,他们绝不会含糊。
  这就是张弛有道。
  “诸位相公,章惇求见。”
  “他来做什么?”韩琦皱眉。
  章惇现在可是白板,从回京之后就没给他安排新职务。
  “说不定是小报之事。”曾公亮说道:“今日事不多,让他来吧。”
  韩琦点头,有小吏去接了章惇进来。
  行礼之后,章惇说道:“诸位相公,北邙报如今也出一年了,不知诸位相公觉着如何?”
  “不错。”韩琦抚须说道:“算是新政的好帮手。”
  章惇笑道:“沈国公走之前留下话,说是一年之后,若是北邙报能站稳脚跟,能得到百姓的欢喜和朝中的信任,那么就该走下一步了。”
  “下一步……什么意思?”韩琦不禁想起了出海的沈安,那厮哪怕是远离了大宋,留下的手段依旧让人头痛不已。
  想到文彦博等人此刻失望不已,韩琦不禁暗爽。
  “朝中有递铺,每日有文书旨意通过递铺通行天下,国公说……能否让北邙报通过递铺送到大宋各地去?”
  韩琦本是很轻松的模样,听到这话不禁轻嘶一声,“他这是要用北邙报碾压旧党吗?”
  曾公亮兴奋的道:“好办法,北邙报在汴梁弄了一年,百姓喜欢,许多人都是看了北邙报,这才知道了新政的详细,那些旧党在中间挑拨污蔑也无济于事,稚圭,若是北邙报能通行天下,那就是多了无数个御史啊!”
  “是啊!百姓知晓了新政的底细,下面的官吏士绅就别想再哄骗他们,只要百姓都支持新政,新政就牢不可破!”韩琦赞许的道:“这个法子好,不过百姓大多不识字,小报送过去也是无用吧。”
  曾公亮点头道:“这等法子好是好,可百姓……哎!安北弄了个大盛书院,免费收贫民子弟读书,为的就是百姓能识字,可惜还是少了些,回头老夫也捐些钱,好歹多弄几家书院。”
  说到捐资助学,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都不甘人后。
  “诸位相公放心,国公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让人下去了,在各地贴钱请了说书先生在说书,如今小报下去,有那些说书先生在,百姓自然能知晓。”
  “一年多以前就下去了?”韩琦不禁苦笑道:“他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布置了这些,这便是有预谋的要用小报来传递新政的消息,果然是好手段,老夫也不及啊!”
  包拯得意的道:“那孩子就是个有心的,做事井井有条,走一步看三步……”
  头号沈吹上线,滔滔不绝的夸赞了沈安一刻钟,这才擦去嘴角的白沫,端着茶杯喝水。
  “但递铺是送各地的文书,小报却有些麻烦。”曾公亮皱眉道:“到时候被人弹劾可不好。”
  “怕什么?”韩琦不屑的道:“谁来弹劾,就让他来寻老夫,老夫来和他说道理。”
  众人看着他不禁都笑了。
  谁敢来和韩琦说道理?有理他抽你,无理他跋扈。
  “诸位相公,给钱就是了。”章惇觉得他们想多了,“递铺本就是亏本的,上次三司的韩相公还说每年要贴补多少钱粮和战马,北邙报愿意一年给一万贯,用于北邙报的传递。”
  啧啧!
  韩琦叹道:“这便是有钱人的作法,极好,回头告诉韩绛,他必然不胜欢喜。”
  ……
  “还是输了?”
  枢密院里,吕诲低头,文彦博也忍不住拍了桌子,“这是怎么弄的?都把脸不要了,跟着北邙报一路模仿,怎地还输了,这秦观……无用!”
  吕诲抬头,拿出了今日的北邙报,“您看看。”
  文彦博自然不会先去看八卦栏目,而是盯住了头版。
  “宋士尧……”
  一篇文章看下来,文彦博摇摇头,“这是沈安的手段,秦观不是对手,压根就不是对手!”
  吕诲苦笑道:“文相,这便是道高一尺啊!”
  “可你就想认输了吗?”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原先小报无人问津,自从沈安弄出了一个北邙报之后,老夫才知道,原来新政还能这般去推行。
  有了小报,新政的推行顺畅了许多,不,是少了许多麻烦。所以……你要明白,如今这小报就成了两边的利器,他们的小报赢了,新政也就赢了。若是他们的小报输了,新政就会荡然无存!”
  吕诲心中一震,“文相,有那么重要?”
  “当然!”文彦博眯眼道:“百姓怎么知晓新政?靠的是官吏,每逢朝中有新法,官吏会去告知百姓,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明白吗?”
  吕诲点头。
  这个他当然明白,新政是一回事,下面的官吏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所谓阳奉阴违就是这个意思。
  旧党的支持者多不胜数,许多都是官吏,而那些士大夫们对官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他们的影响之下,不少官吏自然对新政没什么好感。
  随后就是阳奉阴违,导致新法搁浅或是被篡改,引发地方百姓的不满。
  历史上王安石的新政失败固然有太过急切的缘故,但最重要的还是被下面的官吏们给破坏了。
  “他们掌握不了官吏,沈安就弄了个北邙报出来,如今汴梁的百姓……老夫那日带着孩子在小巷里转悠,见到两个妇人在说话,竟然说的就是新政之事,还说的有条有理的,把新政对她们的好处说的一点都不差……”
  文彦博叹息一声,“沈安大才!只是用一个小报就让我等的努力白费了。所以……你要清楚,小报就是咱们的底线,一旦败了,新政就再无阻拦。明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