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3147

  而这个代价主要就是钱粮。
  为了抵御西夏人,大宋需要调集大军去增援,而大军开拔,钱粮花用就如流水。
  所以神威弩发威,让大宋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大捷。
  今日信使报捷,稍后城中肯定要欢喜一番。
  沈安神色平静,心中却在狂呼着:你来吧,我保证不反抗。
  赵祯见他没有动容,就更加的满意了。
  不为权势所动,好臣子啊!
  “国子监那边,郭谦说你胸襟宽广,学问精湛……”
  赵祯有种想掩面的冲动,因为郭谦说这话的时候很是纠结。
  学问精湛?这厮就是个杂学的底子。
  但架不住人沈安有钱啊!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有钱就是大爷。
  “可太学那边却说……”
  想起太学那边的请求,赵祯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干咳一声,说道:“你的杂学……太学那边说也想学学。”
  富弼出班道;“陛下,此事荒谬!”
  他对沈安歉然颔首,表示我不是针对你,然后说道:“国子监和太学没落就在于科举不得力,学生自然就散了。杂学对科举有何用处?臣觉得此举荒谬。”
  赵祯干咳一声,富弼突然明白了什么,就说道:“罢了,反正也没奢望那两个地方能脱胎换骨。”
  杂学没用……可架不住沈安有钱啊!
  首相表示不看好国子监和太学,这是一个打击。
  可沈安却坦然的道:“陛下,所谓杂学,比如说外间多有的负压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这不是杂学,而是正经学问。”
  宰辅们都摇头微笑,心想你就扯淡吧,国子监和太学早就被抛弃了,你有钱就去折腾吧。
  赵祯说道:“太学的高玉琪说久慕你的学问,想……请教一二。”
  他不能说的再露骨了,剩下的就让沈安自己去领会吧。
  随后小朝会散去,陈忠珩叫住了沈安。
  “痔瘘如何了?”
  沈安笑眯眯的问道。
  陈忠珩下意识的摸摸屁股,欢喜的道:“好久没拉血了。”
  两人交流了一番关于痔疮的问题,陈忠珩才说了正事。
  “国子监过上了好日子,太学却成了后娘养的,高玉琪上了奏疏,说要请你去主持太学,否则他就辞官……这个不要脸的东西,竟然敢威胁官家,找死!”
  陈忠珩气呼呼的,沈安却有些晕乎。
  这是……要我去接管太学?
  这个太嘚瑟了吧?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某著名大学的校长。
  哥要当校长了?
  陈忠珩见他高兴,就说道:“你高兴个什么?那太学加起来才三十余人,就和一家私塾差不多,你……啧啧!你这是上当了。”
  沈安却知道这完全不同。
  私塾是私塾,人再多没毛用。
  太学却曾经是大宋的顶级学校,曾经是无数读书人眼中的圣地。
  如今这个圣地在沈安的手中,他就能借鸡孵蛋,教导出无数支持改革的人才来。
  沈安嘚瑟的回到家中,高玉琪已经等候多时了。
  “见过待诏。”
  “坐!”
  沈安很是随意的指指自己的对面,等高玉琪坐下后,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儒学应付科举,有没有问题?”
  别扯淡什么学问,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你给哥治陈忠珩的痔疮看看。
  高玉琪若是迂腐,沈安铁定甩手,然后全力栽培国子监的那些学生。
  “这个……”
  高玉琪一脸的纠结,就像是觉得客人给的钱不够的青楼女人。
  沈安嗯了一声,霍然起身。
  他需要许多志同道合的学生来改变大宋,所以没时间去纠结这个。
  太学不同意,我就国子监。
  沈安从不接受威胁,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
  “待诏且慢!”
  高玉琪的矜持被沈安的果断击得粉碎,他起身道:“但凭待诏做主。”
  沈安微微一笑,说道:“好好做,你会看到太学重新红火的那一天!”
  他说的是这般的自信,本来是只想从他这里弄钱的高玉琪不禁都相信了一瞬。
  ……
  清晨,国子监的学生们懒洋洋的起床,然后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出来集合。
  等大家在空地上聚拢之后,就看到了沈安,以及几个大汉。
  郭谦揉着眼睛在边上嘀咕,陈本脸都没洗,看着有些狼狈。
  他们俩都是被沈安派人从家里叫来的,否则按照往日的时间,应当是现在才从家里出发。
  沈安站在最前面,看着这些学生说道:“你们进了国子监,但并不代表从此就能安枕无忧。”
  郭谦心中叹息,觉得沈安给学生们下马威的想法过分了些。
  这是国子监,咱们还在慢慢的恢复之中,现在少些责怪,多些鼓励才是王道。
  “……科举要做诗词,要做文章,这些都有迹可循,有机可觅。但我不希望你们在这里只是学会了如何考试。我希望你们文能为官做宰,能知道这个世界的奥秘。而武,我希望你们能动手杀鸡,能打赢泼皮!”
  这个希望好高啊!
  而且不现实吧!
  沈安说道:“每日早上跑操,以后还得加刀法和枪阵,谁不愿意的?出来说话!”
  他笑眯眯的站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百姓般的。
  这个郭谦倒是没话说,陈本低声道:“劳其筋骨,确实是该操练一番。可跑步就好了,还练什么拳法和刀法?这是武人的东西。”
  “这是武人的东西,凭什么要我们学!”
  一个学生提出了异议,顿时人群中就多了嘈杂。
  沈安依旧是笑眯眯的说道:“谁不同意的,站出来,咱们来说说道理。”
  人群里一阵混乱,随即十余人就站了出来。
  沈安仔细看着他们,然后再次问道:“无法接受?”
  这十余人都齐齐点头,很是坚定。
  “我等只学儒学。”
  “对,我等就只学儒学。”
  十余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却没注意到沈安脸上的冷笑。
  这还没到哪里哪,就先申明不学沈安的那一套,这些学生哪来的自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