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3147

  “知道。”
  “就跟着沈安在学呢!”
  “竟然如此吗?”
  杨继年看了沈安一眼,然后举杯邀饮。
  又过了几巡,杨继年突然说道:“那醒酒汤为何不上?”
  门外等待的阿青马上就出去了。
  沈安心想这点酒还用得着醒酒汤?
  而且现在的醒酒汤真的很难喝,酸的古怪。
  他在想着剁椒。
  泡几个月的剁椒酸味已经很浓郁了,然后弄几条野生的鲫鱼一起熬煮鱼汤,那味道……
  沈安突然觉得眼前的食物都成了渣渣,就想喝一碗酸鱼汤。
  剁椒用油炒一下断生,加水,下鱼,就那么简单。
  好剁椒酸辣,野生鲫鱼鲜美……
  没辣椒啊!
  沈安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怨念就是没有辣椒,否则他能折腾出无数美食。
  “包公,这是小女卓雪。”
  沈安闻声抬头,就见到了一个女孩端着盘子进来。
  女孩窄衫长裙,有帛绕过肩背,飘然欲飞。
  她的脸极为白嫩,于是映衬着乌黑的眉,粉红的唇,越发的如画。
  她把盘子先端到包拯那边,拿了一碗醒酒汤放过去。
  包拯六十余岁,自然不拘礼数,他仔细看着女孩,然后赞道:“秀丽而不失灵气,永健,你养了个好女儿啊!”
  沈安此时才知道叫这个女孩来上醒酒汤的用意。
  包拯是杨继年曾经的上官,可依旧郑重其事的介绍沈安给他,这就是看重和认可。
  包拯的朋友不多,能得他认可的更是不多。
  所以杨继年的态度也很是端正,今日特地告假在家。
  若是觉得沈安不好,他自然会婉拒,而最好的法子就是喝醉。
  若是满意,那就把女儿叫来,也算是过目。
  这是因为沈安无父母在的缘故,否则相看女方应该是长辈来。
  而这时杨卓雪出来了,这就是说,女方暂时对沈安的印象不错。
  不过稍后女方家大抵会托人去打听沈安的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女孩给两位长辈上了醒酒汤,最后来到了沈安这边。
  沈安只是瞟了一眼,就赶紧垂眸。
  好像是大长腿?
  只是一眼,老司机沈安瞬间就判断出了女孩的身材。
  一双小手端着小碗缓缓过来,沈安下意识的就伸手去接……
  那双明眸里多了羞恼,然后小手微微一动,醒酒汤就泼了点出来。
  沈安抬头,就看到了微笑。
  得意的微笑。
  顽皮啊!
  沈安才发现自己的举动有些失礼。
  醒酒汤溅落在桌子上,反弹了几滴在沈安的手上。
  他并未惊讶,而是微微颔首表示歉意。
  这不是随便就能牵小手的年代,你伸手出去啥意思?
  调戏女孩子呢!
  只是这女孩的反应竟然不是害羞,而是反击……
  这个有趣啊!
  沈安笑了笑,看着很恶劣的微笑。
  本来觉得自己做过了的女孩马上就皱皱鼻翼,然后轻哼一声,福身告退。
  不是个循规蹈矩,死气沉沉的女孩。
  沈安面露微笑,上面的杨继年见了,就冷哼一声。
  自家的闺女养大了,外面的野猪就会来刨门。
  这种感觉太难受,杨继年难免要难过一番。
  包拯有两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自然知道那种感觉。
  所以他举杯道:“永健,此次朝中在议疏浚二股河之事,你认为如何?”
  杨继年马上就换了个角色,从父亲的角色转换到了御史身上。
  他说道:“二股河乃东向,若是能成,此后不复担忧辽人借势而来,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二股河?
  沈安最近在太学忙碌,所以没关注朝政。
  稍后酒宴结束,沈安和包拯一起离去。
  二马并驱,包拯打个酒嗝说道:“你身家丰厚,前途不可限量,若是给你寻个普通人家的女儿,两边怕是难处。”
  门当户对从不是假话。
  男女之事,一方太过强势,日后的生活定然不会和谐,两家也不会和睦。
  “杨继年虽然看似古板,可去年有升迁的机会,他却不肯安生,竟然弹劾了富弼……”
  娘希匹,升官的关键时刻,你竟然去弹劾首相。
  这是不把首相当回事啊!
  这人不会是迂腐吧?
  沈安不怕小人,不怕君子,就怕迂腐。
  迂腐之人多半执拗,认定的道理要坚持,面对他们,沈安只有对牛弹琴的感慨。
  夜色渐渐朦胧,两边的街巷灯火通明,叫卖声不绝于耳。
  人越来越多了,两人只得下来,牵马而行。
  包拯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杨继年不是迂腐,而是清高。许多事他都看不惯,但却不会一味去弹劾……”
  清高啊!
  清高不怕,就怕迂腐和虚伪。
  包拯笑道:“那女娃子也还好,看着灵动。老夫知道你是个不肯将就过日子的人,所以访了许久,最后才相中了这一家。”
  沈安看似很好说话,吃饭也不精致,穿着也不讲究。
  可他的宗旨是要自己舒服。
  我喜欢这种吃法,喜欢这种穿法就行。
  这种人看似不讲究,实则是最讲究。
  我不乐意为了旁人的看法而活,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我想咋滴就咋滴。
  这种来自于后世的生活方式在如今就显得格外的另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