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7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7/3147

  可那些官吏却惊呆了。
  “张相,万万不可!”
  你给一个乡兵拱手,这是啥意思?
  您这是在自降身份啊!
  传出去这影响得多坏?
  当朝宰辅竟然向武人拱手,这几乎就是陨石坠落般的大事件。
  张昇并未搭理这些人,黄春却问道:“敢问我家郎君何在?”
  这人竟然敢对自己动杀机?
  张昇察觉到了杀机,他确信一旦沈安在宫中出了事,眼前这人就敢杀了自己,然后割掉自己的耳朵作为军功的证明。
  枭首是长期以来的验功办法,可人头太重,体积太大,不好携带。
  怎么办?
  后来就有人用耳朵来记功。
  轻巧的耳朵方便大量携带,哪怕你是无敌猛将也能把自己斩杀的军功带在身边。
  张昇说道:“沈安在宫中,官家身体不豫,他和宰辅在宫中守候。”
  原来如此。
  黄春心中一松,他看着那些官吏说道:“我等在北地剿匪出生入死,不敢苛求旁人高看一眼,可却奢望诸位能记着自己是大宋的官员,莫要在背后捅刀子……”
  枢密院门前的温度骤然升高,那些官员有的脸红,有的羞恼……
  这话几乎就是指着鼻子在叫骂。
  ——你们是大宋的官员还是辽人的官员?泄密的事也干得出来,要不要脸?!
  张昇的老脸也有些红,但想起赵祯的身体,他的心又沉了下去。
  “去报喜!”
  他回身道:“来人,马上进宫给官家报喜,就说……邙山军北地剿匪归来,全身而退。”
  官家生病的消息早就传出来了,而且还是老毛病晕倒。
  以前晕倒大家还不担心,可现在的官家老了呀。
  渐渐老迈的官家经不起一次次的疾病侵袭,若是哪日倒下,说不定就再也不会醒来。
  两名亲从官拱手应了,随即转身,披风飘飘间,人已经冲了出去。
  亲从官大抵就相当于赵祯的亲兵,不但最受信重,待遇也是极好的。
  所以得了好消息后,两个亲从官几乎是一路狂奔。
  内侍宫女们看着这两人狂奔而来,都赶紧躲在边上,心中不安。
  这是哪里出事了?
  二人一路狂奔到了福宁殿,韩琦正在外面透气,见状心中就是一紧,喝问道:“何事急奔?”
  里面的人闻声出来,就剩下曹皇后在床边看着。
  曹皇后看着床上的夫君,苦笑道:“我这个做皇后的却不能正大光明的来看望你,不然就有谋逆的嫌疑……这皇帝做到这个份上……有意思吗?”
  床上的赵祯依旧在昏沉中,没有任何反应。
  “邙山军北地剿匪归来,全身而退!”
  一阵沉默,曹皇后惊住了。
  辽人都提前做好了准备,这邙山军怎么能逃过围杀?
  她听到了外面变得沉重的呼吸声。
  宰辅们也呆傻了吧?
  “你莫不是昏头了?”
  这是韩琦的声音。
  作为宰辅里唯一一个经历过沙场的人,他有这个资格质疑。
  “某前夜梦到家父出现在辽境,金光四射啊……于危急时刻拯救了邙山军……”
  这是沈安的声音,这个小子……
  “韩相,邙山军的黄春和严宝玉就在枢密院那边,他们还带回来了一百多只耳朵……”
第514章
先父浑身金光四射
  福宁殿外,韩琦追问道:“可看清了?”
  一个亲从官说道:“小人看的清楚,那些耳朵都是被腌过了……”
  欧阳修的咽喉里发出了些不明的声音。
  腌肉的历史很悠久,人类猎取了食物后,发现吃不完就会腐烂。
  咋办?
  用盐腌制或是风干。
  后来这个技能被点亮了许多,比如说斩首敌军后,就用盐来腌制人头,可以保存许久。
  可盐在此时不便宜,大规模腌制会心痛,于是石灰就成了替代品。
  欧阳修想起了自己昨日中午吃的一块腌肉,不禁胸腹处作呕。
  韩琦讶然道:“竟然……竟然这般厉害?”
  他偏头看去,沈安在边上负手而立,眉间全是矜持的淡定。
  “家父……”
  沈卞,我刚到大宋时,这两个孩子已经身处危机之中。是我背着果果一路艰难跋涉到了汴梁,我对得起你了。
  现在你要成神了,若是在天有灵,那就庇佑果果一生平安吧。
  宰辅们都傻眼了。
  沈卞是什么人?
  此人算是个奇葩,在文贵武贱的大环境下叫嚣着要北伐,甚至还在陛见时鼓动赵祯……
  大宋哪里敢北伐,所以他的鼓动自然被无视了。
  “你的父亲……早些年默默无闻,后来调任京城,说是想进枢密院,哪怕是做个兵房主事都成……”
  韩琦皱眉道:“那年……他陛见时说辽人太平惯了,大宋当可有百年太平,可北地苦寒,草原上总是能孕育出最强大、最野蛮的战士……辽人怕是风光不了多少年。到时候换了个新的势力,大宋的外强中干会引人觊觎……大宋就是一块肥肉,不咬就对不住祖宗……”
  这些话听着有些凌乱,甚至没有一点文官的儒雅,可沈安却在发呆。
  这些观点……
  辽人在以后可不就是被金人给干掉了吗?
  徽宗那个撒比自以为强大,就和金人来了个什么海上之盟,两家结伴攻打辽人。
  可辽人的残兵败将就把大宋打的满地找牙,从此大宋的外强中干就成了笑谈,也变成了一块肥肉。
  “他还说什么……官家当早早定下皇子,而且颇为看好汝南郡王府的十三郎。只是说赵宗实要多教导孩子……这些话当时被引为笑谈。”
  你一个小官竟然掺和立储大事,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看好赵宗实,但觉得赵宗实怕是教导不好自己的孩子。
  你以为你是谁?
  可现在大家一看,这货的眼光竟然这般好,一早就觉得赵宗实是真命天子。
  “你以为汝南郡王一开始对你这般好是为何?”
  韩琦冷冷的道:“因为你是沈卞之子。”
  沈安已经震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