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3147

  “那些百姓不肯,若是强迫,他们有的是法子把嫁妆给隐藏了。”
  富弼难得给人解释,一语中的,连赵祯都在点头。
  这事儿换个说法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官府的规定再好,可俺们不听,咋滴?和俺们躲猫猫?你躲不过俺们啊!
  赵祯觉得赵仲鍼是想脱罪,所以才找了个借口,于是他的心情就沉郁了起来。
  这样的人也能进宫?
  赵宗实若是接班,以后赵仲鍼就是太子。
  这样的太子……于国何益?
  他看了赵仲鍼一眼,心中微微一冷。
  朕不怕你犯事,就怕你犯事后用拙劣的手法来搪塞。
  那不是未来的太子,而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少年。
  这样的少年如何能担当大任?
  赵祯的眸色微暗,见赵仲鍼没有慌张,心中就更是上火,就问道:“哪里好办?”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若是你再错过,那就是无缘。
  赵仲鍼仿佛不知道自己身处危机之中,他说道:“陛下,真的很简单。”
  他看了一眼宰辅们,笑道:“以往都是倡议,提议,建议,可百姓不会听从。甚至范文正定了规矩,百姓也不理,为何?臣以为是因为百姓是盲从的,大家都这么做,我不做就好像不对。再说那些娶新妇的人家也盼望着女方带来丰厚的嫁妆,一旦简薄了,男方就会看低新妇,这些才是根由。”
  这个分析有趣,富弼微微颔首,赵祯微微点头。
  只有赵允良在暗自冷笑,心想你就想凭此脱罪,做梦!
第244章
什么叫做腹黑
  大宋的民俗很多,但最让人头痛的绝对是嫁妆。
  从刚开始的炫富,或是怜惜女儿出门,于是多给嫁妆。到后来大多是为了攀比,男方更是巴不得新媳妇的嫁妆丰厚,于是就推波助澜,这习俗就定型了。
  几代君臣都想过办法,想把这股风气拉下来,可却无人成功。
  现在一个少年站在殿内,神态从容的说着这几代人都没解决的难题。
  “……臣以为这种攀比的风气首先来自于上。”
  赵仲鍼歉然的一笑,然后继续说道:“不管是官家嫁女还是权贵嫁女,嫁妆之丰厚,让人瞠目结舌。”
  大宋皇家嫁女,给出的嫁妆比皇子娶亲的聘礼还多。
  宰辅们默然,这些他们也知道。
  赵允良觉得该打断这个话题了,就说道:“百姓自愿,官家仁慈,难道还能去强行干涉不成?”
  这话说的极妙,妙就妙在那个‘自愿’和‘仁慈’上。
  百姓自愿,你去管就是多事。
  官家仁慈,已经是尽心尽力了,事情管不住,那就是天意。
  赵仲鍼却没在意,他的目光渐渐锐利,“陛下,大宋各处均有溺婴……为何?一是百姓养不起,但有的却是不堪厚嫁之风,在孩子生出来后,只要是女婴,就直接……”
  他低下头,“就会溺死。”
  赵祯心中震动,不禁起身问道:“可是如此?”
  富弼垂首道:“陛下,各地均有此事……小郎君说的溺死女婴不少。”
  赵祯不禁骂道:“荒唐!荒唐!”
  赵仲鍼想起了来之前沈安的眼神。
  当时沈安欲言又止,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古怪,像是希望,还是期冀。
  沈安欲言又止的只是两个字:赋税!
  赵祯有些悲伤的道:“此事要着紧,要马上办,朕下旨意也好,派人去各处下禁令也罢,马上就办。”
  富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陛下,民间怕是难以控制。”
  你做的再多百姓也不会买账。
  赵祯一时间难受,就含泪道:“奈何奈何!可怜百姓了!”
  “咳咳!”
  赵仲鍼干咳两声,等宰辅们瞪过来时,就说道:“但是……可以垂范啊!”
  赵祯的身体一僵,就伸手扶了一下靠背,然后缓缓看了过来,目光中多了些味道,好像是喜悦。
  “垂范?”
  富弼一下就醒悟了。
  赵仲鍼说道:“上行下效,只要皇家嫁女少些嫁妆,官员权贵嫁女少些嫁妆,百姓自然会跟着转变,百试不爽。”
  这股奢靡风潮就是皇家和权贵们带出来的,可他们却茫然不知,原因不过是想事情从未把自家考虑进去。
  赵仲鍼的话却一下就点醒了众人。
  赵祯一拍大腿,说道:“正是此理。朕一时迷惑,亏了仲鍼点醒,好!”
  这就是典型的灯下黑!
  宰辅们的表情却各有不同,有的是点头欣慰,有的却是面无表情。
  我嫁女想厚嫁,这是心疼女儿,这也要管?
  赵仲鍼最后补充道:“现今嫁娶不讲门户之别,可都要财。只要皇室和权贵官员们嫁女简薄,那些人再厚嫁……怕是有人会看不过去。”
  那就是出头的椽子,自然会有人去收拾。那些官吏可不是省油的灯,你冒泡炫富,就是黑夜中的萤火虫,自然会引人瞩目。
  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个少年竟然这般聪慧?
  聪慧的少年多了去,可对国事分析的井井有条的,而且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少年……
  富弼看了一眼边上神色木然的赵允良,心中微叹,觉得此人今日大概是要为赵仲鍼做嫁衣了。
  果然,赵祯欢喜的道:“来人。”
  陈忠珩适时出来:“陛下,臣在。”
  赵祯指指赵仲鍼,笑道:“是个好孩子,朕记着宫中才进来几块好玉佩,拿一块给他。”
  君子如玉!
  我去!
  这个赏赐……耀眼啊!
  赵祯含笑道:“你这些都是跟着沈安学的?”
  郡王府哪里知道这些。而沈安见识过不少民间的事,所以赵祯一语中的。
  赵仲鍼点头道:“是,臣跟着沈安学了许多。”
  富弼也有些好奇,就问道:“敢问小郎君,沈安给你们上课……连这些国事都说吗?”
  赵祯对此也很好奇,于是就仔细倾听。
  赵仲鍼说道:“说,而且每次说的时候,多半会举例,都是有凭有据,让人一听就懂。”
  啧!
  赵祯有些嫉妒了。
  他当年可没这么好的一个老师。
  富弼赞道:“沈待诏果然是才华横溢,陛下,太学交给他,臣以为在恰当不过了。”
  连赵仲鍼都被他带的这般出色,那些学生更不在话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