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3147

  走进房间,地面全是杂物,几乎无法落脚。
  赵允弼气咻咻的站在那里,骂道:“那个小畜生!竟然敢如此吗?”
  幕僚苦笑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发现的……”
  赵允弼却知道。
  就是他在赐宴上多此一举,暗示沈安是个杀人狂兼武人,这才引来了沈安的关注。
  可他是怎么查到红袖楼和郡王府有关系的?
  这一刻赵允弼不但是郁闷的想吐血,更是纳闷的想撞墙。
  就在他卧室的门上,霍然多了一个用炭笔画的圆圈。
  这圆圈画的很是粗糙,似圆非圆……
  若是黄春在的话,定然会破口大骂。
  ——曰尼玛!让你们多读书不肯,这不连个圈圈都画不好。
  ……
  “他在北海郡王府的外面闹腾?”
  赵祯心中微微一动,然后把奏疏放了下去。
  陈忠珩不知道沈安是发什么疯,“是。”
  “他闹什么?”
  “说见到红袖楼的杨力进了郡王府……”
  卧槽!
  青天白日的,赵祯只觉得一股子寒意袭上身体,那些汗毛都立了起来。
  “杨力不是死了吗?”
  “不对!”
  赵祯突然一拍案几,起身道:“他这是说……红袖楼是赵允弼的?”
  陈忠珩谄笑道:“官家英明。”
  赵祯顾不得管他的谄媚,说道:“空穴不来风,而且他和赵允弼无冤无仇……对了,元旦赐宴时,赵允弼突然讥讽了他……”
  陈忠珩觉得官家脑补的能力实在是强大,竟然……
  所以那句俗话说得好:做的多,错的多。
  欲盖弥彰就是这个意思。
  赵祯沉吟了一下,说道:“元旦赏赐的东西送了吗?”
  陈忠珩摇头道:“官家,还没呢。”
  赵祯淡淡的道:“赵允弼那边的扣一半下来。”
  随后赏赐就被送过去了,据说赵允弼一脸懵逼。
  脑补能力很强大的赵祯给了他一次教训,而他还只能装傻,其中的憋屈真的不足以为外人道。
  轰隆!
  一记炸雷蓦地响起,宫中人都齐齐念佛。
  赵祯也有些变色。
  他的老爹真宗当年耗费巨资……真是巨资,修建了几乎能和阿房宫媲美的玉清昭应宫,然后被一记炸雷给烧没了。
  千万别再来一次啊!
  他有些心悸。
  而沈安也听到了雷声。
  国子监里,那些依旧在回味着长假的学生们在上开学第一课。
  “明年的科举,你等肯定是要去的,能中几个不好说,也不强求,努力就好。”
  这是一次机会,国子监上下都不想错过。
  而正如后世的高三一样,今年国子监的课业会非常紧张。
  国子监和太学一合拢,学生们全都挤进了太学里。
  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紧张或是期盼,读书读书,盼望的就是做官。
  千里赶考只为做官,十年寒窗只为做官……
  这是人性,谁都不能免俗。
  “……科举有论,题目不一。咱们不能猜,也猜不中,这就要求你等在平时多琢磨,多学习……”
  开学第一课自然是教导。
  说完了之后,沈安就准备闪人了。
  因为红袖楼的事儿,这个年都没过安生,他准备回家补觉去。
  这天气还冷,躺床上盖上被子,耳边听着外面隐隐约约的声音睡回笼觉,那感觉……真的和神仙差不离了。
  有学生举手,沈安指指他。
  “待诏,听闻您去了府州杀敌,敢问待诏,大宋打得过西夏吗?”
  我去!提这个问题是想作死啊!
  沈安一看竟然是苏晏,这才忍住了火气。
  这苏晏就是个老实的,在国子监有名的呆子。
  “胜负……许多时候吧,胜负不在于沙场,而在于朝堂。”
  沈安觉得扯武力值的话,目前很难。
  所以他转向了朝堂。
  “大宋不差武备,军中的兵器大多精良,可差在哪呢?差在当兵的被人看不起。”
  他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一说,但却不能说的太深,否则就会引发争执。
  “此次我在府州参与征战,亲眼所见将士们的悍勇,那当真是悍不畏死,没有这等勇士,大宋永不会有安宁。”
  他面色沉凝,“可这样的勇士却被弃之如敝履,比之小贩都不如,见人低一等,这样去歧视他们,此后可还有人来为国捐躯?”
  “有的吧?”
  这时有学生嘀咕了一声,却被沈安听到了。
  他冷冷的道:“这就好比你花钱养着不认识的一家子,那一家子吃喝不愁就该感恩了吧?没有,反而是冷眼相待,喝骂不休,甚至还会拳打脚踢……你可还愿养着他们?”
  学生们低下头去,沈安说道:“别以为这个例子不恰当,在我看来,很恰当!”
  “那些人捐躯为国毫不犹豫,他们的付出就是在保护你们,包括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长此以往,谁愿意去为了你们卖命?不砍死你们都算是你们的祖上积德了!”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在下滑,从开国时的骄兵悍将,到后面的虾兵蟹将,歧视和防备武人起到了最决定性的作用。
  宁可亡国,宁可吃败仗也要盯着武人,这个执念是哪来的?
  唐末时到后面的军阀混战引发的。
  武人在这个时期里的形象真的不好,非常的不好。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毫无忠义可言。
  而且残暴也成了武人的代名词。更有那些谋逆背主的,简直多不胜数。
  一句话,武人把千年以来积累的好名声,在唐末到宋初这个时间段里全败光了。
  这就是个死结,不解开的话,大宋的未来就没有光明。
第304章
文字能杀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