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3/3147

  赵曙可以清理宗室,因为他是大家长,有法理上的优势。
  但要清理这些年弄的负担,赵曙都有些心中没底。
  但他的病情就是这样,见不得有问题存在,一旦发现有严重的问题会威胁到大宋,那么他就会焦虑不安,寝食难安……
  要搞事啊!
  赵曙的话传了出去,信号很明显。
  “官家的意思是说,以后荫官会越发的稀少了,非是大功于国,想都别想。”
  旧党的气氛很糟糕,在汇英报被击溃之后,一种树倒猢狲散的气氛就绕之不去。
  文彦博眯眼在打盹,司马光在木然发呆。
  吕诲在兴奋的说道:“荫官取消了,那些人家的子弟怎么办?此事官家却办急切了些,该缓缓图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都成。可他却想在朝夕之间就解决了此事,哎!”
  大宋的问题,三冗首当其冲,而三冗中,荫官,也就是帝王每年到处封官留下的烂摊子最大。
  到了赵曙这里时,他算是收敛了许多,可依旧没法刹住车。
  现在他悍然动手……
  “官家这是觉着盛世来临,大宋武功鼎盛,要拿三冗开刀了。”
  刘展拿出手帕擦了一下嘴唇,皱眉道:“可那些人却不容小觑,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军中,他们都颇有势力,官家这是要停掉荫官……会引发牢骚,不过却也还好。”
  “某就怕官家会清理以往的荫官,削减给他们的钱粮。”
  吕诲的话让大伙儿都有些傻眼,连文彦博都摇头道:“不能。除非是……疯了。”
  疯了这个词都用上了,可见文彦博对局势的绝望,对旧党的绝望。
  赵曙在郡王府时就有传言说他疯了,可后来大伙儿也见过,挺好一个人,只是尖刻了些。
  但现在这话却让吕诲眼中一亮。
  “别想你的那些。”文彦博皱眉道:“帝王的心你摸不透,若是这话从你这里散播出去,此后老夫与你割席绝交。”
  吕诲低头应了。
  文彦博再如何也不会走上那条污蔑帝王之路,他起身道:“输赢只是一时,天下的士大夫何其多,此时败了,那就卧薪尝胆,努力寻到让大宋强盛的法子,而不是在背后诋毁和污蔑,那等人,老夫厌弃之!”
  众人低头,连司马光都如此。
  文彦博缓缓走了出去。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这是晏殊的词,吕诲苦笑道:“晏同叔生前最高做过枢密使,也是宰辅,去了之后,能承袭他诗词衣钵的也就是晏几道。晏几道……”
  刘展用手绢按按嘴角,“晏几道当年也是荫官,太常寺太祝,如今听闻他很是落魄,整日和人厮混,这便是宰辅的子弟,让人唏嘘啊!”
  司马光抬头,吟诵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气氛很不好,就像是啥……树倒猢狲散之前的那种。
  京城中各处议论纷纷,北邙报开始解释官家那句话的意思,又借此分析了大宋三冗的根源,由此百姓们才恍然大悟,于是叫好声一片。
  但随即那些权贵们就出手了。
  “官家,进谏的奏疏都在这。”
  陈忠珩带着人把一箱箱的奏疏搬了进来。
  赵曙看了一眼,“全数封存。”
  陈忠珩讶然道:“您不看了?”
  “不用看就知道说的是荫官之事,朕看什么?给自己找难受?”
  赵曙在冷冷的看着京城。
  时光流转,当冰块开始出现在宫中时,一骑送来了一个震惊朝堂的消息。
  “陛下,荆湖北路有人造反!”
  赵曙楞了一下,问道:“是从前年开始吧,朕就再也没听闻到造反的消息,想来是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这是为何?”
  韩琦已经接过了奏报,飞快看了,抬头道:“官家,是岳州……”
  “岳州何处?”赵曙的眼中全是怒色。
  “巴陵。”
  韩琦低头,曾公亮、包拯等人也是如此。
  “巴陵。”赵曙在喘息。
  当年滕子京被贬谪去了岳州,巴陵就是岳州治所,在洞庭湖边上。他站在洞庭湖边感慨万千,最后动了重修岳阳楼的心思。这也算是文坛的一件雅事。岳阳楼修好之后,滕子京给了好友范仲淹一封书信,请他为岳阳楼写一篇文章。
  范仲淹当时因为新政的事儿被贬谪到了邓州,得了这事儿,就欣然提笔,然后写下了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新政失败后,在不少新党的眼中,岳阳楼,乃至于巴陵这个地名都带着很深沉的意义,容不得亵渎。
  但现在巴陵那地方竟然有人造反了。
  这是在戳新党的肺管子啊!
  赵曙在喘息。
  “是何人?”
  他目光冰冷,这是发病了。
  韩琦说道:“当地士绅,还有一百余禁军,还有……几个官吏。”
  这是一次突袭。
  “他们说官家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了……”
  “谎言!”赵曙冷冷的道:“士绅有钱粮,禁军有军饷,官吏有俸禄,他们还要什么路?难道是通往皇宫之路吗?”
  “人心不足!恬不知耻!”赵曙起身,目光中全是煞气,“当地可平叛了?”
  “还没消息。”韩琦恨不能亲自赶去岳州,但显然来不及了。
  “汴梁派了禁军去!马上去!”
  赵曙的咆哮声回荡在皇城之中,骑兵也一路南下。
  不过是两天,信使再度冲进了汴梁城。
  “陛下,那些叛逆已经束手就擒了!”
  卧槽!
  这造反的消息才传来两天,平叛的消息竟然就到了。
  这也太让人那个啥了吧。
  大宋君臣都生出了被忽悠的愤怒来。
  “谁?”
  “水军回师到了杭州时,燕国公说去岳阳楼凭吊范公,就带着百余骑去了岳州,刚到岳州,恰好那些人造反,燕国公就站在岳阳楼上喊了一嗓子,全降了。”
  这个小畜生,竟然跑去了岳阳楼,也不怕被弹劾!
  包拯暗自恼怒。
  “他喊了什么?”赵曙问道。
  信使说道:“燕国公喊……沈某在此!”
  沈某在此!
  四个字!
  叛逆俯首!
第1873章
俅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