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3147

  郭谦都做好吃闭门羹的打算了,可没想到能进来,更没想到沈安竟然没考虑,没为难他就答应了。
  就像是有人请求他施舍一个大饼一样的干脆。
  这人莫不是在玩笑?
  他定定的看着沈安问道:“沈待诏莫要哄老夫。”
  沈安淡淡的道:“大宋不只是你的大宋,也是沈某的大宋,是千万人的大宋。沈某为国效命从不惜力……祭酒,你却小瞧了沈某。”
  郭谦郑重起身,左手压住右手,双手放置额前,躬身下去。
  他很肃然的在行古礼。
  沈安只得还了一个。
  郭谦站直了身体,目光炯炯的道:“当初老夫听闻待诏说汉儿当有大丈夫,大宋当有大丈夫,老夫不以为然,今日一见,老夫方知世间多有好儿郎。”
  沈安没吃他的糖衣炮弹,就去了书房,再回来时手中就多了一本书,比他给赵允让的那一本厚了一倍不止。
  “这一本书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以及一些更进一步的心算……”
  郭谦激动的起身来接,沈安却收了回去,说道:“此事还得要禀告给官家。”
  “交给老夫了,官家若是不肯,老夫就一头撞死在殿前。”
  老郭激动的都忘记了告辞,一溜烟就跑了,那速度让门外的陈洛惊道:“好快!”
  郭谦一路进宫,见到赵祯的第一句话就是:“陛下,国子监要心算。”
  赵祯正在纳闷他怎么来请见,闻言说道:“你太心急,此事且等人去问问,若是沈安不肯,你也不可……你……”
  他的话被得到允许的郭谦给无礼的打断了,用的是挥手。
  “陛下,沈安同意了。”
  郭谦的欢喜让赵祯有些纳闷,富弼就问道:“谁去说动的?莫不是包拯?是了,沈安桀骜不驯,也只有包拯方能劝说一二。”
  沈安看似纯良的外表下面有什么?
  在这里的君臣都是老鬼,哪里会看不出那个少年外圆内方的性子。
  所以一猜就猜到了。
  包拯还是知道顾全大局的,不错!
  赵祯心中暗自想着这一波弹劾是不是要压下去时,郭谦说道:“是臣去说的。”
  “你?”
  富弼觉得沈安怕是不会给郭谦进家门。
  郭谦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上次臣说话孟浪,今日本以为会吃闭门羹,谁曾想沈待诏谦逊有礼,而且一说就成……”
  沈安那么好?
  君臣都有些纳闷,觉得这不像是那个少年的性格。
  按照他们的估算,沈安就该给郭谦吃闭门羹,甚至应当再奚落几句才是。
  郭谦肃然道:“沈待诏说这个大宋不是谁的,是千万人的大宋,为国效命不该惜力。”
  个人荣辱,个人利益算的了什么?
  瞬间沈安到汴梁后的所作所为就被回想了起来。
  赵祯叹道:“那个少年……说起来倒是朕亏欠了他,他竟然这般……”
  官家难过了。
  富弼也有些感慨,就说道:“陛下,要不……让他去国子监授课吧。”
  这是一个殊荣。
  普通的教授自然算不得殊荣,可沈安不同。
  他是官员,而且在大家看来未来不可限量的官员。
  这样的人去国子监授课,那就是镀金。
  以后沈安出去,别人要是质疑他的资历,只需一句话完事。
  “某在国子监授过课。”
  国子监的教授,马丹,你觉得和进士相比谁厉害?
  赵祯微微点头,但心中有些忧虑。
  包拯私下给他说过,说沈安大抵是被那位邙山隐士给带歪了,竟然对儒家经典多有疏忽,反而是那些杂学学的非常出彩。
  这事儿让人头痛啊!
  可他要是去国子监授课的话,那会更让人头痛。
  他能教什么?
  心算多半是不肯的,因为他家里的车夫都能去国子监当心算教授。
  那么他会教授些什么?
  赵祯隐隐觉得自己刚才的点头怕是错了。
  那少年不会去搅合吧……
  ……
  “让我去教书?”
  沈安觉得肾上腺素一下就飙升了。
  为人师表啊!
  王雱打开折扇扇动几下,淡淡的道:“安北兄不该去国子监,那群庸庸碌碌之辈不配你去教,让周二去即可。”
  他眉间淡淡,可见是在认真说话。
  赵仲鍼一脸纠结,觉得王雱说话太尖刻了。
  合着在你的眼中,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一群猪啊!
  王雱啪的一声合上折扇,讥诮的道:“国子监已然名存实亡,现如今和太学混在了一起。安北兄,国子监和太学就是一体,学生加起来五十人不到,这种地方有什么好去的。”
  啥?
  沈安一听就懵逼了。
  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都没有五十个学生?
  “可我怎么听说太学的学生不少呢?”
  王雱的眉间多了些许惋惜:“原先胡瑗在时收徒授课,太学的人多的都住不下了,后来……那些人渐渐觉得并无好处,于是又散了。”
  胡瑗是大儒,真正的大儒。
  今年年初他重病,赵祯特地派人送他去杭州长子那里养病,出城时,汴梁轰动,一路都有人相送,直至百里开外。
  老先生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后来的理学大佬程颐就曾经在太学做过他的弟子。
  这样的人沈安是钦佩的,可一想起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才小猫两三只,他就觉得自己上了郭谦的大当。
  就那点人,怪不得当初要说国子监的庙小。
  换在后世的话,国子监和太学加起来也就是一个班级而已。
  哥上当了啊!
  不去!
  坚决不去!
  于是沈安就‘生病’了。
  而朝中弹劾包拯的风潮越发的激烈了。
  沈安躺在躺椅上,果果坐在他的肚皮上,手中拿着一张手帕,一会儿盖在他的脸上,说哥哥睡着了,一会儿又揭开,说哥哥醒了。
  好好的一个午觉就这么被弄的迷迷糊糊的,沈安痛不欲生。
  赵仲鍼送来了一个让他再无睡意的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