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3147

  每一位父亲都曾无数次举起手,有的打下去了,有的没舍得动手。
  王安石就是没舍得动手的典型,但今天他觉得忍不得了。
  这是他多年来对王雱最凶的一次,可王雱却怡然不惧的道:“爹爹,您有空去国子监看看就知道了,孩儿可从不说谎!”
  王安石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觉得有些累,他摇头叹息:“罢了,你去吧。”
  实用之学是很重要,可不能一切都讲实用,儒学博大精深,当刻苦钻研……
  ……
  王雱差点挨了自家老爹揍,而沈安现在却只想揍人。
  国子监的大门里,十余个男子正在狂喷。
  “凭什么赶我儿子出去,凭什么?”
  “我家大郎聪慧好学,你若是不信尽可去街坊那里问问,可就这样的好学生,竟然就被一句我乐意给赶出了国子监,谁说的?出来给个话。”
  “就因为不学那个所谓的杂学,就不能进国子监?这是那里的规矩?到了官家面前某也敢问一句!”
  “谁乐意去学那杂学?你等问问国子监的学生,若非是有大儒在,谁愿意学杂学?”
  几位沈安请来的大儒微微而笑,觉得颇为惬意。
  他们来国子监是奔着钱去的,但国子监里竟然教授杂学,他们心中多有不满,只是看在钱的份上忍了下来。
  这些男子的话对他们多有肯定,而且还贬低了杂学,让人心情舒畅啊!
  “是谁?”
  一个男子怒吼道。
  “我!”
  沈安应了一声,陈本在他的身后低声道:“这些人都是那日被你赶出国子监学生的父辈,他们这几日经常来闹,说是要个说法。”
  “是你?”
  “对,是我。”
  “你是谁?”
  十多个家长慢慢围拢过来。
  “国子监说书沈安。”
  “凭什么把我家大郎赶出去?”
  “你只是个说书,这里还有祭酒和司业,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他能做主。”
  一群家长在气势汹汹的咆哮,郭谦突然冒了一句。
  老郭今天告假,大概是听到了风声就赶来了,算是有担当。
  一群家长正在气头上,就喝问道:“你是谁?”
  郭谦对沈安歉然点头,说道:“老夫国子监祭酒,郭谦。”
  这群家长沉默了。
  祭酒都说沈安能做主,那他们刚才的叫嚣就显得很是无谓。
  一群家长憋得脸红,有人喊道:“国子监也算不得什么,也就是收一些寒门子弟……咱们走。”
  “走!”
  国子监这几年是没落了,如果不是沈安出钱请了几位大儒来授课,这些人也不会让自家的儿子来。
  这就是双向选择,不过沈安却不肯把这些歧视杂学,功利心很重的学生收进来。
  “可是我国子监的名声啊!”
  有人嘀咕了一句,沈安没搭理,就准备进去上课。
  “安北兄。”
  沈安回身,见到是王雱,就笑道:“你来作甚?”
  那些家长有人认识王雱,就放低了声音,“这位是王安石家的大郎君,天才一流的人物,当年可是大宋数得着的神童……”
  “听说过,他跟着王判官来了汴梁许久,参加的文会就没输过,大才啊!”
  “他竟然和那沈安认识?”
  “认识的多了去,咱们走!”
  “你看,他去找郭谦。”
  “这是……”
  王雱走到郭谦的身前,躬身行礼,说道:“郭祭酒,学生想入国子监。”
第251章
这就对了
  横街这里右边是国子监,左边是太学。
  如今得了沈安这个金主的资助之后,两家的日子算是好过了。
  而后两边融合,太学就是国子监,国子监就是太学。国子监领导太学,太学具体教学。
  王雱想来国子监就读?
  郭谦本是恼怒那些男子来闹事,所以面色铁青,可当听到这话后,那笑容都堆满了脸庞。
  “好!哈哈哈哈!”
  王安石啊王安石,外界说你的学问有自成一家的迹象,可你的儿子现在却要来国子监就读,你羞不羞?哈哈哈哈!
  郭谦当年和王安石有过交集,却没啥好感,所以现在见到王安石的儿子竟然要来国子监读书,那得意……
  老夫的嘚瑟谁人能懂啊!
  那些家长也觉得晦气,却不敢出言不逊。
  国子监是个无权无势的地方,他们可以闹腾一番,可王雱却不同,他的老爹王安石可是度支判官,实权官员。
  而且王雱年少就有天才的名声传出来,等进京后,京城的那些少年在他的面前不论是诗词还是文章,都一一被击溃。
  “王判官的命好啊!自己是高官,儿子还这么聪明……”
  人生赢家说的就是王安石这等人,提起来人人艳羡。
  张本有些顾虑的道:“祭酒,这都考过了。”
  咱们不能开后门吧,否则传出去外面会说国子监的人谄媚,竟然单独招收了王安石的儿子。
  郭谦得意洋洋的拍拍王雱的肩膀,颇为嘚瑟的道:“他这等天才,国子监任何时候都能进,只嫌少,不嫌多!”
  王雱正色道:“多谢祭酒,只是学生进国子监却是要学杂学的。”
  我……
  郭谦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然后放在王雱肩上的手抽了回来,强笑道:“要学杂学?”
  你这是说错了吧?
  王安石忙着呢,没空教你,你来国子监竟然只是为了学杂学?
  王雱认真的道:“对,要学杂学。”
  郭谦的手垂落下来,强笑道:“好!好啊!待诏的杂学名声在外,我国子监越发的兴旺了,好事!好事!”
  他要学杂学?
  王安石的天才儿子进国子监竟然只是学杂学?
  那群男子都懵了。
  有人甚至不敢相信,就掏掏耳朵,然后茫然问身边的人:“他说他要学杂学?”
  “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