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3147

  曾公亮和那些人在诗词唱和,渐渐的喝多了,就起身舞蹈。
  他们刚接到的消息,富弼丁忧了。
  富弼的母亲仙逝,官家为此取消了一次大型宴会,以为哀悼,然后被人批评为过火了,一个宰辅不值当帝王这么做。
  富弼去守孝,韩琦成为了首相,据说很是得意。
  曾公亮挟大胜交趾的威势回归,绝对不会继续担任枢密使。
  但怎么安排他很难说,帝王心思莫测,曾公亮都无法揣摩。
  “……都来,都来!”
  曾公亮兴致很高,一声招呼后,在场的大多起身和他一起舞蹈。
  这种举手投足的舞蹈沈安不懂,也不想跳,就坐在那里自斟自酌。
  众人都在翩翩起舞,你一个少年竟然安坐不动,拿着酒杯看着湖面,神色怡然。
  你以为你是谁?
  那些文人士绅心中不满,稍后曾公亮尽兴归来,让他们作诗词文章纪念此次聚会。
  后世的趴体大抵就是酒池肉林,外加美女如云,荷尔蒙的气息四处乱窜。
  但现在的趴体也不差,舞姬们停了舞蹈,和那些文人厮混在一起,沈安甚至看到一个老家伙拉着个舞姬往后面去了。
  老家伙大抵是喝多了,曾公亮看了他一眼没管,可饶州知州却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晚些会收拾他。
  “某有了!”
  一个老家伙站起来,开始吟诵自己做的诗。
  随后一首首诗词喷涌而出,曾公亮也不时点评几句,宾主皆欢。
  酒宴在继续,大家都喝的醺醺然,有人见沈安一直在边上沉默着,就问道:“敢问这位官人,为何没有诗词?”
  你坐在那里装什么装,曾公亮是宰辅都在和我等同乐,就你在边上不说话。
  沈安抬头看着问话这人,说道:“为何要做诗词?”
  这人愕然道:“今日群贤云集,人人都作诗词以为纪念。”
  沈安一袭青衫看不出身份,他微笑道:“今日并无这个雅兴,你等自便。”
  和诗词比起来,沈安更喜欢的是自然风景。
  眼前的湖光水色令人着迷,边上的诗词难得有一首能入耳的,就和噪音没啥区别。
  沈安已经忍这些噪音很久了,若非是他涵养好,怕是会出言讥讽。
  要以德服人啊!
  他的笑容很诚恳,众人都纷纷摇头,有人嘀咕道:“怕是做不出诗来,所以在装傻。”
  “今日盛会,文采风流,诗篇纵横,这等滥竽充数之人怎么混进来的?”
  这一路沈安都落在最后面,和几个乡兵在一起,所以被这些人认为是个小吏。
  人喝多了的之后反应各自不同,有人会发呆,但更多的人会兴奋。
  曾公亮已经陷入了包围之中,那些文人争先恐后的在介绍着自己,还把自己以前的诗词文章背出来,请他指正。
  曾公亮忙的不可开交,但却很是欣慰。
  好为人师的毛病谁都有,曾公亮此次准备一路刷些声望,所以更是有问必答。
  有几个喝多了青年文人在奚落着沈安,而边上的人都在笑。
  沈安看着杯中的酒,不禁苦笑起来。
  邕州最近出了一种好酒,他们出发时,萧固收集了一批让他们带在路上喝。
  这种果酒酒精度不高,但味道极好,让人难忘。
  曾公亮准备送几坛给官家喝,再留几坛给宰辅们,所以很抠门。
  沈安也要了几坛,准备送给老包和未来的老丈人他们。
  所以今天就带了一坛酒来,曾公亮那边要了大半,和知州、德高望重的几人喝,然后赞不绝口。
  剩下的一小半就在沈安这里,这厮细细品尝着美酒,让人垂涎欲滴。
  那些人没资格喝,但听到曾公亮那边不停有人称赞这是美酒,就忍不住了。
  你特么别顾着喝酒啊!赶紧作诗,让咱们也趁机混点好酒喝。
  “某不会作诗。”
  沈安又喝了一口美酒,然后叹息一声,仿佛是在赞美。
  “那你会什么?”
  “某会……喝酒。”
  闲着也是闲着,沈安在逗弄这群人。
  这些人还不自知,就纷纷出言挑衅。
  沈安有一搭没一搭的挑逗着这些人,然后看着湖面,心中挂念着妹妹,还有那个少女。
  太学肯定会翻身,对此他有极大的自信。
  也就是说,回去就得准备商议婚期了。
  今年?还是明年。
  他的嘴角浮起一抹微笑,在旁人的眼中却是得意。
  哥就是不给你们喝。
  小坛子就在他的脚边,想喝就用勺子舀在杯子里。
  “呸!只是个滥竽充数的家伙罢了!”
  一个年轻人终究忍不住了,呸了一下,然后负手过去,准备去吹捧曾公亮一番。
  “好诗!”
  那边一阵嘈杂,接着曾公亮起身看过来,说道:“没想到在饶州竟然能听到这样的金石之音,安北,来,咱们一起来品品这首诗。”
  沈安皱眉道:“曾相,某不懂这个啊!”
  他刚才已经听到了,这首诗大抵就是说人活世间,就该品行高洁,百折不挠等等,就是一首励志诗。
  这首诗不错,但却有些无病呻吟的毛病。
  沈安拱手道:“刚才已经听到了,惊为天人,曾相算是有福了,回头这诗人人传唱,曾相重人才的美名也会随之远扬……”
  这等违心的夸赞他张嘴就来,曾公亮笑眯眯的,很是高兴。
  韩琦不是个好上官,那厮是首相,以后宰辅们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所以他需要些声望。
  曾公亮不禁大笑起来,而诗的主人,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傲然看过来,说道:“诗词只是小道罢了,不值当什么。当年周瑜在此练兵,孙仲谋北望江山,何等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东湖流水悠悠,让人感慨。只是某却做不出那等气势的诗词,憾甚!”
  众人一阵唏嘘,却没人来接茬。
  有气势的诗词都在汉唐时,被那些前辈们作光了,及至大宋,婉约就成了主流,偶尔几首气势不凡的诗词也被淹没在其间。
  “好!”
  这是饶州人的主场,这人说的很是得体,而且逼格很高,所以得了叫好。
  主人家来了首好诗,作为客人的曾公亮等人有些被动了。
  得来一首吧,不然以后传出去,大家都会说饶州文风鼎盛,竟然把当朝宰辅压的没脾气。
  曾公亮有些坐蜡了,他文采也不错,但却少急智。
  他目光转动,随行的官员中有人起身作诗,但却和那人的相比差远了。
  这就是文会,不会因为你是宰辅而退避三舍,越是宰辅越要赢你,如此方能扬名。
  曾公亮的老脸挂不住了,正在此时,边上有人喊道:“郎君,好大的鱼!”
  他循声看去,却是黄春。
  此刻的东湖湖面广阔,和外面河流沟通,里面的鱼虾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