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3147

  宰辅们齐齐请罪,这个才是殊为难得。
  赵祯笑道:“卿等无罪。只是朕确认了捷报心中欢喜,想着那些年的苦楚,朕……这口气不发出来,心中难安呐!”
  “报捷!”
  命令被传了出去,顷刻间人马的喊叫声就回荡在宫里宫外。
  “御街报捷谁去?”
  “小人去!”
  “某去!”
  无数人在争夺着这份荣耀。
  看似太平的环境让武人再无热血奔涌的机会,而报捷就是一次机会。
  唯一的遗憾就是那是别人的战功,和自己无关。
  “列队,我等去御街!”
  一队骑兵沉默列阵,领头的军官对站在边上的上官微微颔首,然后催马出去。
  “捷报……”
  ……
第291章
汴梁欢呼
  “捷报!捷报!”
  一队骑兵轰然冲出宫门,然后沿着御街开始疾驰。
  捷报不得阻拦!
  这个是规矩,天子脚下的百姓知晓。
  所以御街的中间瞬间就让开了一条道。
  那些报捷的军士穿着簇新的甲衣,沿着这条道开始疾驰。
  “捷报,府州大捷,杀敌四千余……”
  “捷报,府州……”
  人群中,情绪渐渐有了些变化。
  “是西夏人!”
  “对,前阵子河东来的商人说西夏人在麟府路那边挑衅,这就大捷了?”
  “可朝中怎么……以往可没这等报捷的。”
  “以往是怕得罪了西夏人呢!”
  最近大宋的敌人就是西夏人,从李继迁背叛大宋开始,到李元昊势力勃发为止,大宋在西夏人的手头上吃了不少亏。
  可这次却是难得的大捷,而且还是野战,更是殊为难得。
  赵祯燃了!
  他真的燃了!
  多年的憋屈让他在面对西夏人的挑衅时依旧做出了防御的决定,可在内心深处,他却是在渴望着。
  他渴望着大宋军队能给西夏人一个教训!
  于是此次大捷就成全了他的梦想。
  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的给沈安封爵。
  大宋封爵不是稀罕事,那些权贵和宗亲对于年少封爵早就习以为常。
  可这是没有根基的沈安。
  以快十六岁的年纪封爵,这几乎要打破一系列的记录。
  抛开那些权贵和宗室,用百姓的身份来看,沈安的封爵将会是一件大事。
  它彰显了一个道理,也是皇帝的一个承诺。
  ——好好干,朕在看着呢!谁有功,朕不会因为年龄和出身而苛于封赏!
  这就是千金买马骨!
  所以赵祯的态度很是坚定!
  赏!
  “捷报!府州大捷!”
  骑兵在御街上奔驰着,那些孩子开始欢呼起来。
  “万岁!”
  这条街的商户犹记得那一夜西夏使者和辽国使者厮杀的场景。
  在呐喊声中,两帮异族人肆无忌惮的在大宋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上厮杀,视大宋于无物。
  “让你们得意!”
  一个伙计骂道:“弄死他们!”
  “大宋万岁!”
  欢呼声渐渐蔓延开来,声浪高涨,直冲云霄。
  宣德门的城墙上,赵祯孤身一人站在那里。
  他目光复杂的看着御街上的欢呼雀跃。
  陈忠珩悄然走了过来。
  “官家,宫中的娘子们说是来贺……”
  赵祯摇摇头,然后问道:“你说说……百姓要的是什么?”
  陈忠珩一怔,然后赔笑道:“官家,百姓要的……”
  “说实话。”
  赵祯打断了他的话头,“别用那些谀词来搪塞我。”
  陈忠珩苦着脸道:“官家,臣幼时还在家中,那会儿就盼着能吃饱……”
  赵祯点点头:“为人父母的,定然不舍自家孩子进宫做内侍……”
  “臣愿意,臣心甘情愿啊,陛下!”
  陈忠珩的表忠心并未得到赵祯的回应,他双手扶着城头,说道:“我的儿女,我自然想给他最好的东西。人同此心,不是走投无路了,谁会进宫?可见朕这个皇帝做的并不好。”
  陈忠珩不知道官家为何突然问到了这个,但这却不是个好话题。
  “百姓要的只是果腹……这便是盛世,这是沈安上次告诉我的。”
  赵祯看着前方渐渐远去的骑兵,说道:“大宋的三冗啊!冗兵最为累赘……”
  他微笑道:“不过好歹把厢军给拦住了,否则后世子孙怕是养不活如此庞大的军队啊!”
  “朕早就知道冗兵之患,可却束手无策,后来沈安去了一趟中牟,竟然就找到了解开此事的法子,朕……我……知道那些是什么,可却无法自拔。”
  他喃喃的道:“朝堂就是个大坛子,把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丢进去,最后变成了一种分不清颜色,嗅不出味道的东西,朕深陷其中,群臣也深陷其中,可沈安为何能独善其身呢?”
  这算是官家对朝堂氛围的贬低,若是被群臣知道了,少不得会群起而进谏。
  谁敢说我们没有颜色?
  谁敢说我们没有味道?
  我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陈忠珩急忙看看身后,幸好没人,否则他也只得令人灭口了。
  “是了,他们说沈安不像是官,没有官样子,做事也没有循规蹈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