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常平传(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26

无人能够颠覆殷商的江山,即使闻仲,也不可以。
“王宫宴会已经备好,众同僚随老夫入宫,共庆此事。”闻太师起身,龙行虎步出了大殿,远处一团墨色飞来,化作一头神骏的墨麒麟将闻太师驼起,率先向王宫行去。
常平毫不犹豫的起身,早有仆从牵来骏马等候,当即翻身上马,跟随而去。
众文武见状,纷纷跟随,声势浩荡的向王宫而去。
第58章
闻仲解释
道军筹谋
九节殿里,一道威严身影高倨王座,顶上大商的气运玄鸟振翅高鸣,镇压整座朝歌城。
常平驾马跟在闻太师的墨麒麟后面,默运神通感知,顿时大吃一惊,方才进城之时还十分活跃的灵气,此刻虽然依旧存在,却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锁死在虚空中,便是以他三级金仙的手段,截取灵气也变得十分艰难,按照他的感知,金仙以下,此刻怕是已经失去了截取天地灵气的灵力。
“师弟不必惊慌,如今大商人王镇压气运,气运玄鸟复苏,整个朝歌城灵气已被尽数锁死,只要入宫见了大王,得了王命,自然就可恢复自然。”闻仲的声音突然响起,解释着:“老夫前日回了趟师门,蒙师祖赐予,如今已救回了真正的大王,稍后入殿见到大王,你便明白了。”
两人传音说着,已行至殿前,遂下了坐骑,解了兵甲,一同入殿。
常平抬头目视王者,迎上那双威严的眸子,只觉双目微痛,顿时惊觉过来:“好浓郁的人道之气,看来闻太师所言不假,他竟然找回了真正的帝辛。”
一念至此,常平也随着太师躬身行礼。
文武百官,虽神色各异,皆行礼口呼大王,其中如王叔比干,费仲尤浑等亲近帝辛者,皆满心欢喜,还有微子启,微仲衍等别有用心者,则心中五味杂陈,百官百态,各不相同。
礼毕,有太师闻仲高举王旨,出班奏曰:“大王,近日城内谣言四起,诸侯作乱,老臣奉旨镇压,幸得镇北公与文武百官鼎力相助,如今肃清朝野,特来还旨。”
“太师辛苦。”王座之上,随着帝辛开口,早有内官上前接过王旨,程于阶下。
帝辛起身,取过王旨,而后缓缓走下王座,边走边道:“前番朝歌局势危如累卵,寡人又为逆贼算计,陷入死局,幸赖文武协力,百官同心,又有太师闻仲忠肝义胆,镇北公常平勇冠三军,才能镇压叛乱,涤清朝歌,如今正该论功行赏,赏功罚恶……”
帝辛在百官中缓缓穿行,声音带着浓郁的人王气息扩散开来,不仅回荡在九节殿里,亦响彻整座朝歌城。
一样的眉目身形,此刻的帝辛展现的风采,是半月前那个冒牌人王完全无法比拟的,便是常平身处其间,亦有几分心神摇曳,他都如此,满朝文武更是恨不得立刻五体投地,臣服在惶惶天威之下。
“若帝辛真有这份气度手段,怕当日之事便不会发生了,也不知师门用了何等手段,竟然使人死而复生,先王有子如此,死也能瞑目了。”常平不动声色的看着殿内,心中默默想着。
帝辛虽与他不和,但亦是有雄才大略之人,否则也不会被帝乙立为太子。当然,对眼前这个人的真假,他心中还是存疑的,现在的他,很难完全相信别人。
不过常平很清楚,今日之局,主要在于定人心,无论眼前这个帝辛是真是假,其实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朝歌不能乱,大商不能乱,这是闻仲想要的结果,也是常平想看到的结果。
帝辛简明扼要的剖析了近日之局势,接着大肆封赏文武百官,而后将东南二诸侯推出午门斩首,同时发布通缉原武成王黄飞虎并整个黄氏一族,如此恩威并施的手段,加上先前常平与闻仲的布置,一场几乎席卷大商的风暴暂时被压下了。
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尽皆重新龟缩,最少表面上,朝歌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太师府中,大殿上,侍者奉上茶水后离开,只留下常平与闻仲在大殿中。
“看看吧!”闻仲递来一份情报,道:“九州风起云涌,龙蛇起陆,东南二侯被杀,但两地四百镇诸侯昨夜被人以大神通直接救走,我们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了,但也失败了。”
“这东南二侯,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引子,他们此次进京,就是来求死的!”常平看完情报,心思电转间已洞悉了事态。
“正是如此,东南二地各有背景,身后牵连甚广,只是如今老夫已得了掌教圣人允诺,必要时可调动教内资源,不必顾忌他们背景,若他们背后之人敢伸手,老夫便要他们知道,如今是谁的时代!”
闻仲显然很振奋,说到激动处,眉心神目都隐隐放射豪光。
如今诸天万界第一大教,威名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
他本是个烈火雷霆人物,这些日子早就被压抑坏了,如今得了圣人允诺,底气十足,正要一泄这些日子的火气。
“师兄,关于帝辛……”常平面色郑重,最终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我只问一句,他是先王血脉否?”
闻仲一愣,认真道:“是!”
常平神色一缓,道:“如此……便好!”
“教内已传下法旨,门人弟子若有心者,皆可来九州世界谋一场人间富贵,只是我教门人,虽神通广大,但不通军事,却平日里自由惯了,若尽数涌入大商,怕是要惹出乱子来,因此老夫想组建一支道军,专门管辖我教门人,只是这统帅之人,思来想去,却非一人莫属!”闻仲并不担心常平顾虑,却又说出一个事来。
“不知是那位同门?”常平虽已猜到,还是顺着问了一句。
他这些日子除了忙着朝歌之事,也将多宝道人所赐卷轴通读一遍,对教内之人有了大概印象,在他看来,若组建道军,统帅之位除了闻太师,便也只有他了。
果然,就见闻仲接着道:“师弟你乃大师伯亲传,有金仙修为,又是大商战神,乃是当之无愧的人选。”
“此事,我应下了!”常平略作思考,当即应了下来。
跟随帝乙南征北战,常平学到的可不止行军打仗那一套,权谋之术他同样不差,只是在帝乙面前从来收敛,不曾表现,但从他年纪轻轻就位列公侯,满朝文武还没有一个反对,其能力可见一斑。
大商如此,截教亦如此,帝乙曾教过他:“伟力归于自身,但只要握在手中的,为你所用的,都是你的实力。外力,也是实力。”
截教很大,虽然都是师兄弟姐妹,但依然有着一个个小团体,想要有足够的话语权,单单靠着一个多宝道人亲传弟子的身份可还不够。
其他不说,三代弟子中,闻仲为首,但他的师姐火灵圣母却连前十都排不进去,为什么?说好听的是性情高傲,特立独行,说白了就是势单力薄。
“道军吗,我有些期待了!”走出太师府,常平抬头望天,手掌轻轻握成了拳头。
第59章
截教万仙
诸天万界
自盘古大神开天辟地至如今,洪荒大陆历经磨难,如今的九州世界,不过是当年禹王证道,以九鼎护佑人族的一方小世界,单以面积来论,九州之与洪荒,无异于沧海之一粟也。
上古巫妖劫后,道祖联合六圣,并天地间无数大神通者,以无上法力重铸洪荒胎膜,融合洪荒大陆与远古星空,形成无尽疆域,后无数大神通者纷纷效仿道祖,以己道化天道,占据一座座世界,繁衍出如今的诸天万界。
当然,此等真相颇为隐秘,等闲生灵万万不会知晓,便是金仙强者,没有背景机缘的,亦对此一知半解,知之不详。
常平也是拜入多宝道人门下后,通读上古密辛方才得知,对于大商所在的九州只是如今洪荒演化出的诸天万界之一的事,常平初闻亦吃了一惊,不过也正是如此,大商朝才能安稳的传承了六百多年。
“师尊留下的玉简中曾说道如今天数不明,大劫将起,正应在九州世界,如今诸天万界的眼光都聚集在九州世界,许多势力或主动或被动,都与域外势力藕断丝连,如今天时未变,各种超常之事便已频发,以大商如今的国力,的确难以守住江山社稷,不过以我如今的实力,一般的三代弟子则还罢了,若是稍微强势些的,如火灵师姐,便是闻师兄怕都难以降服,还有许多生性桀骜的外门弟子,传言其中甚至有有实力胜过四大圣母的,因此还需向师尊正式讨个法旨,怕是还要加上四大圣母,方保无虞。”
常平心思电转间,已略过无数想法,对闻仲道:“师兄回了教内,想必对如今九州局势亦了然于胸,若以教内兄弟组成军队,无论对大商,还是我教,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亦是如今我等所能做出的最妥善的应对之策了,只是若要成事,只我师一人,还是力薄了些。”
截教号称无尽疆域第一大教,圣人掌教,万仙来朝,如此虽然声势无两,但各种关系亦错综复杂,即便以多宝道人之能,亦不可能慑服教内所有人。
如今截教之中,又有内外门之分,内门又有分说,如多宝道人,四大圣母,乌云仙,金箍仙,长耳定光仙等,为金鳖岛嫡出,常随圣人左右,亦有赵公明,三霄娘娘,彩云仙子,石矶娘娘,亦是嫡传,却居海外仙岛,自是有了远近亲疏之别,外门则更为复杂,来路五花八门,有带艺来投的,如孔宣,羽翼仙,瘟神吕岳,火神罗宣,九龙四圣,魔家四将等,这部分大多是有幸得闻圣人讲道,明悟己身者,虽入截教,却无师徒之实,亦不分什么二代、三代弟子,还有如灵牙仙,虬首仙,金光仙等旧日妖族大将投身的,虽并称外门,又自成一系。
如此种种错综复杂,实非一朝一夕所能理清。
“教内之事老夫亦有所耳闻,此乃老夫提议,自然也做了准备。”闻仲闻言,遂伸手取出一枚五彩令牌。
“这是……”令牌之上五行之力流转,其磅礴沛然之大,隐隐间竟比常平在多宝道人身上感受到的还要强上三分。
“此乃我截教外门大弟子孔宣道人之令,他与我大商亦有几分渊源,有此令牌,那些外门弟子必当收起性子。”闻仲道。
“孔宣……”常平接过令牌,心中恍然,孔宣身外截教外门大弟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一手五色神光神通曾经以一敌十,斗败十大妖帅,后又拜入碧游宫,如今实力达到何种境界,早已不为外人所知,没想到闻仲身为金灵圣母弟子,竟与孔宣还有交情。
“师弟是万宝宫嫡传,也当听过孔宣之威名,这位外门大弟子法力无边,乃是天皇年间就证道玄仙的大能,量劫不加于身,此番亲自下场,却是要了解一段前尘恩怨。”
这件事情渊源极深,最早还要追溯到巫妖大战之前,龙汉初劫之时。
当年洪荒初成,天界隐匿,妖皇未出,洪荒之上龙、凤、麒麟三族鼎立,凤族凤祖与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诞下大鹏,与五行之气交感,生下孔雀,其后又与天地劫气交感,孕有玄鸟,只可惜孕育玄鸟之时,恰逢量劫爆发,以凤祖之能,也只能含恨涅槃,只可惜凤凰涅槃,却失了玄鸟生机,这玄鸟生而未活,死而不灭,流落在洪荒大陆,后来巫妖大战爆发,洪荒破碎,玄鸟得一线生机,于六百年前转生九州世界孕养生机,正应了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机缘巧合之下,气数竟与大商连在一起,因此六百年前,孔宣便降下化身,守护着玄鸟,原本天道运转,四千九百年后大商气数尽,玄鸟也可功德圆满,转世成人,却不曾想着中间又逢上了此番量劫,大商气数动荡,眼看将尽,因此孔宣才找到闻仲,赐下五行令,以期能助闻仲一臂之力,延续殷商气运。
闻仲简明扼要的将孔宣与大商关系讲出,听得常平也不禁目瞪口呆:“没想到我大商还有此等隐秘来历,若有孔宣相助,我等胜算便大得多了。”
要知道孔宣未入碧游宫便能力敌十大妖帅,如今学了圣人法,实力更胜往昔,便是人皇轩辕亲至也绝不是对手,更不用说区区一个西伯侯姬昌了。
“师弟也莫要高兴太早,即便玄鸟是孔宣之弟,也不见得孔宣就会有多看中,掌教圣人曾言,此番大劫牵连甚广,便是万劫不加身的圣人都有一丝危机,怕是真正危急时刻,这位爷不见得会出大力,这枚五行令牌怕已经是极限了。”闻仲毕竟见多识广,一眼便看出了常平心思,道:“不过眼下有了这五行令,若再加上大师伯的多宝令,家师的金圣令,三令在手,只要二代弟子不出,当无大碍。”
说罢,闻仲又翻手取出一枚金色令牌,上书“金灵”二字,正是金灵圣母令牌。
“有此三令在手,道军成军之日,指日可待。”常平接过金圣令,雄起勃发。
“好,老夫不日便以三代大弟子身份发帖,广邀三山四海,诸天万界的师兄弟前来相助,道军成军之地你可有想法?”闻仲大声笑道。
“便选在镇北关吧。”常平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的老巢。
第60章
弹指七年
金仙余元
七年后,朝歌城,太师府。
清晨,闻仲上朝归来,正骑着墨麒麟缓缓行于城道,忽有一道金色流光划破天际,落在自家府邸后院,闻仲见状,忙一拍墨麒麟角上,就见墨麒麟发出一声嘹亮嘶吼,四蹄生烟,转眼已到了太师府。
闻仲刚下坐骑,迎面就看到一尊面如蓝靛,赤发獠牙,身高一丈七八,生的威风凛凛,着一身大红服的大汉,不由大笑出声:“听闻师弟不久前刚刚一统蓬莱仙岛,如今不好生整顿自家,跑到为兄这里作甚?”
这大汉不是别家,正是与闻仲同在金灵圣母座下修道的师弟,蓬莱仙岛岛主——金仙余元。
余元先向闻仲恭敬行礼,而后大声笑道:“师兄还不了解师弟,就是个闲不住的,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师尊嫌太闹腾,赶出金鳖岛了,这不前几年听闻师兄欲组建道军,正在广邀同门,师弟这一办完家里事,就赶忙来九州投奔师兄来了!”
闻仲闻言抚须大笑,道:“师弟能来,真是如虎添翼,如虎添翼啊!吉立,摆宴!”
少时,吉立备好宴席,闻仲拉着余元入宴,师兄弟二人多年不见,正好一叙旧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