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3147

  赵祯怒了。
  宗室长者也是你能动手的吗?
  陈忠珩在边上招呼人递了毛巾给赵允弼,“郡王,擦擦吧。”
  “多谢。”
  赵允弼很是和蔼的道谢,然后慢条斯理的擦脸。
  这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举手投足之间,那股子贵气挡都挡不住。
  陈忠珩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赵允弼以端庄著称,可为啥在遇到沈安后就接二连三的倒霉失态呢?
  他借着接毛巾的机会,突然说道:“官家,那沈安的胆子好大,竟然敢火烧郡王府……”
  才说了一半,他惶然跪下道;“臣妄议朝政,死罪。”
  赵祯淡淡的道:“起来吧。”
  他的目光转向了赵允弼,问道:“沈安……与你何仇?”
  按照他的了解,沈安这人虽然嫉恶如仇,但却不会对无关者下黑手。
  你说沈安对你下黑手,那总得有个理由吧?
  他就算是抽抽了也只会去寻别人的晦气,而不会找你赵允弼。
  红袖楼就是你的……
  赵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很是慈和。
  而赵允弼却是怒不可遏。
  老夫的红袖楼啊!
  那邙山军就是一群流氓,砸了红袖楼不说,那沈安竟然睚眦必报的寻机把红袖楼一锅端了,让郡王府损失了一大笔财源。
  老夫的钱啊!
  赵允弼怒向胆边生,但最终却只是委屈的道:“大朝会赐宴时,臣说了几句关切的话,那少年大概不服……”
  这是少年得志的臣子对宗室长者下毒手,你管不管?
  老夫委屈啊!
  尼玛!
  陈忠珩见他流泪,不禁讶然。
  这位大把年纪了,竟然当着官家的面流泪,沈安,你究竟是作了多大的孽啊!
  赵允弼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恻然,赵祯叹道:“何苦如此……来人,送了茶水给北海郡王。”
  赵允弼今日也够倒霉的,先是谋划被沈安识破,然后上女人发现石更不起来了,最后就是郡王府火灾……
  他不知道喝酒喝多了会有些小麻烦,所以很是惶然,现在依旧是在惊惶之中。
  先前的短暂雄起会不会是错觉?
  他慌了。
  平时他可是老谋深算,城府堪比山川之险。
  可此刻却有些魂不守舍。
  “陛下,沈安来了。”
  赵祯正在可怜着赵允弼的失魂落魄,闻言就板着脸道:“让他进来。”
  沈安进来后,行礼,赵祯就喝问道:“为何点火烧了郡王府?”
  沈安愕然道:“陛下,谁说的?谁说的?污蔑人也没这么欺负人的,臣要和他拼命!”
  赵允弼怒道:“起火时,你在郡王府对面作甚?身边还跟着护卫,可却少了折克行。”
  这个老阴人的感觉竟然那么敏锐?
  沈安一脸茫然的道:“在你家对面就是嫌疑?我说郡王,你家的规矩也太大了吧。”
  赵祯怒道:“少搅合,朕来问你,你去郡王府作甚?”
  赵允弼的问题沈安可以含糊,但赵祯这里却不行。
  赵允弼盯住了沈安,心中畅快。
  来,你来说,老夫看你怎么撒谎?
  你要是有那等急智,也不至于会答应那些权贵之子进太学附学。
  蠢货,今日且看老夫让你垮台!
  沈安突然有些……那个害羞,赵祯见了就怒道:“赶紧说。”
  别说是害羞,就算是装死也得说,否则赵允弼出去一说,说他包庇欺负宗室的臣子,那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沈安一脸让赵允弼想动手打人、让赵祯想抽人的赧然,说道:“陛下,臣……臣定亲了。”
  啥?
  陈忠珩只想一巴掌拍死沈安。
  你定亲和这事有啥关系!
  赵允弼冷笑道:“你定亲难道要点把火来庆贺一番吗?”
  咦!
  老家伙真是好主意啊!
  本来决定回去就收拾折克行的沈安改主意了,晚上准备给他点酒喝。
  沈安的心情一好,就笑了起来,说道:“陛下,郡王府对面有个盲人,号称是半仙,臣拿着草帖去请他看凶吉呢!”
  噗!
  正在喝茶的赵允弼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
  “你撒谎!”
  赵允弼一脸恳切的道:“陛下,臣府里才将起火,他竟然就出现在郡王府对面,哪有这么巧的?”
  赵祯黑着脸问道:“和谁定亲?草帖何在?”
  你敢欺君……那朕就把你打发去雄州,去负责榷场,和辽人打交道。
  沈安伸手在怀里摸了摸,然后摸出了草帖,还有那位‘高人’的批语,陈忠珩接了先看了看,见那墨痕新鲜,就看了赵允弼一眼。
  这一眼带着同情,让赵允弼有些懵逼。
  这是什么意思?
  赵祯接过一看,见女方家那里父亲一栏上写着杨继年的名字,就问道:“可是那个刻板的杨继年……”
  沈安说道:“正是。”
  赵祯点头含笑道:“朕记得他,记得那年本来要升……可这人竟然弹劾了宰辅……”
  是块硬骨头。
  而且还不讨厌。
  这样的臣子帝王自然喜欢。
  赵祯再一看杨卓雪的生辰八字,就赞道:“这年岁正好适合你,谁做的媒?”
  “是包公。”
  “包拯?”
  包拯对沈安兄妹那堪称是贴心贴肺,所以赵祯也不意外。
  “你这里才递草帖,那边可同意了?”
  男方递草帖代表着同意这门亲事,随后还得要看女方的。
  沈安得意的道:“臣侥幸得了陛下看重,所以这亲事是必成的。”
  赵祯抚须微笑道:“你倒是知道借了朕的名号去招摇撞骗,不过杨继年为人方正,家教定然好,你算是得了个贤内助,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