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3147

  “先民刀耕火种时,一亩地能产出多少?”
  赵仲鍼目光炯炯的道:“那时候可有丝绸?可有布匹?可有如今这等盛况?”
  曾公亮眨着眼睛,觉得这个话题已经没法回答了。
  可富弼却从容的道:“财富有定数,说的是田地和矿山的数目都有定数。”
  脚下的土地就是那么多,矿产也就那么多,目前看来都差不多满了,没多余的提升余地了,这不是定数是什么?
  赵祯微微点头,他也想让大宋更富裕些,但庞大的帝国泥足深陷,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甚至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试过努力,但范仲淹他们却失败了。
  没有办法啊!
  他看向了赵仲鍼。
  “粮食增收呢?以前粮食一亩地才收成多少?现在多少?”
  赵仲鍼问道:“隐藏着的矿山呢?能捕更多鱼的海船呢?”
  富弼摇头道:“可土地就那么多,鱼儿就那么多……都探索完了,都种完了,还有什么?”
  他这个是狡辩,连赵祯都觉得有些欺负人。
  可沈安却知道这只是眼光问题。
  这些君臣的眼光就那么大,犹如坐井观天的青蛙,觉得世界就那么大,资源和财富就那么多。
  最关键的是他们忽略了人作为财富创造者的作用。
  赵仲鍼笑了:“那就去夺取新的土地。”
  轰隆!
  殿内仿佛平地起了风雷。
  人人傻眼!
  赵祯也傻眼了。
  支撑财富定数的论点就是土地有定数,而中原自古都是农业国,目前也无法看到增产的希望。
  农业没法增长,在君臣的眼中就是财富没法增长。
  所以富弼才觉得赵仲鍼在胡闹。
  可后面赵仲鍼却用每一项财富都能增长来反击,而且有论据支撑。
  富弼不能反驳,就狡猾的用了土地有定数来回答。
  你看看,大宋的土地就那么多,财富哪里还能增长?
  他觉得自己有些无耻,可赵仲鍼的回答却让他懵逼了。
  那就去夺取新的土地!
  瞬间殿内的温度仿佛一下就降低了。
  富弼打了个寒颤。
  陈忠珩的面色有些白。
  曾公亮在发呆。
  韩琦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们觉得一柄利剑从自己的头顶上掠过,遍体生寒。
  他们看向了赵仲鍼。
  少年站的笔直,目光锐利。
  这一刻殿内仿佛真的有一柄利剑……
第270章
士别三日
  从唐末开始,到大宋建国至今,中原不管是混乱还是平静时期,都是窝在家里种地。
  咱们拼命的种地,种出粮食大家吃。
  可人口越来越多,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最终大家发现粮食不够了,钱也不够了。
  咋办?
  一群人就想到了开源节流,于是改革应运而生。
  各种手段都想过了,可谁都没想过对外……
  咱们不是该种地的吗?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咱们还是躲在家里种地好了。
  没有人想到去外面寻找出路!
  赵祯在看着赵仲鍼。
  第一个问题赵仲鍼的回答是‘人定胜天。’
  人能从自然中寻找到更多的财富。
  而后面对富弼有些勉强的反驳,他直接回应以‘向外扩张’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答案。
  这个少年锐利的让人觉得刺眼。
  大宋的皇储和帝王从未有过这等锐利,所以富弼觉得有些心慌。
  于是他看向了沈安。
  他希望这是沈安的态度,而赵仲鍼只是鹦鹉学舌。
  可沈安却只是在微笑着,并有一些惊讶之色。
  显然这个回答是赵仲鍼自己的选择。
  如此才让人感到震惊。
  赵祯悚然而惊,他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好是坏,可却知道这代表着进取之心。
  他是守成之君,这一点他自己清楚。
  一代守成,下一代呢?
  汉初受辱于匈奴,几代君王卧薪尝胆,最后由汉武帝一朝复仇。
  这是最能激励帝王的事迹,但文人们却每每把汉武帝的武功归咎于穷兵黩武。
  富弼觉得赵仲鍼的这种想法很危险,他正准备反驳,赵祯却说道:“此事就此作罢。”
  官家拦截了后续的辩论,这是什么态度?
  赵仲鍼行礼告退,他是昂着头走出了大殿,身后是沉默的君臣。
  他们觉得自己失败了。
  他们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暮气,并有些不知所措。
  沈安被赵祯留了下来。
  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些君臣被赵仲鍼的一番话给弄懵逼了。
  一个循规蹈矩,做事不肯越雷池一步的地方,突然来了个不肯守规矩的少年,一下就被炸懵了。
  历史上赵仲鍼进宫之后,有一次竟然穿着盔甲去见曹太后,那时的他就想着要用刀枪去为大宋赢得尊严,赢得新的土地。
  相比于守成的赵祯,这个少年才是大宋的英主!!!
  赵祯坐在上面,面色百变。
  怎么评价赵仲鍼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