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3147

  赵仲鍼抢先拿过来看了,然后躬身道:“安北兄仁心。”
  王雱也看了,赞道:“旁人做了善事大多宣扬,以求福报,可安北兄却一直瞒着,若非是此次事情,大概谁也不知道你竟然捐了那么多钱粮,而且持续了两年之久。”
  折克行看了就笑道:“怪不得安北兄让某别动手,原来如此啊!小弟现在就等着看那些人的脸色了。”
  沈安淡淡的道:“从做炒菜开始,某就开始了捐款捐物,及至弄出了香露,捐的钱就更多了些……三万余贯,汴梁从去年开始,街上乞讨的人少了许多……”
  赵仲鍼佩服的道:“这是大功德。”
  沈安摇头道:“功德与否不知道,但人做事……”
  他摸摸果果的头顶,说道:“要心安!贪嗔太过都是大敌……”
  “家财万贯,可你也只能睡一张床,一餐饭也只能吃那么多,莫要骄奢淫逸,那不会有好结果。”
  三人起身道:“谨受教。”
  沈安压压手,等他们坐下后,才淡淡的道:“陈洛。”
  “郎君,小人在。”
  沈安说道:“传话出去,只要沈某在国子监一日,那些权贵子弟就别想再附学太学。”
  这个就是报复!
  张八年才出门,沈安的报复就出手了,可见这恨意。
第368章
慈善家沈安
  “不给他们附学太学?”
  王雱看了赵仲鍼一眼,说道:“那些权贵子弟大多没多少本事,若是被太学拒之门外,就只能去参加开封府的发解试,开封府的发解试……那可是大才云集啊!”
  开封府的发解试历来都是重中之重。因为名额多,所以各地学生蜂拥而至,只是为了能在这里考试。
  这大抵和以后的高考移民是一个套路,只要符合政策,你就能参加开封府的发解试。
  名额多,就代表着录取的条件放低。若是你有大才,那基本上就是手到擒来了。可随着外地考生云集汴梁,难度也在直线上升。权贵子弟想去分一杯羹,大抵会比附学太学艰难许多。
  沈安见妹妹看着桌子上的捐献清单好奇,就拿过来递给她,然后问道:“果果不高兴了……”
  果果仰头,然后认真的点头。
  我妹妹不高兴了,那么就该有人倒霉。
  ……
  张八年一路回宫,身后跟着不少人,声势不小。
  皇城外站着不少人,张八年仔细看去,认出几个都是权贵。
  当年大宋立国后,赵匡胤用温和的手段剥夺了不少功臣武将的权柄,高官厚禄让他们回家去潇洒。
  这就是所谓的杯酒释兵权。
  时至今日,那些人的后代渐渐走向了没落。但是在没落之前,他们依旧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做一些事。
  比如说曹皇后,她的祖上就是开国功臣曹彬。
  这些人见到张八年后,都面露微笑,等看到后面没沈安,就纳闷了。
  “张都知,沈安呢?”
  张八年目不斜视的过去。
  “他莫不是跑了?”
  “对,肯定是跑了。”
  “那他得受贿了多少钱啊!”
  “这是畏罪潜逃!”
  “……”
  在这些权贵看来,沈安这下算是彻底完蛋了,所以他们心情轻松的调侃着,其中一人忍不住问道:“张都知,那沈安现在在哪呢?莫不是已经逃出城了?”
  “在家!”
  张八年丢下这个答案,然后进了皇城。
  在家?
  “他说在家?”
  一群人面面相觑,有人笑道:“张八年是在玩笑吧?”
  一个五十余岁的权贵面色微变,说道:“张八年一般不会搭理人,更别说是玩笑……”
  他看着刚才说话的男子,正色道:“他不会和咱们玩笑。”
  “张八年是皇城司的都知,是官家的人,常年如鬼魅般的见不得人。那张脸能止小儿夜啼,这样的人……他会和谁玩笑?”
  咱们没这个资格让张八年开玩笑。
  众人沉默,气氛渐渐不对了。
  “沈安……礼物呢?莫不是家中的管事把礼物私吞了?”
  “是啊!礼物呢?”
  “叫人回去问问。”
  一群人本是想看沈安的笑话,也好出一口气。可现在自己可能会变成个笑话。
  宫中,赵祯在和宰辅们议事,见张八年来了,身后却少了沈安,怒火就不可抑制的在升腾着。
  张八年行礼说道:“陛下,沈安未来,不过臣却得了证据。”
  权贵们集结起来就是一股力量,赵祯也无法忽视,所以张八年没有说出来,就是想让官家私下斟酌怎么处置。
  他把册子递上去,陈忠珩接过之后送过去。
  赵祯接过册子,压制着怒火说道:“他这是觉着功劳甚多,朕不能处置他吗?那朕倒是要……”
  你要做什么?
  赵祯的话停住了,他仔细看着这一页纸,然后又翻下去……
  殿内渐渐安静,只听见他翻页的声音。
  他看到的都是捐助的明细数据。
  第一笔捐赠发生在嘉佑三年六月,是两贯钱。
  赵祯记得那时候的沈安才将摆脱了窘境没多久,凭借着炒菜捞到了第一笔钱财……
  可那时候的他竟然就能捐两贯钱给福田院。
  他不想再看下去了,但还是勉强翻动着。
  后面一笔笔的钱物都记录的很详细,赵祯相信这些记录都没有丝毫差错,但心中却越发的愧疚了。
  后面沈安的捐助手笔不断加大,在他弄出了香露之后,一次就捐了上千贯。
  这个少年竟然这般心善……
  赵祯只是估算了一下大额捐助,心中不禁骇然。
  竟然有三万贯左右?
  三万贯?
  赵祯心中惊讶,又从头再翻看了一遍,然后用他那还算是有些数学天赋的脑子大致加了一下。
  没错!
  而且他还看到了有一批捐助的钱里有备注。
  ——权贵送礼,折算钱两千三百九十六贯。
  他缓缓抬头,心中的内疚越发的多了。
  朕以为他少年贪心,居功自傲,甚至还让张八年去沈家拿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