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3147

  陈忠珩回宫转告,不出意外的看到了宰辅们那纠结的神色。
  责无旁贷!
  这话好说,却难践行。
  沈安如今就在践行。
  “民脂民膏……”
  大宋官员谁把百姓当回事?拿了俸禄钱粮是应该的,这是某读书读得好的报酬,和百姓有半文钱的关系吗?
  没有。
  所以沈安这句民脂民膏才是最让人尴尬的话。
  赵祯心中暗自唏嘘着,心想大宋每年发放的官俸不知凡几,可知道感恩、知道回报的有几人?
  都是心安理得的拿着俸禄,可尽心尽职的有几人?
  看看宰辅们吧,连他们都在尴尬,可见这话的打击面有多宽阔。
  这些宰辅都有过‘浪荡’的时光,那种白拿钱还能逍遥的日子很舒坦,连欧阳修都在诗词里怀念。
  关键是沈安竟然没有发牢骚,这让赵祯的满意又多了几分。
  这个年轻人真的不错啊!
  随后张八年就接到了命令。
  “官家说让沈家安静些。”
  “是。”
  为官家监控他关注的臣子,这是皇城司存在的最大意义。
  让沈家安静些,就是没必要盯住他家不放。
第524章
某沈安
  初夏的雄州不热,太阳照着也只是微暖而已。
  这里有榷场,往来最多的就是商人。
  商人重利轻离别,可谁的心都是肉长的,离家久了之后也会伤感思念。
  而此时酒水就是最好的伴侣。
  这里离雄州城还有些距离,路边的酒肆自然没法和城里的比,酒里掺水是常事,菜肴粗糙更是寻常。
  不过大家出门是为了挣钱,早就习惯了吃苦。
  此刻十多个商人在酒肆里喝酒,他们的伙计在外面看守货物,手中正拿着肉馒头在啃。
  李义是行商,常年往来于南北。
  这种长途行商必须要有伴,否则容易出事。
  李义笑的很矜持,他的伙伴陈永坐在对面,骂骂咧咧的道:“玛德,这酒里最少掺了一半的水。那水还缺德,竟然不是井水,而是河水,喝着一股子味道。”
  李义看了其他人一眼,低声道:“莫惹麻烦。”
  陈永怒道:“怕个屁,敢掺水还不让人说了?”
  “谁说这酒里掺水了?”
  掌柜就像是有千里耳的神技,嗖的一下从后面出来了。
  陈永本想继续喷,可李义看到掌柜手中拎着一把菜刀,就干笑道:“是某这兄弟喝多了,喝多了。”
  掌柜斜睨他一眼,说道:“若是不肯吃早走,不过钱一文都不能少。”
  陈永闻言大怒,正准备发飙时,外面来了几个男子。
  “是辽人!”
  辽人一般只会出现在榷场,到了这里就算是违规。不过宋辽和平多年了,违规的人不少,也没人追究。
  这几个辽人一看就是商人,他们进来就操着熟练的大宋话说道:“好酒拿来,好肉多要。”
  掌柜马上就换了笑脸,说道:“马上来,马上来。”
  大宋的商人们都有些忌惮的看看左右,不愿意和辽商坐在一起。
  几个辽商寻了地方坐下,却是在李义二人的边上。
  随后酒肉送上来,陈永只是嗅了嗅,就低声道:“他们的酒里没掺水。”
  “吃吧,吃完进城。”
  李义目不斜视的在吃饭,他深知这些辽商惹不得,否则被狂殴一顿也没处告状。
  陈永低声骂了一句,然后低头吃饭。
  几个辽商狼吞虎咽的吃个半饱,然后缓缓喝着酒,得意洋洋的道:“听闻雄州最近有贼子出没?”
  “对,宋人集结了不少人马去围剿,哎!”
  说话的辽商一脸的恨其不争,很是无奈的模样。可他眼中的幸灾乐祸却明晃晃的在告诉大家:宋人就是弱,就是蠢!
  另一个辽商叹道:“那些宋商都不敢离开榷场了。”
  “为何?”
  “被劫掠了好几次,死了十余人,那些宋商要么缩在城中,要么就在榷场不动窝。”
  “可怜,咱们的货物和人倒是能畅通无阻,可见那些贼人也怕大辽的铁骑。”
  “宋人……”
  一个辽商看着那些低头的宋商,讥笑道:“他们不就是这样吗?抓了许久,那些贼人还在逍遥!”
  商人有不少必备素质,其中最紧要的就是忍耐力。
  为了挣钱他们得忍耐这个世界给予他们的一切负面情绪。
  比如说欺压。
  宋商们都在低头大嚼,李义也是如此。
  许多事情忍忍就过去了,至于什么贼子……呵呵!
  真当大家是傻子呢!
  那些贼子在这一带到处溜达,天知道有多少人在给他们传递消息。
  李义看着这些辽商,不禁冷笑了一下。
  他们违规出现在这里,不就是给那些‘贼子’打探消息吗?
  商人来这里做什么?
  这里没有商机,没有客人,有的只是荒芜。
  所以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罢了,可这些辽商还要出来恶心人,多半是激将法。若是有人知道大宋下一步对那些‘贼子’的手段,此刻气不过,很有可能就会说出来。
  那就是泄密!
  “一定能抓到!”
  陈永怒道:“他们只要敢不跑,一定会被抓到,然后……然后被杀掉,弄成京观!”
  酒肆内的气氛骤然一紧,掌柜不再耳聪目明,缩在后面不出来。
  酒肆里的宋商们察觉到了些什么,都加快速度吃饭,准备在爆发冲突之前走人。
  辽商们冷笑着起身,有人抄起凳子,有人摸出短刃……
  “京观?”
  外面有人问道:“谁想筑京观?”
  “客人……”
  掌柜又窜了出来,耳聪目明的让人惊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