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3147

  沈安显然是有些不耐烦,隔壁的掌柜在小声讨好。
  诸多声音传来,这边的掌柜提高了嗓门说道:“小心那是假钱。”
  铜钱值钱是因为铜值钱,可有些人却在铜钱里掺假。
  他觉得自己是好心,可陈洛却觉得这是羞辱,就沉声道:“再啰嗦弄死你!”
  他是在军中被排挤出来的,出来后手头拮据,加之不会手艺,若非是沈安要了他,此刻他大抵只能去帮人干苦力。
  对于陈洛来说,那一段就是人生最灰暗的记忆,而沈安就是拯救他于水火之中的恩人。
  所以他容不得有人羞辱沈安。
  他盯着掌柜,那眼神有些冷,沈安却出来了。
  “干嘛呢这是,咱们没工夫扯淡,赶紧走,继续买!”
  沈安负手在前,周二拎着一个木箱子,看那小心翼翼的模样,里面肯定就是水晶。
  掌柜的觉得不大对。
  真的买了?
  他觉得自己怕是看错了人。
  沈安走进了斜对面的一家店铺里,等再出来时,陈洛的手中已经多了个箱子。
  这是扫货?
  卧槽!
  掌柜把肠子都悔青了,此刻隔壁的掌柜出来,同行是冤家,自然是要奚落一番的。
  “知道那人是谁吗?”
  掌柜摇头,心想我特么一天忙的不行,哪有时间认识人去。
  隔壁的掌柜得意的道:“某早就认出来了,所以他要多少某就给多少,而且还不怎么还价……这爽快劲,这生意做得就是爽快啊!”
  掌柜看着沈安等人远去,就问道:“他是谁?”
  “沈安沈待诏。”
  隔壁掌柜看着他,嘚瑟的道:“一年能挣十多万贯的财神,你竟然把他当做是骗子,你的眼睛瞎了吗?哈哈哈哈!”
  掌柜喃喃的道:“怪不得……怪不得啊!他竟然没多看某一眼……那不是心虚,而是……而是不屑!某的眼是瞎了!”
  沈安是不屑于和掌柜较劲,回到家之后,他就托关系找来了两个打磨匠人。
  “照着这个模样打磨,可有把握?”
  沈安觉得这事儿应该有些难度,所以就急切了些。
  一个匠人拿起图纸看了看,另一人拿起水晶块查看着。
  “是信阳货。”
  信阳的水晶不错。
  在看图纸的匠人点点头,对沈安说道:“沈待诏放心,此事小人接下了。”
  “几日?”
  沈安比较急,工匠们却只会按照规律办事。
  “三日。”
  沈安算了算,“好,第一对打造出来了,后续的还得弄。”
  两个工匠觉得这是个长期的活计,马上就恭恭敬敬的把沈安送了出去。
  “看好这里,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沈安很忙,才交代完宫中就来人了。
  他觉得宫中此刻该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进了殿内,见到赵祯有些憔悴,宰辅们也是神色各异,沈安就知道事情闹大发了。
  “……陛下,各处官员多有进谏,大多说是天象有异,当自省……”
  曾公亮有些烦,但却不得不表达各处的意见。
  赵祯有些无奈的道:“朕准备从宫中放些人出去。”
  朕都妥协了,做出了认罪的姿态,该消停了吧?
  赵祯认错很有特点,最喜欢的就是放人。
  宫中的人很多,每当有什么天象时,他就放一两百人,就当是罪己诏。
  以往大伙儿都认可,可这次却不行了。
  曾公亮叹道:“陛下,那些人说……祖宗之法轻易就被人给坏了,老天这才降下异象示警,若是再不悔悟,下一次怕就会是地龙翻身了。”
  地龙翻身就是地震,这个有些恶毒。
  富弼也觉得这事儿真是有些玄乎,“陛下,此事不可小觑,要不……那个婚嫁之事改回去吧。”
  曾公亮知道富弼这是避重就轻。
  皇帝要求皇室和权贵们嫁女时要简薄,要引导好风气,可权贵们不差钱啊!所以就觉得憋屈。
  我家有钱,我花钱嫁女是要展示自家的财力,炫耀一番,你竟然不许?
  这真是让人怒不可遏啊!
  可这个不算是什么。
  那些人就盯着灾民就地安置的决定喷。
  原先都是编为厢军,现在竟然变了……
  官家,你变了!
  你竟然把祖宗之法给变了。
  这是一次反击。
  利用天象来给官家施压,堪称是凌厉。
  你是天子,天之子,现在你的老子发飙了,你还敢乱改吗?
  ……
第246章
帝王打鼓救月亮
  赵祯不是个保守派,否则当初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就不可能会有开头。
  范仲淹当年一刀刀的砍向了权贵阶层和官员阶层,最终败走麦城。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可却震慑了那一干既得利益者。
  那些人都在盯着朝中,都在盯着赵祯。
  灾民优先编为厢军,这就是一个老规矩,也就是祖宗之法。
  赵祯改了,这就引发了些猜测和警惕。
  所谓的老规矩,也就是各种潜规则,以及各种祖宗之法。
  老赵家的祖宗之法大多都是对官员们友善的,所以……
  气氛有些凝滞,富弼说道:“陛下,外面群情汹涌,臣以为……要不就缓缓吧。”
  当年的铁脊梁、革新的干将,如今也被弄的心灰意冷。
  赵祯微微摇头道:“那些人太得意,朕若是许了,那就是低头。低头不怕,可朕却怕朝令夕改!”
  曾公亮说道:“陛下,等消息传到各地之后,怕是又会引发些纷争,到时候上下不安,这不是大宋之福啊!”
  这话有些隐晦,但却是在暗示赵祯,要小心由此引发的党争。
  皇帝不退步,臣子们自然要站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