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147

  他的同伴转过来,然后看着暗香香露铺,说道:“是香露!”
  “是香露……”
  老人的身体在颤抖。
  他知道自己得罪了一个能人。
  一个能把生意做的轻松写意,不断弄出新东西来的能人。
  东家会如何?
  “好香啊!”
  一辆马车停在了路边,车帘掀开,满头珠翠……
  “是香露!”
  车里的贵妇人也不顾抛头露面,帷帽都不戴就叫人扶着自己下车,然后冲进了店铺里。
  “天呐!那么多!我都要了!”
  “抱歉,每人限定只能买两瓶。”
  “什么?那么多为何只许我买两瓶?我告诉你,我家官人乃是……”
  店里面爆发出了一阵争吵,但樊楼的商户们却没有一丝欢喜。
  地上的液体在渐渐挥发,香味持久向四周扩散。
  “是香露!”
  消息飞快在传播,那些倨傲的管家、急匆匆的侍女……无数人在赶往暗香。
  “他们卖了有……一百余瓶了。”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数字。
  这说明香露压根就不是沈安说的来自于岭南,而是他们自己制造的。
  这就是聚宝盆啊!
  这十家商户都在懊恼着得了炒菜的秘方后,为何还要过河拆桥,冷淡了沈安。
  否则他哪会去找王天德这个不入流的商人合伙啊!
  一群人在懊恼着,老人缓缓走了过去。
  王天德和沈安站在外面,见老人过来,他下意识的就微微弯腰,以表示对这位商界领袖的尊敬。
  “你……怎会弄出了香露?”
  老人迟疑了一下,然后还是问出了自己最不解的问题。
  沈安仿佛和他没有任何龃龉,微笑道:“为什么不能呢?”
  老人点头道:“是啊!为何不能呢!”
  他苦笑着说道:“你从头到尾都没准备和我们再合作,对吗?”
  沈安看了陈斌一眼,从头到尾,陈斌都只是跟随,并未发表意见。
  “没错。”
  老人释然了,“我们气势凌人,而且背后的权贵是你所忌惮的,所以你只想一笔买卖,过后大家各走各路……”
  沈安点点头,觉得这些人真的高估了自己,不过他并不想和他们有过多交集。
  老人回身,沈安问道:“还要我给什么交代吗?”
  老人缓缓摇头,面带愁色。
  那些樊楼的商户都傻眼了。
  沈安说道:“我知道这里面不只是利益,还有关于家父的一些争议在。许多人想俯瞰着我,想见到我倒霉的模样。但我希望你们回去禀告各自的主人,告诉他们,想咬我一口?那得做好被崩牙的准备。”
  你们想控制我吗?
  那就来试试吧。
  沈安知道自己如果按部就班的去讨生活的话,大抵不会有人来找他的麻烦。
  可他受不了带着妹妹租住在那不见光的外城,然后每日去卖锅贴,一日两餐,小心翼翼的活着,直至整个人都颓废掉。
  要想活得好,就得接受这些纷争和风险。
  沈卞,你的子女现在活得像一条狗般的狼狈,你可悔了吗?
  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会少。
  沈安笑的很清爽,这时一个贵妇人从里面出来,皱眉道:“暗香暗香,没有一首好诗词来映衬,那个梅妻鹤子的林逋让人想着就无趣……”
  这就是文青,买个香水还得给她们搭配上一段凄美的故事,这样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
  而且梅妻鹤子的林逋并非是无趣,只是她们觉得不够新鲜了而已。
  喜新厌旧的文青妇人们需要新刺激。
  沈安笑道:“我这里倒是有一首诗。”
  那贵妇眼睛一亮,旋即不屑的道:“少年大话,如何能做出好诗词来。”
  沈安略一沉吟,微笑道:“有了。”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中州处处栽……”
  这开头有些平淡,但却有些瘙到了文青贵妇的痒处,她就催促道:“后面还有吗?”
  琼枝只合在瑶台,这不就是比喻咱吗?咱就不该沾染凡尘,整日吸风饮露,和仙女一般。
  这催更的催的急切,沈安却在冥思苦想。
  听到这两句诗,那些樊楼商户只觉得心中发冷。
  这么一个出色的少年,而且奇思怪想层出不穷,就算是不踏入宦途,可他的未来会如何?
  巨贾!
  这是陶朱公般的人物啊!
  而他们竟然把这等人物当做是夜壶,用得着就客气亲热,用不着就威胁恐吓……
  老人苦笑道:“老夫却是眼瞎了,诸位,此后……”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洁之意瞬间让人身临其境,那贵妇双手捧心,眼中全是星星。
第29章
妥帖保护,挥洒自如
  沈安觉得自己此刻是诗仙附体了,眉间全是从容。
  周围围拢的人越发的多了,连在里面抢购的妇人们都在倾听。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沈安仿佛是想通了前后,朗声吟诵道:“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哦!”
  那些妇人们都不禁赞美着,有人甚至是眼中含泪。
  “这就是吟诵我等的名篇啊!”
  “对。”
  这首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把那梅花比喻做是美人,默默的盛开在山林间,明月之下……
  绝世有佳人,幽居在深谷……
  一种认同感在妇人们的中间传递着。
  我们就是高洁的梅花,暗香于林泉之下,只是到红尘中来走一遭罢了。
  而世间知己稀少,诗中的何郎,也就是何逊才是懂的梅花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