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9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7/3147

  “这不是某干的!”
  种谔很恼火,觉得自己纯属就是无妄之灾。
  沈安笑道:“可你护住了闫亮……”
  我也知道你不屑这么干,但现在屎盆子却扣在了你的头上。
  沈安微笑着走了,种谔面色难看,说道:“操练起来!”
  阵列重新站好,但在经历了先前的事情之后,士气有些低沉。
  种谔迅速走出了负面情绪,说道:“好生操练,若是能胜……以后自然有你等的好处。”
  这是许诺!
  士气马上就起来了,边上有人堆笑道:“副使高明。”
  种谔摇摇头。因为时间太短,所以他没有功夫去慢慢扭转士气,就干脆许诺打气。
  若是真的胜了,种家绝对舍得给好处。
  这有些犯忌讳,但到了这个时候,种谔也顾不得了。
  “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
  他昂起头来,眼神渐渐坚定。
  ……
  “你以为种谔练兵的本事如何?”
  陈忠珩没走远,在前方截住了沈安。
  沈安没想到他竟然问这个,就说道:“不错,至少令行禁止是有了,而且沉稳,加之种谔此人计谋百出,差不了。”
  种谔的手段颇多,而且有些喜怒无常,若是乱世,这等人就是枭雄的命格。
  可现在是大宋,所以他的这份心思就只能用在了计谋上。
  陈忠珩赞道:“没想到你竟然这般夸赞种谔,可见心胸宽阔。”
  沈安一脸愕然的道:“某本就心胸宽阔,老陈你今日才知道?”
  连陈忠珩身后的内侍都在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沈安,可见他那番话的诚恳。
  沈安差点就要笑破肚皮了。
  不管种谔如何,作为种家下一代中的佼佼者,朝中定然会重用他,作为和折家的制衡。
  所以这等好话沈安自然不会吝啬。
  陈忠珩点点头,好奇的问道:“那你不担心会输吗?”
  沈安自信的道:“他虽然不错,但折克行更出色。”
  哥赢定了!
  陈忠珩笑了笑,带着人走了。
  “果然是个君子……”
  “朝中这等君子……沈安……少见……”
  “……”
  风中送来了些话,沈安笑的很是矜持的道:“种谔练兵不错。”
  随后他去了樊楼,包下了一家酒楼吃饭。
  乡兵们是第一次在这等高档的地方用饭,很是好奇,这里瞅瞅,那里摸摸。
  等酒菜一上,沈安举杯道:“今日在此饮酒,希望将来会有一日,某带着你们在西夏,在辽国……在天尽头,为了大宋举杯。”
  众人肃然举杯喝了,然后气氛热烈了起来。
  沈安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他们不自在,就喝了几杯酒,托言有事出去。
  “见过待诏!”
  “见过待诏!”
  一路遇到了不少人,那些商人见到沈安都像是见到了聚宝盆,笑的眼睛都变成了铜钱。
  王天德偶遇沈安,然后被沈安看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事儿在樊楼引为佳话,让一干商人嫉妒的眼睛发红。
  “待诏!”
  才出樊楼,沈安就遇到了苏晏。
  苏晏看着有些焦急,可却看了看左右。
  沈安和他走到了僻静处,问道:“何事?”
  苏晏说道:“先前有人在家门外堵住了学生,说是要把女儿许配给学生……”
  “好事啊!”
  沈安说道:“你年岁也不小了,此时成亲正好。某这里本来要给你张罗,可却一时没遇到好的。”
  苏晏说道:“是曹家……学生不敢和国舅家结亲。”
  “国舅?”
  沈安乐了,说道:“走,去看看。”
第582章
扳回大宋的国运
  沈安带着苏晏去了曹家,正好曹佾也在。
  “这就是苏晏?”
  曹佾用审视的目光看了苏晏一眼,说道:“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沈安摆摆手,苏晏跟着人出去。
  “什么意思?”
  沈安直截了当的问道:“是什么让曹家想和某这边联姻?”
  他直接,曹佾也不含糊,“折克行要出头了。”
  “肯定的!”
  沈安很是自信的说道:“此次一旦赢了,折克行就将会步入武将的行列,只要给机会,十年后,他定然就是大宋名将!”
  “教授大宋名将的滋味如何?”
  曹佾现在多了鲜活的气息,看着和一个正常人没什么区别,甚至还喜欢开玩笑。
  沈安想了想,说道:“很得意。”
  “日后那些人会说你带出了帝王,还有名将,还有名臣,再加上太学的那些学生……安北,你可知自己已经浑身发光了吗?引得不少人想和你亲近。”
  “你已经在结党了!”
  曹佾说到结党时没有什么惶然之色,正如同沈安说的那样,官场中不结党的,几乎没有几个有出息。
  沈安笑了笑,这些都是在他的算计中,所以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曹佾叹道:“曹家如今算是被放开了些,族里有些人在蠢蠢欲动,想掺和权利,被某给呵斥了。可曹家终究要给自己找些出路,苏晏这个年轻人不错,不是那等奸猾的,有你照应着,他前途无量。”
  他看着沈安,诚恳的道:“你该知道曹家有些旧人,以前不敢动用,可以后……你若是遇到到了麻烦,只管说。”
  沈安心中一震,就看向了曹佾。
  这态度就是想结党。
  来吧,曹家看上你了,咱们兄弟结盟吧,以后一起应对这波谲云诡的局势。
  曹佾点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沈安起身出去看了一眼,见外面没人,就回身道:“某如今是有不少人手,可家族却凋零,并无可靠的亲人作为臂助,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样的人家其兴也勃,但以后定然不好。曹家是国戚,只要愿意,大把的人愿意和曹家联手……为何是沈家?”
  曹佾笑道:“家族人多也是麻烦,而且那些人家大多垂暮,有出息的子弟看不到几个。他们现在是很得意,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二十年后你少说能做一路的转运使,可他们呢?最多是在某个衙门里厮混……出言必称某是哪家哪家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